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857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103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X.H. Wang   《Ocean Modelling》2005,10(3-4):253-271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was implemen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northern Adriatic Sea during the Bora event in January 2001 when strong wind and surface cooling was reported. The model has been run with realistic wind stress, surface heat flux and river runoffs forcings continuously from 1 January 1999 to 31 January 2001. The wind stress and surface heat flux was computed by the bulk parameterization, using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 Range Weather Forecast analysis fields and the Comprehensive Ocean Atmosphere Data Set cloud data. All the freshwater sources along the Adriatic coastlines were represented by point or line source functions. Open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he Ionian Sea along a latitudinal boundary were nested within a large scale model of the Mediterranean Sea. The numerical study found that, before the Bora event of 13–17 January 2001, the water column of the northern Adriatic Sea was stratified by salinity,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already cooler at the surface and over the shallower shelf region. The pre-Bora circulation of the northern Adriatic Sea was relatively weak and baroclinic with maximum surface currents occurred near the Italian coast. During the Bora event, the water column was well mixed in the most of coastal region of the northern Adriatic Sea. The atmospheric cooling produced colder water over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Adriatic Coast. The circulation of the northern Adriatic Sea was barotropic and dominantly wind driven, with maximum current speed of about 1 m s−1. The numerical study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Bora event decreased the heat content of the water column with an area averaged value of 205 W m−2 over the shallow northern shelf.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heat budget of the northern Adriatic Sea during the Bora event was a balance between the surface heat loss, horizontal net heat inflow and resulting heat content decrease. The horizontal advection played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 over the shallower northern shelf.  相似文献   
682.
三角高程测量中大气折光改正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高程测量因大气折光影响而使精度受损。介绍从测定大气温度、压强入手,确定大气折射率、求出大气折光差角,从而消除大气折光对三角高程测量的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3.
A comprehensiv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based radio occultation (RO) data set is available for meteorology and climate applications since the start of GNSS RO measurements aboard the 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CHAMP) satellite in February 2001. Global coverage, all-weather capability, long-term stability and accuracy not only makes this innovative use of GNSS signals a valuable supplement to the data set assimilated into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 systems but also an excellent candidate for global climate monitoring. We present a 3D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3D-Var) scheme developed to derive consistent global analysis fields of temperature, specific humidity, and surface pressure from GNSS RO data.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assimilation of RO data within 6 h time windows into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short-term (24 h, 30 h) forecasts, to derive climatologic monthly mean fields. July 2003 was used as a test-bed for assessing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climatologies derived from RO data only and recent NWP impact studies. These findings are encouraging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to apply the approach for longer term climatologic analyses, validation of other data sets, and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studies.  相似文献   
684.
近百年中国气候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年代际变暖,分别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和70年代之后。由大气环流变化引起的冷、暖平流异常可为理解两次变暖提供参考。首先基于最新研制的近百年32站气温观测和集合经验模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揭示两次变暖过程中国的冷、暖分布格局,进而利用全球格点气温和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同期地转风导致的温度平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中国华北北部至东北大部分地区和华南沿海局部地区偏冷而中东部至西南内陆大部分地区偏暖的年代际气候异常,站点冷、暖异常与大尺度温度平流的空间关联系数达0.85;而对于近20年中国气候变暖而言,这一关联系数仅0.49。研究结果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说明:早期变暖过程中气候系统内部过程如大气环流异常的作用较大,而近几十年气候变暖则更多地受迫于外强迫。   相似文献   
685.
我国南方盛夏气温主模态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媛  丁婷  高辉  李维京 《大气科学》2018,42(6):1245-1262
利用NCEP/NCAR大气环流资料、HadISST海温数据以及中国160站气温数据等,通过EOF分解、线性相关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南方盛夏气温异常的主导模态及其所对应的关键环流系统和可能的海洋外强迫信号。结果表明:我国南方盛夏气温偏高有两种不同的分布模态,一是以江淮地区为中心的江淮型高温,二是以江南和华南为中心的江南型高温,导致这两种高温型发生的环流影响系统和海温外强迫因子均有显著差异。影响江淮型高温的关键环流系统是高低空正压结构的高度场正距平和偏弱的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而影响这两个关键环流系统的海洋外强迫因子包括热带印度洋至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分布型及北大西洋中纬度的暖海温异常。2016年盛夏江淮型高温的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均表现出典型江淮型高温年的特征,更好的证明了统计分析的结论。而江南型高温的关键环流系统主要是加强西伸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其海洋外强迫因子包括前冬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和春季-盛夏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型暖海温异常,其中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影响更为持续和显著。  相似文献   
686.
基于CRU、CMAP、PREC/L、CN05.1、NCEP/NCAR以及全国160个台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依赖于季节的经验正交函数(SEOF)分解、滑动平均、空间相关、回归以及合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 a华南盛夏降水异常的基本特征及其季节内差异,并讨论了其大气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盛夏7、8月华南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都表现为区域一致性,即整个华南地区都为正(负)异常。(2)华南盛夏降水异常在月季变化的时间尺度上存在着同位相和反位相演变,1963—1993年,华南7、8月降水大致为反相演变,即7月华南全区一致偏涝(旱)而8月一致偏旱(涝);1994—2015年,二者总体表现为同相演变,即7月华南全区降水一致偏涝(旱)时8月亦一致偏涝(旱)。(3)大气遥相关型的变化是同相和反相两种演变模态产生的主要原因,同相期间对流层中层7月表现为欧亚遥相关(EU)和东亚太平洋遥相关(EAP)相互配置,8月表现为类似EU和太平洋北美遥相关(PNA)型;反相期间对流层中层7月表现为类似北美东西遥相关(NAEW)型,8月表现为类似EAP型。(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与华南盛夏降水季节内差异密切相关。反相期间7月与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东西位置变化较大,而同相期间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87.
陈宪  钟中  卢伟  孙源 《气象科学》2018,38(6):790-797
本文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WRF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模拟资料研究了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EASJ)短时间尺度强度变化特征,并结合大气运动方程解释了EASJ增强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6 h时间间隔内,急流区纬向风增量的水平尺度大于2 000 km。急流轴北侧高频扰动较少,南侧出现大量高频扰动,相应地,急流轴北侧纬向风大尺度整体增强,而急流轴南侧纬向风增量正值区中还存在水平尺度为几百公里的负值区。高频扰动的周期约为1~6 h,向东传播速度为20~40 m·s-1,与惯性重力波相似。造成EASJ短时间尺度增强的主要物理因子为水平平流作用和非地转效应。水平平流项和非地转项量级相同,但变化趋势几乎相反。两者之和的量值与纬向风局地加速度项相近。此外,垂直平流作用对EASJ强度变化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688.
高原低涡是夏季青藏高原(简称高原)及其下游地区的主要降水系统。本文利用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顶亮温逐小时数据和TRMM 3 h降水资料,对2013年7月19~21日活动于高原的一次低涡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此低涡在高原期间的活动时间长达56 h,将其分为初生、发展及移出高原前三个阶段,着重分析了高原大气热源在低涡不同阶段的关键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此低涡在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阶段性增强的特征,位势涡度倾向方程诊断发现非绝热加热的垂直梯度是造成低涡发展增强的主要因素,即非绝热加热极值所在高度的下方和上方分别有正的和负的位涡制造,从而加强了低层的气旋和高层的反气旋。进一步分析可知大气热源在低涡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阶段性增强的特征,最大值出现在正午时段,且在低涡移出高原前阶段最强。低涡的生成与地面暖中心有关,这归因于地表感热加热的作用;而低涡的后续发展则主要依赖于凝结潜热加热,加热高度位于对流层中层,这主要是由垂直运动将低层的水汽集中到中层,产生水汽凝结所致。  相似文献   
689.
樊高峰  马浩  张小伟  刘樱 《气象学报》2016,74(6):959-973
为了全面分析浙江省不同区域能见度变化基本特征及影响机理,基于杭州、宁波、温州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2014年逐时能见度观测资料,比较分析了3市能见度变化的基本特征。发现3市不同等级能见度出现频率基本一致,随着能见度等级的提高,出现频率逐渐降低;从能见度的日变化来看,07时(北京时)前后最低,之后缓慢上升,14-15时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全年有两个能见度较低时段,分别出现在12月-次年2月和5-6月;总体而言,宁波能见度最优,杭州和温州大体相当。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3市能见度均有显著的日周期,高频波段呈现出多个显著谱峰,低频波段存在若干显著谱峰。进一步开展机理分析,发现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是调制大气能见度的关键因子,相对湿度增大、PM2.5浓度升高导致能见度降低。在同一相对湿度等级下,初始阶段能见度随PM2.5浓度的升高迅速降低,到达“拐点”之后降低速率趋于缓慢。在同一PM2.5浓度水平下,相对湿度越大,能见度越低,说明水汽对能见度也有重要影响。基于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两个因子,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案构建了大气能见度定量统计模型,总体而言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最后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值得进一步发掘的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0.
利用中日JICA项目2010-2011年期间的地基GPS探测逐时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分析了西藏西部改则站PWV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站PWV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高(低)值出现在6-9(12-3)月,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型变化特征,同时表现出春季持续上升和秋季快速下降的特点。(2)谐波分析表明,改则站各季PWV日变化均以日循环为主,只是夏季也表现出一定的半日循环特征。(3)改则站PWV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低值一般出现在当地时间的凌晨至次日上午,各季谷值普遍出现在当地时间10:00前后;高值通常出现在当地的午后至午夜,但各季最大值出现时间不固定;(4)改则站降水通常都发生在PWV高值期,降水发生前后PWV有明显的逐渐积累与迅速下降的变化特征,PWV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于降水。PWV对累积降水频次的影响要比累积降水量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