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安徽大别造山带南部浅变质岩层分布、层序与时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布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浅变质岩层 ,主要岩石类型为粉砂质千枚岩、变层纹状硅质板岩、变火山角砾岩及浅粒岩 ,原岩是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岩层经变形改造被减薄拉断 ,呈断续分布的透镜体 ,总体上呈有序产出 ,由老至新为浅粒岩、硅质板岩 ,变火山角砾岩、千枚岩。据其中所获锆石 U- Pb测年 (76 0— 110 0 Ma)资料及微古植物组合 ,其时代属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32.
贵州瓮安震旦纪陡山沱期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新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崇玉  高林志等 《地质学报》2001,75(2):145-150,T001,T002
我国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磷块岩中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微体化石。对于它们的生物亲缘认识,长期以来存在着动植物之争,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部分磷酸盐化球状化石内部保存了2、4、8、16等几何级数增长的细胞特征,根据化石的大小、细胞排列方式和表面纹饰可与现生甲壳类动物的胚胎比较,认为它们很可能是运动胚胎化石,但另一些学者却持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它们不是动物胚胎化石的观察与研究,同时结合相同层位岩石薄片所发现的大量同类化石微细结构的对比。特别是把磷块岩中的化石与燧石中发现的化石详细比较,对一些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归属和亲缘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燧石中发现的化石详细比较,对一些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归属和亲缘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磷酸盐化微体化石群具有多样性特征,包含不同门类,是迄今为止全球保存最好的晚新元古代磷酸盐化的化石库。  相似文献   
33.
辽北法库变质地层发现海百合茎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4.
两广云开地区前震旦纪地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云开地区前震旦纪地层由青白口纪-蓟县纪的云开群和长城纪的高州岩群组成,其中高州岩群新建黄岭岩组、莞塘组和新安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区域上,高州岩群与桂东南的四堡群、海南的抱板群相当;云开群的沙湾坪组与丹洲群和石碌群相当;而处于裂谷盆地中心的云开地区在蓟县纪沉积了罗罅组、丰垌口组及兰坑组。  相似文献   
35.
皖南震旦系冰期地层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启锐  刘鸿允 《地层学杂志》1993,17(3):186-193,T001
<正> 近年来我国关于震旦系冰期地层的研究,除已公认的峡东的南沱冰期地层外,在华南各地陆续在“南沱组”之下,发现了间冰期大塘坡组和下冰期长安组。这些新成果使扬子板块及其周边晚元古代冰期地层和国际上许多经典的层序具备了共同的三段式结构,即上、下两个冰期,中间夹一段间冰期。已知三段式结构广布于湖北、湖南、贵州、江西和浙江西部(陆松年等1985)。  相似文献   
36.
准噶尔地块为前震旦纪地块。古生代,本区进一步演化成为一个由大陆裂谷发育起来的不成熟洋壳——准噶尔海槽。该海槽向西可与苏联巴尔喀什相通,并将哈萨克斯坦古板块肢解为南、北两大陆块。早石炭世末,本区结束了洋壳历史,重新成为大陆克拉通,托里北——达拉布特一线为缝合线位置。中石炭世以后,以碰撞后构造为主导,发生过三次明显的块断运动和A型俯冲。北东向的达拉布特断裂系就是在本区地壳缩短的背景下产生的走滑断层和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37.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包括滇黔北部坳陷、黔中隆起、滇东隆起、黔西南坳陷、黔南坳陷和武陵坳陷等六个一级构造单元。“下组合”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两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包括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碳质页岩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石灰岩和碳质页岩,Ro值普遍在2%以上,主体处于高成熟晚期—过成熟早期。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发育地区性黑色页岩和碳质灰岩等烃源岩。主力储层包括上震旦统灯影组、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桐梓组—红花园组及下志留统石牛栏组。区域盖层发育于下寒武统下部和下志留统下部,皆以泥质岩为主。各区块海相“下组合”纵向生储盖组合发育情况有所差异,黔中隆起区和黔南坳陷有两套组合,滇黔北部坳陷则有四套组合。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烃源岩、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为储层、下寒武统泥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是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相似文献   
38.
华南震旦纪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多福  潘晶铭 《岩石学报》1998,14(3):343-350
华南地区产于震旦纪地层中的火山岩主要见于震旦纪裂谷盆地两侧的边缘,湖南新化和广东高思火山岩为其中的二个发育地区,镜下鉴定为玄武岩系。在SiO2-K2O+Na2O的分类图中主要为玄武岩类,有一样品为碧玄岩类,含有较多石英杏仁体玻璃质火山岩角砾的样品为玄武质安山岩类。在FeO*-Na2O+K2O-MgO三角图中所有样品均为拉斑质岩系。样品的重元素丰度模式具大陆-初始裂谷-E-MORB拉斑玄武岩的过渡特征,在Nb、Zr、Y、Ti图上属板内环境。在TiO2-K2O-P2O5三角图上显示以大洋环境为主、大陆环境为次。湖南新化拉斑玄武岩的Sm、Nd同位素特征反映岩浆来源于亏损的地幔,并受到了老基底的污染。  相似文献   
39.
在浙西北双溪坞群和上墅组火山岩系获得较可靠的Sm-Nd同位素年龄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做了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Nd(T)和∈Sr(T)示踪判别了该区前震旦纪火山岩浆源区特征及其物质来源。同时,Nd同位素模式年龄为该区存在更古老基底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年代信息。  相似文献   
40.
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混积层系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四川南江新立村下震旦统灯影组剖面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发育良好。在该剖面上共识别出4类混积层系岩石组合类型:细砂岩-泥晶白云岩组合(Ⅰ)、粉砂岩-泥晶白云岩组合(Ⅱ)、粉细砂岩-含粉砂白云岩组合(Ⅲ)、含砾砂岩-白云岩组合(Ⅳ)。通过岩石类型、岩石组合特征的分析,显示出灯影组二段上部-三段由下向上发育混积中潮坪、潮下浅滩、潮道、低潮坪4种沉积亚相,而混积层系主要产出于混积中潮坪和潮道亚相。微量元素指示研究地层整体形成于氧化环境,但发生混积层位的形成环境相对缺氧。根据当时海平面变化和大地构造演化,认为灯影组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混积层系的出现与桐湾运动Ⅰ幕之后海平面下降导致的陆源碎屑输入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