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谢文安  谢玲琳 《湖南地质》1993,12(4):272-276
数学地质。作为计算机技术向地质科学领域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无论在地质矿产勘查、科研与管理中,都是一项适用的、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本文着重阐述了湖南省地质矿产局系统。在物化探、区调、测绘、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矿床地质、遥感、国土资源调查、地质资料及地质工作管理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数学地质研究成果与计算机实用技术。它们与国内同类成果相比,处于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2.
回顾30年来中国开展航空地质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科技现状。叙述了开展遥感地质调查的主要成就和进展,包括充实提高了地质理论研究,加速了区域地质调查进度,促进了矿产普查,扩展了地质资源远景,改进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和灾害地质勘测工作,使遥感地质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了明显的发展。根据遥感技术与地质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对遥感地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跟踪遥感技术的最新发展、更新地质理论,进一步发挥遥感技术的潜力,争取在地质理论研究、矿产资源发现、环境地质应用等方面作出更广泛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3.
湖南省黄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雪昌 《湖南地质》1992,11(2):110-116
湖南省黄铁矿资源颇为丰富,已探明工业矿床50多处。矿床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岩浆热液型、层控型和沉积型3类6个亚类,以前两类最重要。岩浆热液型黄铁矿床,主要分布在湘东和湘南地区,与燕山期酸性小岩体密切有关,矿体形态复杂,矿石品位较富,矿物成分繁多,围岩蚀变发育,矿床规模较大;黄铁矿中Co/Ni>1、S/Se比值较低,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具塔式分布效应,矿床硫源以岩浆硫为主,亦有部分地层沉积硫。层控型黄铁矿床,集中分布在湘西北和湘中地区,矿床的产出与岩浆岩无成因联系,受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和中泥盆统棋梓桥组等特定层位、岩相和岩性组合严格控制,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等整合矿体,矿石品位一般较贫,矿物成分与围岩蚀变简单:黄铁矿中Co/Ni<1,S/Se比值较高,矿石δS~(34)‰离差大,在较大正、负值范围具多峰式分布,均一化程度低;矿床硫源,为古海水硫酸盐硫和生物成因硫等的混合硫。  相似文献   
194.
东海的地质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海的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已经历了三个阶段:1.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重力、磁力、地震反射),阐明东海的大地构造分区及其演化;2.反射地震研究得出东海陆架盆地的新生代构造图;3.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震勘探与地震地层学研究,确定出一系列钻探井位。钻探发现油气显示和工业油气流。其中,新钻井灵峰一井展示出寻找油气资源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5.
第二代地质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泰来 《江苏地质》1996,20(2):85-92
第二代地质学与传统地质学的差别在于物质观和运动观的不同,第二代地质学不只是把各种大地构造学说统一起来,而且把整个地质学原理大统一,一元化了,即所有的地质现象都是在气-水参与作用下岩石圈循环运动的产物,称为“岩石圈循环论”。本文着重讨论了与星系旋流,地球成长,岩石圈循环,气-水作用与造岩成矿和构造运动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6.
本文从地层、高级区、变质深成侵入体、变形与变质、成矿作用5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华北陆块北缘太古宙地层是有序的,其层序基本符合绿岩带的层序特征;高级区不存在,高级区是变质程度较高的绿岩带;变质深成侵入体岩石类型复杂,现有的岩石分类与表示方法尚不能与实际相对应;变形与变质是有一定规律的,变形遵循压扁变形、伸展变形与挤压变形的顺序,相伴产生变质,表现出完整的变形—变质旋回;一定的矿化与一定的岩石组合有联系,根据绿岩类型及其发育程度可以预测可能发现那些矿床。这些认识之间许多是彼此有紧密联系的,相勘校,互佐证,籍以反映太古宙地质的客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7.
小于赞金矿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陆相火山岩中,矿体受火山-次火山岩体与NW向断裂构造的联合控制,呈脉状产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为Au-Ag-Hg-As-Bi组合。该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8.
老厂花岗岩破碎带型锡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邓贵安 《矿产与地质》1998,12(4):230-236
新矿床类型—花岗岩内破碎带型锡矿床受五子山复式背斜轴部附近的花岗岩突起中盆状构造及EW向断裂控制;矿体定位于岩盆陡缓交接处与压扭性断裂的组合部位,呈等轴囊状,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石具有明显的挤压破碎特征;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铁矿、毒砂、锡石、菱铁矿等,脉石矿物中有相当部分为继承花岗岩中的矿物。围岩蚀变为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特征均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成矿流体为高CO2的富K+、Ca2+、Mg2+、SO2-4、F-等,贫Na+、Cl-的气液流体。在正接触带锡石硫化物矿床形成的稍晚阶段,成矿热液受其上厚层矽卡岩矿体的遮挡而被圈闭于花岗岩内破碎带充填交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9.
210金矿床含金韧性剪切带特征与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道全 《矿产与地质》1998,12(4):237-241
210金矿床为80年代发现的新金矿类型。赋矿地层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层凝灰岩,定位于矿区的韧性剪切带中。对210剪切带的宏观特征、微观特征、蚀变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金矿化的形成、富集与210韧性剪切带应变演化过程密切相关,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第二期韧性剪切带形成糜棱岩化岩石、蚀变岩石阶段,第三期NE-SW左行走滑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使金矿化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200.
本文根据两次在水雷营、牛鼻嘴、船坞进行3昼夜的潮汐和海流观测,及在水雷营岸北进行了1a的波浪监测和对威海湾南部近岸水域水深、地质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威海湾内外的潮汐类型属不规则半日潮,潮差平均为1.35m,潮流流速偏小,最大流速在牛鼻嘴附近海域为37cm/s(流向94°),水雷营附近海域为18cm/s(流向78°),船坞附近海域为10cm/s(流向210°)。2.牛鼻嘴、水雷营和杨家湾3处附近海域50a一遇H1/10波高分别为4.6m,4.3m和3.9m,对应的周期均为T=8.6s。3.威海湾南部海底地形虽然坡度较陡,但变化趋势较平稳,近岸水域具有岩石浅滩,并有明暗礁石分布。基岩高度起伏比较大,最大相差30m左右。4.没有外部固定输沙源,局部海岸侵蚀后退系古老片麻岩,经风化侵蚀下来的物质其量甚微,对未来海港及航道不会构成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