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6篇 |
免费 | 206篇 |
国内免费 | 2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篇 |
大气科学 | 1093篇 |
地球物理 | 6篇 |
地质学 | 39篇 |
海洋学 | 42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26篇 |
自然地理 | 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3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于2005年11月2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验收会。该项目在首席科学家郑国光研究员带领下,课题组经过4年多时间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课题各项研究及示范任务,其主要成果有: 相似文献
23.
文章利用自由大气中扩散方程的解析解,对内蒙古中西部春夏季层状云中飞机播撒催化剂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催化剂质点下落速度和湍流系数不同时对扩散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4.
环北京地区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结构飞机联合探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北京、山西和河北三省市飞机在环北京地区探测的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结构特征资料,结合卫星等宏观观测资料,分析了环北京地区积层混合云系空间云微物理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冷锋云系前部,云内部微物理参数空间分布不均匀,2700m以上较大,垂直方向云粒子浓度和直径呈正相关关系,浓度极值间差7个量级,大滴粒子浓度差7个量级,降水粒子浓度差6个量级,水平方向云粒子浓度和直径分布不均匀,呈反相关关系。冷锋云系中部,云微物理参数垂直分布不均匀,在2500~3600m和4000m以上高度层出现云粒子峰值,且云粒子浓度和直径呈反相关关系,云滴粒子浓度极值间差6个量级,大滴粒子浓度差7个量级,降水粒子浓度差5个量级,水平方向云粒子分布不均匀,云粒子浓度和直径呈反相关关系。冷锋云系前部,云粒子谱在4800m高度谱型为单峰谱,4200m高度谱型多峰分布,3600m高度谱型为双峰谱。云降水粒子谱三高度层谱型差异不大,4800m高度谱型为单调递减谱,峰值在小粒子端(≤100μm),4200m和3600m高度谱型相似,为双峰谱,峰值分别在≤小于100μm和230μm处。降水粒子谱三高度层谱型相似,都为单峰谱,峰值相差不大。冷锋云系中部,云粒子谱在三高度层谱型差异较大,4800m高度谱型为单峰谱,峰值在小滴端,4200m高度谱型为单峰谱,峰值在15μm处,3600m高度谱型为双峰谱,峰值分别在7μm和30μm处。云降水粒子谱三高度层谱型差异不大,4800m高度谱型为单调递减谱,峰值在小粒子端(≤100μm),4200m和3600m高度谱型相似,为双峰谱,峰值分别在≤100μm和200μm处。降水粒子谱三高度层谱型相似,都为单峰谱,峰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5.
不同降水天气系统自然降水特征及火箭人工增雨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统计分析了1981~2000年20年中15种降水天气系统影响下河北地区自然降水特征,并对火箭人工增雨的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统计分析表明:西来槽类、高空低涡类、冷锋、切变线和副高后部等天气系统是影响河北地区的主要降水系统,其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占到了90%以上;不同的天气系统在不同季节对降水的贡献有所不同,其中西来槽类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均居首位,开展人工增雨催化作业机会最多;夏季降水系统最强,云水资源最为丰富,人工增雨潜力很大,是开展火箭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的最佳季节,春秋两季增雨潜力明显比夏季小,冬季最小;倒槽、副高后部、台风低压、高空低涡类和气旋类等系统最强,日降雨量和单位面积降雨量明显比其它系统大,尤其对蓄水型火箭增雨作业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6.
将辽宁作为一个闭合区域,从水资源平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1991~2004年辽宁的水资源状况及降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评估人工增雨量对水资源量贡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7.
CA-FCM方案与其它几种人工增雨评估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河南省12次飞机增雨作业,分别采用作业区域趋势对比双比分析评估方案、区域趋势相关回归分析方案、区域趋势协变量多元回归分析方案、浮动对比区历史回归分析方案(FCM)、以降水量为协变量的CA-FCM(Cluster-Analysis-based Floating Contro historical regression Method)方案和以降水量和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为协变量的CA-FCM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均得到大于15%的相对增雨量.对结果比较分析表明:协变量由降水量和整层大气降水量两个组成的CA-FCM方案,由于采用了聚类分析提高了对比区和影响区相关系数和引入了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作为协变量提高了作业区自然降水量估计值的准确性,从而比其它评估方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8.
29.
2002年7月沈阳一次降水过程的催化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三维对流云模式和探空资料,对沈阳地区2002年7月12日发生的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这次降水主要是由积层混合云引起的,其中冰相过程占主导地位,霰的融化是最主要的雨生成项。催化模拟试验表明,当云体处于成熟稳定的积层混合云阶段,在0℃层高度以上播撒AgI能起到显著的增雨效果。积层混合云具有巨大的人工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30.
微型无人驾驶飞机探空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舒庆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20(2):171-177
对具有自动导航,自动驾驶功能的微型无人驾驶飞机探空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了水平空速归零测风方式,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风,进行了微型无人驾驶飞机探测试验。研究表明,微型无人驾驶飞机可成为一种方便,经济,灵活的探空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