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6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地质科技论文是地质科研工作成果的重要表达方式。地质科技论文如何撰写,论文撰写的格式与要求有哪些?论文在投稿时,如何有针对性地向期刊投稿,提高地质科技论文被采用的概率?这是作者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地质科技论文的特点和类型,阐述了地质科技论文结构要素、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何向专业期刊投稿,以增加稿件被期刊录用的机会。  相似文献   
82.
福鼎新世纪大厦为23层高层建筑,作者通过对其场地岩土工程地质研究、分析,科学地提出采用箱型基础,并得到了施工验证和土建设计部门认可;从而既解决了实际施工难题,又节省了大量财力、物力,同时打破了以往高层建筑宜采用桩基础传统理论。  相似文献   
83.
陈剑平  李萍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S1):117-122
可持续发展不仅作为一种口号,而且也正在成为新的观念深人人心,正在为各级政府的决策起着科学的指导作用,协调人资环之间的关系是地学分支环境地质与工程研究的宗旨.笔者从日趋突出的环境地质间题、可持续发展、环境地质与工程的产生、环境工程地质与相近学科的关系以及学科的特点诸方面阐述环境地质与工程这一学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84.
在MapGIS平台上,采用关系数据库模型以及统一的系统库,设计了中国区域地质志中各类专业图数据库图层命名的原则,各类要素编码的方法,各类属性表的内容、结构,开发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一系列辅助软件,在提高建设数据库的效率和保证数据库质量精确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库系统用户访问、数据共享、数据查询等多种功能.中国区域地质志系列图...  相似文献   
85.
分别从地质课程在地理科学中的作用和影响2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地质课程在地理科学中的作用:它是学习其他地理学科的基础、有利于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并从地质年代的研究、矿床的寻找、地质灾害的预防、旅游业的发展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地质课程在地理科学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系统地质、蚀变、矿化的三维地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攀 《地质与勘探》2016,52(1):115-127
甲玛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已累计探明和控制铜资源量超过700万吨,共伴生钼、铅锌、金、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甲玛矿床最新勘查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MICROMINE软件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遵循点→线→面→体的构建原则,进行人机交互分析,构建了甲玛矿床地质、蚀变、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并根据不同矿体品位分布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矿体模块模型进行克里格法或距离反比加权法品位插值,构建各种元素的矿化模型。并综合国内外对斑岩、矽卡岩矿床的研究新趋向对模型进行了地质解译,认为甲玛斑岩矿床是由斑岩钼铜矿体、矽卡岩铜多金属矿体、角岩铜钼矿体以及破碎带中独立金矿体构成的"四位一体"典型斑岩成矿系统产物,其中矽卡岩主要有接触带近端矽卡岩、层间构造中的远端矽卡岩以及受控于推滑覆构造产出的矽卡岩三种产出型式,由岩浆热液沿层间构造和推滑覆构造扩散交代大理岩和角岩形成;研究认为甲玛斑岩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矿床蚀变系统,但蚀变分带有所差异,钾化带与青磐岩化带是在相对碱性条件下形成,而绢英岩化带与泥化带趋向于在相对酸性条件下形成。此外,大规模的角岩、矽卡岩对寻找深部斑岩矿体具有指示意义,甲玛斑岩矿体、角岩矿体仍具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本研究构建的甲玛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分布情况、赋矿层位、矿化品位分布规律以及蚀变分带特征,为甲玛矿床的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找矿勘查、矿山生成开发等综合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赵焕庭  袁家义 《热带地理》1995,15(2):128-137
本文论述了南沙群岛海底地形、海底沉积物、区域地质、珊瑚礁地质地貌和区域古海洋。  相似文献   
88.
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研究的原理、方法及相关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是遵循自然科学规律,依据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中已为人们认识的规律为原理;依靠计算机先进的综合处理系统;以固体地球科学资料为基础所构建的地质模型为实验研究本体。因而,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是采用数学物理方法对相关地质学问题的科学描述,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对所描述的相关地质学过程进行定量化求解。由于数值模拟可以综合利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和模拟不受时空限制的各种地质模型,为定量化地解决一些复杂的地质学问题,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地学界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方法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地学界从采用了多年的传统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向科学的定量化研究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89.
王登红 《地球学报》2023,44(4):559-564
《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志书由全国600多家单位、4000多名地质工作者, 历时十多年编纂而成, 计划出版200多套志书、150余套附图, 全面记录我国180余种矿产、7万余处矿产地的矿产勘查成果和成矿规律, 实现我国已发现矿种、矿产地和国域面积的三个全覆盖。该志书填补了历史空白, 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该套志书是在“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理论思想指导下开展研编的, 厘定了地球系统演化各个时空域中矿种全覆盖的矿床成矿系列, 构建了全国94个成矿带和31个省区市的区域成矿谱系,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时间域、空间域及成矿作用紧密结合的成矿体系, 并进一步应用成矿系列的“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预测思维开展了全矿种的成矿预测。在《地球学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 主动服务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我们从全国、省域、成矿区带等不同尺度, 选取12篇论文, 组成“《中国矿产地质志》‘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专辑, 对铁、金、稀有、稀土、稀散、磷等战略性矿产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 旨在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找矿工作选区和部署提供科技支撑, 促进国内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 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90.
Mt. Erebus, a 3,794-meter-high active polygenetic stratovolcano, is composed of voluminous anorthoclase-phyric tephriphonolite and phonolite lavas overlying unknown volumes of poorly exposed, less differentiated lavas. The older basanite to phonotephrite lavas crop out on Fang Ridge, an eroded remnant of a proto-Erebus volcano and at other isolated locations on the flanks of the Mt. Erebus edifice. Anorthoclase feldspars in the phonolitic lavas are large (~10 cm), abundant (~30–40%) and contain numerous melt inclusions. Although excess argon is known to exist within the melt inclusions, rigorous sample preparation was used to remove the majority of the contaminant. Twenty-five sample sites were dated by the 40Ar/39Ar method (using 20 anorthoclase, 5 plagioclase and 9 groundmass concentrates) to examine the eruptive history of the volcano. Cape Barne, the oldest site, is 1,311±16 ka and represents the first of three stages of eruptive activity on the Mt. Erebus edifice. It shows a transition from sub-aqueous to sub-aerial volcanism that may mark the initiation of proto-Erebus eruptive activity. It is inferred that a further ~300 ky of basanitic/phonotephritic volcanism built a low, broad platform shield volcano. Cessation of the shield-building phase is marked by eruptions at Fang Ridge at ~1,000 ka. The termination of proto-Erebus eruptive activity is marked by the stratigraphically highest flow at Fang Ridge (758±20 ka). Younger lavas (~550–250 ka) on a modern-Erebus edifice are characterized by phonotephrites, tephriphonolites and trachytes. Plagioclase-phyric phonotephrite from coastal and flank flows yield ages between 531±38 and 368±18 ka. The initiation of anorthoclase tephriphonolite occurred in the southwest sector of the volcano at and around Turks Head (243±10 ka). A short pulse of effusive activity marked by crustal contamination occurred ~160 ka as indicated by at least two trachytic flows (157±6 and 166±10 ka). Most anorthoclase-phyric lavas, characteristic of Mt. Erebus, are less than 250 ka. All Mt. Erebus flows between about 250 and 90 ka are anorthoclase tephriphonolite in composition.Editorial responsibility: J. Donelly-Nol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