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鲈鱼溶藻弧菌病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寅儿  金珊  王国良 《台湾海峡》2005,24(1):104-108
对患溶藻弧菌病的鲈鱼进行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与健康鲈鱼相比,病鱼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甘油三脂、钠、氯含量减少,而血沉、脆性、肌酐、钾、磷含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由此说明溶藻弧菌对鲈鱼具有极强的致病性,它能引起鲈鱼体内各主要组织器官发生严重而广泛的病变.  相似文献   
52.
53.
数值分类法在中国银鲈属鱼种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田明诚 《海洋科学》1997,21(1):69-72
  相似文献   
54.
为促进我国海水鱼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线上调研结果,分析我国海鲈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9年我国海鲈养殖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和山东等地区,其中2019年广东的产量超过50%;生产者主要是传统的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并已形成若干龙头企业;池塘养殖具...  相似文献   
55.
花鲈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工育苗条件下花鲈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孵后7~9日龄,卵黄囊消失;36日龄左右,奇鳍膜开始分化;56日龄左右,开始出现鳞片;85日龄左右,鳞片覆盖全身。随着形态特征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习性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6.
采用室内水泥池及活饵培育配套技术进行尖吻鲈苗种阶段工厂化育苗。投放刚孵化出膜的仔鱼160万尾,经室内池8d的培育,成活率为90%;以13d的培育其规格超过1cm,成活率为56.9%,经24d的培育平均规格达2cm左右,平均成活率为50%,共育出80万尾。苗种生长快,体质健壮,成活率高,关键技术是:基础设施配套;采用不同活饵,做到适口、及时转化、足量;定期过筛分级培育;水质良好;注意防病。2cm以上  相似文献   
57.
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的防治药物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研究了海水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病原菌-哈氏弧菌(Vibrio harueyi)对24种化学疗剂及15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盂多、磺胺+TMP、磺胺甲基异恶唑等6种化学疗剂及地榆、石榴皮、五味子等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物联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58.
采用PHA体内注射──空气干燥制片法初步研究了5种海水鱼类的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鲻鱼、鲈鱼和黄姑鱼2n=48t,NF=48,其中鲻鱼的t1染色体、鲈鱼的t12染色体及黄姑鱼的t3染色体均为具明显次缢痕染色体,矛尾复虎鱼2n=44,2m+42st、t,NF=46,其t18染色体为具次缢痕染色体;绿鳍马面2n=40t,NF=40,其中t14染色体具次缢痕。  相似文献   
59.
一、命题材料的选择要呈现学科教育功能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还处在人生的发展、变化阶段。在大规模规范性考试中,学生对考试中阅读的每一道试题的材料的印象可能远比其他材料深刻,这种材料可能对考生认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虽然试题和试卷不是教材,但他们承载着特定的教育功能。因此,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进行精选和优选,让试卷和试题承担起应有的教育功能。例如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共建  相似文献   
60.
鲈鱼生长催乳素的分离纯化与N-末端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长催乳素(SL)是生长激素/催乳素家族的一种新的脑垂体蛋白质激素,本研究首次从鲈鱼脑垂体中分离得到.鲈鱼脑垂体在碱性条件下,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0)过滤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出纯化的鲈鱼生长催乳素,(sbSL),并与大麻哈鱼生长催乳素(sSL)抗体发生特异性的Western免疫印迹交叉反应证实.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发现鲈鱼生长催乳素分别是由分子量为23.2×103和28.4×103u两种形式组成(后者可能是一种糖基化形式).根据Edman降解原理,测得鲈鱼生长催乳素的N-末端16个氨基酸的序列,它与已知鱼类生长催乳素的N-末端序列比较,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由此进一步证实,分离纯化得到的鲈鱼生长催乳素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