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沈阳市东北方向,距离沈阳市区17千米,有一座风景十分美丽的山,名叫棋盘山。这里山峦起伏,水域辽阔,林木茂盛,郁郁葱葱,仿佛绿色王国一般。这就是著名的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  相似文献   
62.
《中国地名》2009,(2):32-33
牛镇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花亭湖之滨。境内四周层峦叠翠,中部河汊纵横交错,是太湖县内拥有河流最多,河道分布最密集、水面最厂、水量最大的乡(镑亳)。源自西部山区的4条大河和20多条小河全部汇集到集镇乐南不足5平方千米的花亭湖上游,将扇状的镇域分隔成6大块和众多小块。全镇总面积163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299个村民小组,人口25200。  相似文献   
63.
介绍公盂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分析公盂岩景区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进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在立足于生态旅游资源本底特征及专项目标市场的旅游诉求的基础上,设计出公盂岩景区的生态旅游活动项目及生态旅游线路,并对本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产品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4.
风景名胜是国家宝贵的环境资源,西湖是祖国的瑰宝,民族的珍珠。西湖风景名胜区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与璀灿的文化古迹、文化艺术等融于一体为特色。杭州与西湖相互依存。西湖的保护和建设促进了杭州旅游事业的发展,随着推动了城市其它行业的发展,促进了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65.
风景旅游城市地名变更现象透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旅游城市的更名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文章从地名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这种看仅时尚实则混乱的现象进行剖析,认为旅游城市的更名要兼顾历史与现实,不能盲目地更名,否则全顾此失彼,以至产生认识、实用及管理方面的混乱。  相似文献   
66.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7  
彭华 《地理科学》2000,20(3):203-211
从本世纪30年代阵国达提出“丹霞地形”的概念以来,中国学者经历了初创、成型和发展三个阶段的研究,作为地貌学一个新领域的丹霞地貌研究已日趋成熟。“红色陆相碎屑岩”作为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和“陡崖坡”作为形成2限定为大部分学者所接受。“顶平、身陡、麓缓”的坡面组合,是丹霞地貌 的基本形成特征。目前所发现的红层均早于中生代;大部分丹霞地貌发育在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的地层组合上,而相对软弱的粉沙质和泥质岩  相似文献   
67.
福建省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永续利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书琪 《福建地理》2001,16(3):30-32
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已出现若干如下问题。应当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求防止和解决办法,实现福建省旅游资源永续处用的对策。其一,风景名胜区内建造旅游接待设施和城市化;其二,风景名胜区内道路和人造景观与景区旅游资源景观不协调;其三,旅游资源单一性开发和重复性建设;其四,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浅薄开发,造成了旅游资源非永续利用甚至退化和浪费。  相似文献   
68.
泰山旅游结构层次及其匹配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旅游结构转换原理,分析了泰山旅游风景资源结构、行为层次结构、市场结构的特征及匹配性关系,找出21世纪泰山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文章认为,泰山旅游风景资源的主导特征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与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的有机融合,泰山旅游应以基本层次为基础,开发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的旅游;国内目标市场应以华北、华东地区为主,国际目标市场以东亚和港澳台地区为主。  相似文献   
69.
中国气象风景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新灵 《自然资源》1997,14(6):67-74
本文对中国气象风景这一特殊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0.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耀华  刘强 《地理研究》2012,31(6):1111-1120
对自然文化遗产价值的正确认识是处理遗产地保护和利用关系的基础,也是解决遗产地"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的前提。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对自然文化遗产价值的诸多认识的基础上,依据系统论观点,提出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价值是由"本底价值、直接应用价值和间接衍生价值"构成的"价值体系"。该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其中本底价值是所有价值存在的基础,这决定了遗产资源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合理利用;该体系也有空间性,三种价值主要分别存在于遗产地范围以内、遗产地及相邻区域、遗产地范围以外的更大的区域。于是,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严格保护本底价值,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受损害;适度利用直接应用价值,做到功能综合利用、产品综合开发、产业综合发展;大力发展间接衍生价值,充分发挥其空间结构关联效应和产业发展乘数效应,从而达到带动遗产地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