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25篇 |
免费 | 2239篇 |
国内免费 | 288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7篇 |
大气科学 | 701篇 |
地球物理 | 3760篇 |
地质学 | 7549篇 |
海洋学 | 1293篇 |
天文学 | 80篇 |
综合类 | 550篇 |
自然地理 | 9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205篇 |
2022年 | 312篇 |
2021年 | 376篇 |
2020年 | 445篇 |
2019年 | 485篇 |
2018年 | 434篇 |
2017年 | 409篇 |
2016年 | 534篇 |
2015年 | 488篇 |
2014年 | 635篇 |
2013年 | 690篇 |
2012年 | 602篇 |
2011年 | 616篇 |
2010年 | 576篇 |
2009年 | 696篇 |
2008年 | 679篇 |
2007年 | 722篇 |
2006年 | 675篇 |
2005年 | 584篇 |
2004年 | 565篇 |
2003年 | 490篇 |
2002年 | 444篇 |
2001年 | 368篇 |
2000年 | 392篇 |
1999年 | 321篇 |
1998年 | 302篇 |
1997年 | 290篇 |
1996年 | 283篇 |
1995年 | 279篇 |
1994年 | 222篇 |
1993年 | 211篇 |
1992年 | 152篇 |
1991年 | 113篇 |
1990年 | 94篇 |
1989年 | 91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基础上,对新资深大断裂变质带特征进行系统总结,从宏观构造、显微构造与组构、岩石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研究,分析了新资断裂带各类岩石组构成因,并建立了其活动演化期次。新资深大断裂变质带构造岩主要包括定向组构系列岩石和块状系列岩石,主要是由早期的韧性变形变质作用阶段和晚期的脆性破碎作用阶段先后作用形成。越城岭岩体西侧规模巨大的花岗片麻岩带应属新资深大断裂变质带的一部分,属早期活动的产物,其原岩为越城岭岩体,为断裂变质和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韧性剪切系列岩石按变形变质强度可分为高温高压韧性剪切带和中温高压韧性剪切带,表明韧性剪切作用具有多期性。新资断裂带活动演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始于加里东期,至喜山期均有活动,现在的新资断裂带是经过多个阶段不同类型变质作用由东向西不断迁移和相互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83.
84.
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以长三角枢纽机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空港经济区相关研究一直依附于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现状,在分析空港经济区与临空经济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空港经济区概念,提出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方法:①紧邻机场区域的建成区形成与否是判别空港经济区是否形成的依据之一;②参照国内外成熟空港建设经验,对5km半径范围和15分钟时间覆盖区域分别进行圈层划分,进而计算各圈层内部各类临空指向产业比重,由此确定空港经济区所在圈层;③根据企业空间布局,对基础圈层进行一定变形,并结合实证地区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同心圆圈层分析与时间半径分析结果,以确定空港经济区最终范围。对长三角枢纽机场的实证研究表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已经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外延2km的空港经济区,可达性分析表明,这一范围大致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6分钟车程内的高可达性地区。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无锡硕放国际机场由于周边区域产业的临空指向性较弱,尚未形成空港经济区。 相似文献
85.
86.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利用南海所积累的大量热流、海底温度和地温梯度数据,针对地温梯度的变化,对地温梯度数据进行了初步校正。分情况研究了纯甲烷,甲烷、乙烷、丙烷混合物分别在纯水、海水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的可能分布范围;进而对影响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随着天然气中重烃含量的增加,孔隙水盐度的降低,水合物稳定带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大,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也越来越大。比较而言,气体组成的影响要比孔隙水盐度的大。同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与热流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在南海2000m水深范围之内,由于受海底温度的控制,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与水深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7.
Yoichiro Fujii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1995,144(1):19-37
In order to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crustal strains, we divide the Japanese Islands into 14 tectonic provinces
consistent with the suggestion given byMatsuda (1990). We calculat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train rates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Precise Control Survey initiated by
the Geographical Survey Institute in 1973. This survey is a revision of old first- and second-order triangulation networks
by trilateration. The principal axes and principal strains inside all the geodetic triangles are deduced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old triangulation and the new trilateration networks. The maximum shear strain rates are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accumulated strains with the time intervals.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train rates is counted for each tectonic province
and for the entire Japanese Islands.
It is proved that the maximum shear strain rate with highest frequency ranges from 0.10–0.15 microstrain/a for 4409 data in
the Japanese Islands. The mean value of the strain rates throughout the Japanese Islands is deduced to be 0.18 microstrain/a.
We also calculated a mean value of strain rates for each tectonic province.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mean geodetic strain
rates in the provinces and Quaternary strain rates estimated by geomorphic data. It is found that 0.3–0.4 microstrain/a of
the highest order strain rate is now prevailing in the Izu province, the south Fossa-Magna collision zone, and some special
provinces along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Japan Sea coast. 相似文献
88.
探讨了如何利用地质雷达及浅层地震有关原理判释泥质粉砂岩中隐伏断裂带的性质和特征。主要的工作方法是通过现场实测,分析地质雷达反映在张性断裂带和压性断裂带上的曲线特征,分析浅层地震相遇时距曲线在断裂带上的曲线特征。后者的主要特征有:(1)在断裂带上初至时间延长;(2)在断裂带上左右支时距曲线上下跳动的幅度均等;(3)在断裂带上跳动的长度不一;(4)在断裂带左右支时距曲线上下跳动或反相;(5)时距曲线呈喇叭口。阐明了地质雷达和浅层地震的原理及其在泥质粉砂岩中勘查断裂构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狐狸山金矿区,在无蚀变作用参与的韧性变形过程中,岩石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大,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不变,它们可以反映原岩的特点。蚀变糜棱岩型矿体与围岩相比,稀土配分模式、亲硫元素Au、Ag、Cu和两性元素As、Sb含量差别显著,尤其是Au含量,前者是后者的百倍~几万倍,金的成矿作用主要与韧性变形后期富金流体的蚀变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0.
古近纪敦密断裂带上分布一系列的含油页岩盆地群。根据盆地间构造-沉积充填、岩石组合和油页岩赋存特征,初步确认盆地群中油页岩沉积于湖盆鼎盛阶段,均形成于古近系始新统路特阶。盆地群间油页岩矿床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由西南向东北,油页岩厚度逐渐变小,其沉积环境由深湖到半深湖,再到湖沼,而有机质来源则由湖泊生物为主,到湖泊生物和陆源有机质双向来源,过渡为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结合含油页岩层系形成于同一时期和相似的古气候背景下,盆地沉降和沉积充填作用是影响油页岩矿床差异的关键因素。长期处于欠补偿环境,可容纳空间大的湖盆利于巨厚油页岩的形成,随着可容纳空间的减少、陆源碎屑供给的增多,油页岩厚度减薄,分布也变得相对局限。深湖和湖沼成因油页岩品质较好,半深湖油页岩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