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8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日本东北9.0级地震的同震与震后滑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部分强震都发生在海沟,那里是海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地方.大量矩震级MW9.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若干区域,包括智利,阿拉斯加,堪察加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等.位于太平洋板块俯冲鄂霍茨克板块的日本海沟,历史记载上没有发生过MW9.0地震,除了至今震级还有争议的公元869年Jogan大地震[1](可能超过MW9.0).然而,根据...  相似文献   
212.
根据灾后重建工作的需要,通过对藏娘佛塔场地震后稳定性的分析评价,以及对场地北、东两侧临岸边坡稳定性的初步研究和评价,从而得出边坡稳定性对古建筑场地的影响,提出对其进行加固防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3.
汶川地震震后GNSS形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建胜  赵斌  谭凯  王东振 《测绘学报》2018,47(9):1196-1206
采用国际通用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对1999—2015年汶川地震震后龙门山断裂两侧分布的109个GNSS连续站和区域站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各测站点水平向坐标时间序列。考虑2013年芦山地震同震位移影响,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获取震后该区域109个测站在2010—2015年间累计震后形变场,断裂带上盘靠近震中的近场区域,水平向最大震后位移达到5~7 cm。基于震后黏弹性松弛模型,通过格网搜索,根据3种不同破裂模型分别反演龙门山断裂上盘中上地壳最佳弹性层厚度估值与下地壳/上地幔黏弹性层最佳黏滞系数,获取3种不同破裂模型在2010—2015年间震后形变观测值与模拟值分布。根据模型二反演得到的模型参数,推估汶川地震在未来几十年内对周边区域地壳形变影响,其中仅2018—2058年40年尺度累计震后位移最大能达到19 cm。  相似文献   
214.
天山地震活动区地下水同震、震后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 《内陆地震》2000,14(3):252-259
前言一个完整的地震过程应当包括震前孕育、震时发生和震后调整全过程。研究震时、震后效应对认识震源形成及前兆异常演变过程 ,预报后续地震 (强余震、强震群、相关地震和成组地震 )以及评定地震烈度和灾害都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收集分析了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天山地震活动区 1 970年以来 48次地震 ( M≥ 5 .0 )、35 0多项地下水地震异常资料。研究表明 :地下水动力学和水文地球化学参数不仅在震前表现出明显的前兆异常变化 ,而且在震时和震后异常效应也十分普遍和强烈。震时、震…  相似文献   
215.
强降雨作用下边(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四川汉源二蛮山滑坡为例,根据现场滑坡情况勘查及室内试验确定土体参数;选择内置VBA为开发工具,开发基于ArcGIS的边(滑)坡稳定性分析插件,并据此得出研究区域危险区划评价图.研究结果表明,特殊地形条件、震后地质构造、连续强降雨以及坡体非饱和渗流等,使孔隙水压力增加和土基质吸力迅速减少,导致坡体滑移面处土的抗剪强度降低而发生滑坡;基于ArcGIS软件得出研究区域危险区划评价图,与滑坡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吻合度.研究成果为深入分析强降雨对边(滑)坡影响及边(滑)坡预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16.
为探测汶川震后龙门山主断裂带两侧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使用雨期前后的两幅超短基线PALSAR影像开展雷达干涉测量,提出三维空间因子SAR大气长波相位建模方法,利用雷达视线方向形变阈值扣除大气短波相位,联合地形坡度因子综合提取主断裂带两侧强降雨期的滑坡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震后滑坡灾害基本沿映秀-北川主断裂带两侧呈条带状密集分布,其中90%滑坡分布于高程为(1000~3000)m区间,地形坡度因子则集中于(15~35)°范围,多数滑坡距离发震断层约为(3~15)km,70%滑坡分布于断层上盘区,上下盘滑坡数量和面积存在明显差异,表明震后滑坡受发震断层上盘逆冲运动特性的滞后效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17.
总结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兆或疑似前兆异常、震时同震响应及震后效应异常,并对异常的形态、变化幅度、持续时间及分布特点等进行分析,结合山东省地震地质构造对构造应力场的敏感区域做简要分析,对山东省地震流体数字化井网的监测能力、监测效果、布局及观测技术的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18.
在综合分析影响震后崩塌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选取了较为系统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其次,建立了震后崩塌危险性等级评价模型,评价了S303线映秀—卧龙段K07+100~K07+400处震后边坡的危险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判结果与选取崩塌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219.
《高原地震》2021,33(2)
2021年5月22日玛多7.4级地震前后,青海区域地下流体有15个测项出现震前异常、同震变化或震后响应。经过分析发现,出现异常的测项多为有水井,全部为物理量测项,且同一台站不同测项的异常同步,可以互相映证。异常响应的时间、形态、变化幅度等,跟井孔所处构造位置、震中距等均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