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64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64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华县港子一带分布有丰富的花岗岩,是潜力很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板石材资源。笔者在地面地质普查的基础上,对该板石材矿床进行了初步评价,划分出了不同品种、品级和用途的矿石区带,指出了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12.
陕西黄土高原500 ka BP的古土壤与气候带迁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赵景波 《地理学报》2001,56(3):323-331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确定了长武和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的CaCO3和Fe2O3已迁出了古土壤,该层古土壤为酸性淋溶土壤。长武的西安第5层古土壤剖面构型分别为Bts-Cs-Cl-Bk-C型和Bts-Cf-Cs-Cl-Bk-C型,该层古土壤底部之下发育了有Fe2O3淀积的深部风化层,表明当时风化作用至少已开始进入铁铝氧化物迁移的化学风化中期阶段,Fe2O3、CaCO3迁移特征、孢粉、粘土矿物和深部风化层等6项指标显示距今500kaBP前后亚热带气候迁移到了黄土高原中部,当时年均降水量显著增加,在比今明显温暖的典型间冰期,秦岭已推动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的作用,当时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大为好转。  相似文献   
713.
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电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介绍陕西雷电日数时空分布以及近6 a来陕西省雷电灾害的分布特点.对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分析,阐述了陕西省农村雷灾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了农村防雷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14.
榆林地区土地退化机制和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Yulin district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Mu Us Desert and Loess Plateau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thus it is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degradation due to its fragile ecosystem and intense human activites there,The purpose of hia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process and driving force of land degradation in area with vulnerable eco-environme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intensifying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and then find out the patter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w to control them using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ways,In detail ,this study includes three main sections:the first section analyzes the mechanism,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degradation,which can be achieved by the typical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systematical analysis within the regional natural,social and econmomic context.Based on the technologies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nd combined with the modeling methods,the second section reveals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and its driving force from 1990 to 2000; AS to the third section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of how to prevent the degradation and rehabilitate the regional ecology are propsed ,which are stud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economy,and the conception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715.
陕南成矿区属地槽区,在陕南含煤地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陕南煤炭资源成矿特征与 伴生元素的研究,认为煤炭资源虽较贫,但伴生元素富。富硒元素的发现,硒元素的利用,使其 具有广泛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716.
丁—马微细浸染型层控锑-金矿床是在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的扩张海盆复杂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中,首先形成金等成矿元素初始富集矿源层,并在沉积成矿作用基础上,经进一步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形成具有沉积(含火山热液)-构造叠加-地下水循环热液改造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717.
陕西八卦庙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恩  郭健 《黄金地质》2000,6(4):14-18
八卦庙金矿床是产于秦岭泥盆系地层中的超大型金矿床,受区域NW向脆-韧性剪切带与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及其次生的剪节理密集带控制,赋矿地层为具浊流沉积和热水沉积特征的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底部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矿体产状与围岩近于一致。金矿化与热液蚀变有由南向北、由浅入深逐渐增强的趋势,另由铁的硫化物、容矿岩石,非金属矿物铁白云石和石英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自过壳深部,与围岩同沉积形成矿源层,后经成矿流体的多次改造成矿,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金矿。  相似文献   
718.
南秦岭镇安岛弧火山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分布于南秦岭陕西柞水-镇安地区原定名为耀岭河群的变质火山岩组合形成于俯冲带岛弧环境,与具大陆裂谷环境特征并同属南秦岭的鄂西北耀岭河群火山岩区别明显,根据野外地质关系和Nd同位素限制,该套岛弧火山岩应形成于元古宙晚期,镇安岛弧火山岩的厘定,表明部分原耀岭河群中存在不同构造性质甚至不同时代的岩浆岩组合。  相似文献   
719.
陕西旬邑新近系化学地层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陕西旬邑下墙剖面化学组成的系统测试资料、年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的定量计算揭示出 :该区红土堆积时的气候总体上比第四纪黄土堆积时的要暖湿 ,在暖湿背景下 ,早期相对较凉干 ,中期最暖湿 ,晚期较暖湿。进入第四纪后 ,气候突然变冷变干。如更进一步细分 ,新近系红土段自下向上存在着由相对凉干—相对暖湿的四个百万年级气候旋回 ,其中第二、三旋回之间 ,即第 17与第 16层组之间 ,有气候较明显降温变干现象 ,它有可能主要是北极冰盖形成的影响所致。进入第四纪的突然明显变冷变干可能主要受控于当时青藏高原剧烈隆升作用。剖面上化学组成的变化在地层划分上有重要意义 ,从旬邑剖面的地化资料出发 ,并参考岩性、磁化率等将第四系底划在第 13层组顶 ,上新统底划在第 17层组与第 18层组之间  相似文献   
720.
本文论述了陕西潼峪Q8701构造带的宏观和显微变形特征、构造岩特征及分类、运动学指向标志,并用变形分解理论探讨了剪切带由黄铁矿化千糜岩和黄铁矿—碳酸盐—石英脉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