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23篇 |
免费 | 1002篇 |
国内免费 | 5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02篇 |
大气科学 | 329篇 |
地球物理 | 343篇 |
地质学 | 1642篇 |
海洋学 | 297篇 |
天文学 | 37篇 |
综合类 | 205篇 |
自然地理 | 1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04篇 |
2023年 | 173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210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161篇 |
2018年 | 151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85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89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56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4篇 |
1942年 | 2篇 |
193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从频率域分析了陕西近年来记到的约十个地磁湾扰和磁扰。结果表明,渭河南北的垂直分量位相相反,水平分量也存在异常,源场极化方向和异常幅度有一走关系,同相和异相感应矢量指向渭河方向,这些都说明感应电流从渭河地堑下集中流过。据此推测在地壳下部或地幔上部存在一高导体。结合邻区地磁湾扰和其它短周期异常认为,这个高导体可向东西延伸上千公里长。 相似文献
22.
为解决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图幅较小的问题,通过计算高光谱影像各个波段的峰值信噪比筛选特征波段,基于SIFT(scale-invariantfeaturetransform)算法对筛选出的特征波段提取特征点并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图像拼接过程中利用墨卡托投影(Mercator)纠正图像的变形,同时利用经纬度信息及重投影(Reproj)算法细化高光谱相机参数,从而实现大范围高光谱影像的拼接。为检验拼接高图像的光谱是否发生畸变,利用光谱角填图(spectralanglemapping,SAM)、波谱特征拟合分类法(spectralfeaturefitting,SFF)及二进制编码(binaryencoding,BE)3种方法对拼接前后的图像典型地物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拼接前后光谱畸变较小。 相似文献
23.
中国中部高铝质超高压变质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我国中部在超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高铝质变质岩石, 以蓝晶黄玉石英岩为特征, 具有以蓝晶石、富水黄玉、富镁硬绿泥石、柯石英、硬水铝石等为代表的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 矿物组合主要为蓝晶石+ 黄玉+ 石英 (柯石英)、蓝晶石+ 蓝刚玉±富镁硬绿泥石等。化学成分富铝而贫镁, 其原岩为陆缘高铝质泥质沉积岩。实验岩石学的研究表明, 蓝晶石+ 黄玉在1000℃~1200℃,3.1~3.77GPa 条件下仍可稳定存在,而石英已部分转变为柯石英。蓝晶石+ 黄玉与柯石英一起稳定于超高压条件下。这表明以高铝质岩石为代表的地壳物质已进入到地幔深度, 达到这样的深度只能由会聚板块的俯冲作用而引起。因此,高铝质岩石的存在可以作为A型俯冲作用的指示剂。超高压变质的高铝质岩石将成为陆-陆碰撞事件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4.
以内蒙古河套平原西北部的高砷地下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区内22组地下水和2组地表水中碘含量的测试和分析可知,研究区地下水中碘含量在27.30~1 638.00μg/L,其中,约50%的地下水样品中碘含量超过我国饮用水的标准限定值150μg/L,约84.6%的高碘地下水为高砷地下水。高碘地下水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地下水水流相对滞缓的平原中心地带,以Cl-Na、Cl·HCO3-Na和HCO3·Cl-Na型水为主。研究区地下水中碘的富集有两种机制:浅层地下水的蒸发作用和深部富含有机质的、偏还原的地下水环境中的微生物作用。两种机制相比,后者对地下水中碘的贡献更大些,但前者更普遍些。 相似文献
25.
26.
辽西四合屯早白垩世义县组高镁安山岩的地球化学: 对下地壳拆沉作用和Sr/Y变化的指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辽西四合屯地区义县组火山岩85件样品的分析表明, 它们主要由高镁安山岩组成(Mg#=38~69), 仅底部为玄武岩. 四合屯高镁安山岩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 52.82%~59.31%, Al2O3=14.15%~16.35%, Sr=620~1323 μg/g, Yb=1.03~1.88 μg/g, Y=12~20 μg/g, LaN/YbN=10~25, Sr/Y=32~88), 初始Nd-Sr同位素组成为: 143Nd/144Nd(130 Ma)=0.5118~0.5119, εNd(130 Ma)= -11.6~ -13.8, 87Sr/86Sr(130 Ma)=0.7058~0.7064, 与该区晚侏罗世兴隆沟组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但具有较低的Nd同位素比值. 它们代表了华北克拉通原岩为太古宙的岩石, 后经相变而成的榴辉岩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一同拆沉再循环进入软流圈, 随后榴辉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与兴隆沟组火山岩相比, 四合屯安山岩岩浆源区中含有更多Nd同位素组成演化的古老陆壳物质. 四合屯义县组的年龄为120~130 Ma, 表明拆沉作用一直延续至早白垩世. SiO2>56%的安山岩样品, Sr和Sr/Y比值与SiO2呈负相关关系, 表明它们的Sr含量以及Sr/Y比值明显受岩浆结晶分异影响, 因此对于火山岩Sr/Y比值研究需要考虑结晶分异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为了考察不同来源降水产品在中国北方冬季(特别是固态降水)的精度和可用性,优化融合降水产品质量,利用2019年12月—2020年2月美国CMORPH和IMERGE卫星反演降水、日本GSMaP、中国气象局雷达定量估测降水(MOC-QPE)、CMA-MESO模式预报以及地面观测插值等不同来源分析的降水产品,以地面站观测逐小时降水量数据为基准,从KGE评分、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精度统计指标以及命中率(FOD)、虚警率(FAR)和TS评分等降水事件发生角度开展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单源降水产品中地面插值分析产品对冬季降水描述精度最高也最稳定,但存在明显的系统偏低;其次是MOC-QPE和IMERG卫星产品,对中国北方偏南部地区的降水有一定的描述能力,但对北方高纬度地区固态降水的反映能力较差;卫星产品中IMERG精度最高,CMORPH则基本没有反演能力;CMA-MSEO模式产品虽然误差较大但与地面站观测的降水特别是固态降水存在较高相关,明显优于雷达和IMERG、GSMaP等卫星产品。采用BMA技术融合雷达、模式、卫星降水形成优化背景场,评估逐步引入不同的数据源对融合降水在冬季的精度影响,引入IMERG卫星和CMA-MESO模式产品均能提升高分辨率融合产品的质量,其中模式产品的改进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8.
利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FieldSpec3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实地测得三明野外科学观测站的4种树种马尾松、杉木、米槠和香叶树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光谱特征分析与树种识别研究.通过探讨平滑后是否进行去包络线处理,得到包络线去除的光谱曲线能更好地突出光谱曲线的吸收和反射特征的结论.对去包络线的曲线进行光谱特征参量选取,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9.
滇中地区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分别测定了滇中地区两类代表性群落即高原水平带上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垂直带上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树种多样性 (Shannon -Wiener指数H ,Simpson指数D和α指数 ) ,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树种多样性 (H =2 .53± 0 .1 4 ;D =1 1 .76± 2 .85;α =8.1 2± 1 .72 )远高于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H =1 .52± 0 .35;D =3.88± 1 .90 ;α=3.4 4± 1 .31 ) 相似文献
30.
唐新明;肖晨超;魏红艳;刘宇;韩波;刘银年;王军 《遥感学报》2024,28(3):591-600
5米光学02星于2021年12月26日成功发射,卫星与前序型号组成陆地中分业务卫星星座,建设形成天地一体化大幅宽定量化综合对地观测能力。在轨测试期间,自然资源部根据卫星设计指标要求,围绕土地资源、地质矿产、测绘地理信息、海洋海岛监测等领域业务,梳理共计32个业务测试项,并按照自然资源调查和监测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了应用测试评价工作。在轨测试表明,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稳定,双星一致性好,具备组网运行条件,卫星数据质量可满足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地质矿产资源调查、生态修复工程跟踪评价、地理空间信息更新、围填海调查、海岸线变化监测、钢铁去产能等业务需求,高光谱和热红外载荷定量应用测试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在介绍该卫星的数据特点与应用能力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和分析卫星在轨测试应用评价结果,可为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