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64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61.
在陕南镇巴下寒武统西蒿坪段和水井沱组下段的碳酸盐地层中含有大量保存完好、类型多样的海绵骨针化石。基于形态描述法,对海绵骨针化石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及产地与层位判断。结果表明:根据与其共生的小壳化石和三叶虫等生物地层学资料,发现这些海绵骨针化石属于筇竹寺期;该区海绵骨针类型不仅包含有形态规则的二轴四射骨针、三轴六射骨针、三轴五射骨针,而且还有形态不规则的四轴四射骨针、五轴五射骨针、尖头星状骨针、二歧分叉式骨针等;其中的四轴四射骨针、五轴五射骨针、五刺尖头星状骨针、二歧分叉二射式骨针为本次发现的新类型,极大地丰富了海绵骨针的类型。陕南镇巴筇竹寺期海绵骨针化石的数量以及分异度快速增加,充分说明海绵动物在陕南地区寒武纪早期开始大量繁盛并且迅速演化。  相似文献   
962.
963.
陕西省紫阳县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富含大量有机质和丰富的金属元素(Ba、V、Cr、Ni、Mo、Au等),但对黑色岩系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仍缺乏应有的认识。本研究借助偏光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形貌观察,有机碳分析和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实验方法,针对研究区黑色岩系的有机质与无机质耦合关系、有机质来源、成熟度和沉积环境开展了系统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机质质量分数较高,有机质呈分散态和聚集态两种方式赋存,其中分散态的有机质与黏土矿物关系密切。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均值为2.95%,岩性差异、黄铁矿含量及类型均会影响TOC质量分数的变化。黑色岩系样品富含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类化合物、甾类化合物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其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C14—C34,呈明显的双峰式分布特征,且无明显奇偶优势;类异戊二烯烃指征显示具明显的植烷优势,具较低的Pr/nC17值(0.36)和Ph/nC18值(0.50);萜类化合物的丰度由高到底顺序为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四环萜烷,少量γ-蜡烷,三环萜烷C<...  相似文献   
964.
利用2008—2015年CMORPH卫星与自动观测站的逐时降水量融合产品,分析了陕西地区5~10月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的日变化特征,以及陕西南北降水日变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降水量和降水频次从南向北明显递减,地形作用下的纬向变化是陕西地区降水最重要的特征,但降水强度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两个高值中心分别位于陕南南部和陕北的东北部,EOF分析表明陕西南部夜雨特征明显。(2)陕西南部降水量和降水频次、降水强度日变化特征一致,均以夜晚至次日清晨为高值区, 而在中午前后达到最低值。陕西北部降水量、降水频次峰值则主要出现在上午,降水强度峰值出现在傍晚。区域对比分析表明,陕西南部降水量日变化主要来自于降水强度的贡献,而陕西北部日变化以降水频次的贡献为主。(3)陕西降水的南北分界线特征明显,34 °N以南地区降水日变化明显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34~37 °N之间的中部地区降水日变化较弱,37 °N以北地区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和陕西南部相反。(4)除榆林、渭南和商洛东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地方白天的降水量都明显低于夜间的降水量,特别是陕南秦巴山区夜间降水量超过白天的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965.
征稿启事     
《测绘技术装备》(原《测绘科技通讯》),2000年荣获陕西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是全国测绘技术与装备的科技季刊,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  相似文献   
966.
陕西柞水东甘沟金矿是一个构造角砾岩型氧化金矿床,氧化带深约200 m ,地表延长达4 000 m 。前人对其进行过少量普查和开发( 全泥氰化)工作。笔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详查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工作量和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967.
本文阐述了主要利用关中活断层中的断层泥进行热释光年龄测定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14个数据,比较了一些具有地层层位的数据与用断层坎扩散方程计算出的结果,证明这些数据与用断层坎扩散方程计算出的结果大约有5 % ~10% 或稍大的误差。从科学发展的现阶段看,这些结果是可信和可用的,关中活断层在2 ~16-5 万年期间有一个活跃期  相似文献   
968.
新发现的丹凤县回头山晶质石墨矿位于北秦岭复合岛弧杂岩带之东部,成矿区划为北秦岭Au-Cu-Mo-Sb-石墨-蓝晶石-红柱石-金红石成矿带。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和中元古界峡河岩群寨根岩组中,目前圈定晶质石墨矿体4条,初步估算晶质石墨矿物量达中型规模。在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石类型、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开展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归纳总结区域找矿标志。研究表明,回头山晶质石墨矿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展布,全区固定碳含量2.57%~11.51%,平均值为5.90%。矿石类型可分为大理岩型、片岩型和片麻岩型三种,是区域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969.
在陕北黄土高原下部的红土堆积中新发现29个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自北向南包括神木、榆阳、佳县、横山、子洲、志丹、安塞、甘泉等地,基本覆盖整个陕北黄土高原,填补了中新世时期中国哺乳动物地理格局中东西分界线附近的大片空白。动物组合以新近纪中国北方常见的三趾马动物群成员为主,包含有三趾马(Hipparion)、大唇犀(Chilotherium)、萨摩麟(Samotherium)、巨鬣狗(Dinocrocuta)、弓颌猪(Chleuastochoerus)、羚羊(Gazella)等,其组合特点类似于府谷老高川中部动物群。新发现的、多地点的化石材料进一步表明,在陕西北部晚中新世约6.7 Ma左右,森林-草原混合型三趾马动物群的分布可能相当广泛,而约7.8 Ma和约5.7 Ma两期的哺乳动物群的分布可能相对局限。  相似文献   
970.
陕西2018年4月强寒潮天气过程决策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18年4月3—7日陕西强寒潮天气过程气象应急服务为例,分析了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和致灾成因,决策服务的特点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决策服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决策服务工作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