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4篇
  免费   2387篇
  国内免费   3017篇
测绘学   2603篇
大气科学   9000篇
地球物理   940篇
地质学   2208篇
海洋学   681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681篇
自然地理   1043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480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712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526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765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758篇
  2006年   613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577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357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331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本文选1972、1979和1980年3年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夏季(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进行了谱分析,发现上述3地区的夏季降水都存在明显的准双周和单周周期振荡,分析了降水的周期振荡与夏季风之间的可能关系,并指出准双周现象的降水周期在我国传播的天气过程可能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上的准双周变化。  相似文献   
992.
杨广基 《大气科学》1989,13(4):423-428
本文应用了10年平均的旬、候和日平均降水资料,研究了中国东部4—9月降水分布特点。结果指出,华南、华中4—9月候降水量高值中心区存在准一个月的振荡现象,东北、华北4—9月的日平均降水量低值中心区具有准一周的振荡现象。而在长江流域,4—9月的旬降水量高值中心区以不连续跳跃方式在东西方向上传播,高值中心区“重现”的准周期约为一个月左右。 同时,本文也应用了1957—1985年月平均降水资料,计算了中国东部和印度中部、北美西部同期降水相关系数。结果指出,华南、华中5—7月降水相关场的分布作反时针旋转。在6月梅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降水正相关区,而华南是负相关区。在6—8月,中国东部和北美西部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3.
994.
略谈降水前后的轻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明华 《广西气象》1989,10(3):64-65
  相似文献   
995.
史凤苓 《气象》1989,15(4):58-61,56
本月上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很弱,全国气温显著偏高,中、下旬分别有强和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南方气温偏低,但东北、华北因温度回升较快,气温仍然偏高。就月平均气温而言,我国西部和南部偏低,北部和东部偏高。月内降水明显偏多,持续已久的秋冬连旱得到解除或缓和;江南,华南多低温阴雨天气,对作物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本文将根据地震数据识别地层结构问题归结为分布参数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利用脉冲变分原理给出了一个新的算法,此算法与文献[4]中算法相比较,计算效率要高。  相似文献   
1000.
松辽分水岭东段白土山组成因与时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庆  杨景春 《地层学杂志》1995,19(4):287-290
综合考虑松辽分水岭东段地区白土山组的地层分布、沉积特征、地貌部位及第四纪以来松辽分水岭的演化过程、松辽水系的变迁,认为其为河流冲积物,形成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