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地学哲学:世纪之交的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慧君  胡绍荣 《吉林地质》2000,19(2):39-42,47
本文立足于世纪之交的时间平台,对以往地学哲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如关于地学哲学的性质、对象和内容,地学哲学在我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找矿哲学等作了总结性的回顾;对在21世纪地学哲学的发展将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作了前瞻性的展望。使我们的地学哲学研究以新世纪的开端为新起点,步入更加自觉、更为理性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2.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利用集中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203.
对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中出现的偏颇与失误进行了反思,对其批判的理论武器--斯大林的地理环境作用理论的缺陷与错误进行了评析,并从哲学的高度和地理学的深度阐述了地理环境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4.
《湿地科学与管理》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湿地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湿地科学与管理》于2005年创刊,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4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收录,2018年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205.
正7月24日—25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了以"为什么要做、怎样做群众贴心人"为主题的集中学习讨论活动。活动邀请了几位来自省委党校、省委讲师团、国防科技大学的专家做了专题辅导报告。  相似文献   
206.
罗燊  叶超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0):1979-1990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流派,也深刻影响了其他学科领域。大卫·哈维的《社会正义与城市》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奠基之作。由于该书理论性强,涉及很多大而复杂的问题,因而也很难解读。哈维试图从整体视角理解和剖析城市(化)问题,创新了“社会进程—空间形式”的理论。通过比较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研究方法论,得出理论的本质在于方法和哲学的综合,空间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正义的本质取决于社会进程的运行,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本生产的需要和产物的结论。该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知识地基,开辟了城市研究的批判路径,开拓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密切关注不平衡的城市化,提出新发展阶段的“城市总问题”,坚持和强化思想研究,通过对不同经典理论的症候阅读,围绕时代问题大胆进行理论革命。  相似文献   
207.
根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文件(京新出审[2021]19号)《湿地科学与管理》自2022年第1期起,刊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其他项目不变。《湿地科学与管理》于2005年创刊,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湿地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4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2018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8.
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重要成果体现。总结贵州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运行以及保护理念,从生态文明思想和人化自然观的角度思考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先在性的建设逻辑、人依靠自然的运行理路以及遵循生态自然规律的保护理念,追溯凤冈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着力推进县域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情感”在地理研究中的价值凸显,由此产生了以人对地方的经验和情感为研究主题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情与景交叠产生“地方”,“地方”的塑造过程也是个体成长以及人类文化演变的过程。探究类似段义孚这样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如何书写地方在方法论层面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段义孚的“自我”视角出发,对其地方经验进行重新发掘和再现,聚焦地方经验与个体思想形成、生活实践及情感变化的关系,重点剖析其书写艺术,以把握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要领。段义孚主要通过“5个结合”形成了别具风格的书写艺术:地理学与哲学结合、二元价值辩证结合、经验与实验结合、语言表达与文化比照结合、旁征博引与自我叙事结合。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揭示了“情”与“景”之间关联互动的复杂生动,以及地方与自我处于不断交织且共同生成的过程之中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