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阳谷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德岩  王磊  宋存刚 《地下水》2010,32(1):127-128
阳谷县地处鲁西南部、黄河冲积平原,总面积1048km^2,地质结构复杂,咸淡水分布不均,各乡(镇、办事处)所辖村庄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根据浅层地下水评价,矿化度小于2g/L的浅层淡水面积894.1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5.3%;矿化度2~52g/L的浅层微咸水面积138.2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3.2%。  相似文献   
112.
饮水中硝态氮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饮水中硝态氮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备受关注。在分析饮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可能来源、污染现状及危害机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影响饮水硝态氮污染危害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3.
孟宪辉 《地下水》2010,32(4):118-119
通过农村饮水深井水源工程施工的多年实践,淮北平原农村饮水安全水源井井位的选定应符合以下三点:一是水量满足设计要求;二是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三是井位附近不得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也不得有厕所、化粪池及储蓄污水的沟塘与洼地。在诸多浅井工艺流程中,主要有:布设地质勘探孔,电测井查明,水质条件→确定管井结构方案→井管安装→投放滤料→封闭止水→洗井与抽水试验等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14.
论岩溶地下水开发在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革平 《贵州地质》2008,25(1):6-10
本文从贵州省内岩溶地下水赋存、分布、开发利用条件角度论述加强岩溶地下水开发解决饮水不安全的意义.以贵州省平塘县巨木地下河开发示范为例强调岩溶地下水开发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地位.  相似文献   
115.
为从根本上解决山东省山丘区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7月4日上午,山东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山丘区勘查找水誓师大会,启动山丘区勘查找水打井这一民生工程。才利民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主持会  相似文献   
116.
当汽车穿行在绵延起伏的广西大石山区,人们多半会陶醉于车窗外优美的景色。然而,在这里,严重缺水、干旱导致了贫困,并束缚着人们生活中的一切:衣食住  相似文献   
117.
随着全省山丘区勘查找水打井工程的深入推进,文登市49个山丘区缺水村庄的群众有望在两年内告别用水紧张的生活。据了解,胶东半岛属于缺水地区,山区村庄缺水的问题比较突出。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方便群众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8.
王建燕 《地球》2011,(6):30-32
海水淡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淡水危机的战略选择。预计到2014年,世界海水淡化产量相当于一个泰晤士河,可解决2亿人口饮水问题  相似文献   
119.
在农村饮水安全调查和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3层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熵权法对新密市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法不仅能够较好地体现农村饮水安全的真实状况,还能体现出水质、水量、供水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对农村饮水安全可以有更加全局性的把握,从而为农村饮水安全总体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0.
Fang  H 王常明 《世界地质》1991,10(1):166-168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地质和水文地质知识,研究地方病问题而获得的成果。人类对饮水水质的适应性是在至少1Ma的进化历史中形成的。最早的人类,猿人生存于更新世早期和中期,且过着山林的生活。为了饮水方便,他们总是选择离河流不远的洞穴而居住下来。晚更新世初期,他们就能够适应于不同地区的各种气候条件。在那时,人类可离开山区,迁移到广阔的冲积平原,居住在河流的岸边以地表水为饮用水。 4000或5000年前,人类第一次钻井利用地下水,而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则是上世纪的事。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基本上是取用地表水作为饮水水源。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