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50篇 |
免费 | 2511篇 |
国内免费 | 11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60篇 |
大气科学 | 851篇 |
地球物理 | 1400篇 |
地质学 | 4996篇 |
海洋学 | 829篇 |
天文学 | 169篇 |
综合类 | 552篇 |
自然地理 | 10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8篇 |
2023年 | 339篇 |
2022年 | 423篇 |
2021年 | 420篇 |
2020年 | 412篇 |
2019年 | 348篇 |
2018年 | 255篇 |
2017年 | 284篇 |
2016年 | 325篇 |
2015年 | 350篇 |
2014年 | 550篇 |
2013年 | 411篇 |
2012年 | 477篇 |
2011年 | 479篇 |
2010年 | 403篇 |
2009年 | 398篇 |
2008年 | 383篇 |
2007年 | 349篇 |
2006年 | 348篇 |
2005年 | 326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228篇 |
2002年 | 220篇 |
2001年 | 207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186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217篇 |
1995年 | 166篇 |
1994年 | 136篇 |
1993年 | 134篇 |
1992年 | 147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层方面,将原上二叠统蒙拉组重新厘定为前奥陶系松多岩群;将旁多群解体;将原桑巴群细分为马里组和桑卡拉佣组;在嘉黎断裂带内发现了多尼组。岩石方面,确定了发育于嘉黎断裂带中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岩为嘉黎缝合带内的蛇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发现冈底斯岩浆弧带上存在晚三叠世花岗岩;沿色日绒—巴嘎一带发现了晚侏罗世二云母花岗岩;在扎雪地区发现了钾玄质的浅成侵入岩;证实了区内始新世火山岩的存在;将区内的变质期划分为加里东期和燕山期两期,并查明了其温压条件。构造方面,发现了扎雪 门巴韧性变形带和色日绒巴嘎脆韧性变形带;确定测区构造至少经历4次不同层次的构造变形。 相似文献
52.
浅谈西部测图工程野外测绘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在西部测图工程中,结合两年的野外测绘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西部测图工程野外测绘工作的有效管理模式,为西部测图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使西部测图工程野外测绘工作的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 相似文献
53.
秦岭造山带中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初探——兼论秦岭超大型金属矿集区的研究与勘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秦岭造山带中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为例, 讨论了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 在这些盆地中已发现了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 也是秦岭超大型矿集区的研究原理、研究及研究内容等基本准则。提出盆地充填史、盆地内同生构造作用等研究沉积盆地形成与发展。认为秦岭热水沉积成矿盆地具有分级特征, 热水沉积岩相是主要的物质组成。总结了秦岭中(火山)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深水缺氧环境中热水沉积成矿盆地、叠合盆地、复合盆地、拉分盆地、裂陷盆地等六种构造-沉积岩相时间-空间组合模式, 它们是超大型金属矿床产出部位。 相似文献
54.
一种遥感影像机场ROI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卫星遥感影像中机场兴趣区(ROI)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由上而下的知识驱动策略,以机场知识库为基础,根据遥感影像中机场ROI检测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影像处理的成熟算法提取影像中的感兴趣特征;并将其与机场知识模型进行多层次的推理和判断,最终确定机场ROI影像位置并输出结果.实验表明,基于知识的机场ROI检测方法在提高检测速度,增强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能够有效地降低大幅面遥感影像的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55.
粤港澳大湾区知识网络空间结构演化特征与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18年国内外期刊数据库合作论文数据为基础,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结构指数法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知识空间网络结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知识网络格局由广州的“一家独大”逐渐演变为广州、深圳、香港“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香港虽然处于知识网络的核心位置,但受行政壁垒的影响,主要与广州、深圳高等级的城市建立紧密的知识合作联系。2)粤港澳大湾区知识联系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西部地区知识联系远低于东部地区,虽然研究期内湾区的知识网络的极化特征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不均衡性仍然显著。3)湾区知识活动主体的自身需求是促进城市间知识合作的内在驱动力,知识环境和知识联系通道是区域知识合作网络外在推动力,在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的共同影响下,知识合作产出得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知识网络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56.
1 8级左右地震趋势评估依据及其初步结果
1.1 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介绍进行趋势预测的几个依据
1.1.1 汶川地震的地点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57.
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流域降水变化对青藏高原的水系统、生态系统和山地灾害系统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流域水文分析,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三大水资源区细分为9个分区。基于雅鲁藏布江流域1979—2018年降水数据,综合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及9个分区的年、干湿季、月降水量以及日、小时尺度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降水和典型大尺度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 1979—2018年间,在流域尺度上,各时间尺度降水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年降水量上升趋势最大,为2.5 mm·a-1;年、干湿季降水量以及典型小时尺度极端降水(Rx3hour、Rx12hour)均在95%信度水平下显著上升。在水资源分区尺度上,各分区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变化趋势呈现更明显的非一致性,所有分区除小时尺度极端降水均呈上升趋势外,其余时间尺度降水的趋势变化方向各异。② 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且降水空间分异性会随着降水指标时间尺度的缩短而增强。各时间尺度降水整体上均呈现出自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的趋势,流域东南部(分区Ⅲ-2)始终是高值中心,流域中西部(分区Ⅰ-2、Ⅱ-1)存在区域性高值中心。③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和北半球极涡对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当地降水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可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水循环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山洪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8.
利用树轮宽度重建黄河源区1618—2009年5—6月最高气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集自青海省雪山乡的祁连圆柏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将标准年表与黄河源区内4个气象站各气象要素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源区5—6月最高气温与标准年表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为-0.65。根据相关分析结果,重建了黄河源区1618—2009年5—6月最高气温距平序列,重建方程经过逐一剔除检验,方差解释量达42.2%,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重建序列在近400年间先后经历了8个较暖时间段和8个较冷时间段,暖期时段有1644—1656、1727—1746、1786—1797、1817—1835、1860—1885、1916—1934、1952—1968和1992—2005年,冷期的时段分别为1632—1643、1657—1696、1747—1764、1798—1816、1836—1859、1898—1915、1935—1951和1969—1991年。对比本次重建序列与杂多、青藏高原东部以及长江源的气温重建序列,发现以上序列在公共时段变化趋势一致,另外,一些文献和历史记载也证实了此次重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煤矿区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水保措施效益评价,对于水土保持措施的管理、规划和实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DPSIR体系框架和煤矿区水土保持治理现状,分别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选取了20项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并依据水保措施综合效益基本内涵,构建了包含15项具有代表性指标的体系框架,在详细分析层次分析法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指标权重,提出了系统且全面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0.
以《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年鉴》为基础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核密度估计法、L函数和最近邻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2006~2015年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园区产业集聚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集聚特征显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多中心趋势明显,集聚规模迅速增大,集聚强度呈“先升后降,但总体增大”趋势;主要集聚于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等地区,尤以前两者最显著,且三大集聚区的集聚强度与集聚规模差异明显,其中长三角留创园的集聚规模最大,京津冀集聚强度最高,而珠三角则比较复杂,其在很小空间尺度范围内服从集聚分布,而在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内则服从随机分布;基于不同主导产业的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依然集中于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等地区,其主导产业分布格局则差异显著,规律性不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