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211.
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咨询综合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多次视察上海并决定浦东开发开放以来,这一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该地区虽仅占有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但1996年所创产值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1%,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187%。同时,该地区也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最频繁的地区和海内外投资的新的热点。但是,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与布局、农业持续发展、长江口整治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存在不少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受国家计委委托,中国科学院学部从1996年开始组织江、浙、沪地区的有关院士和专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咨询综合报告》及4个专题报告。本刊摘要转发该综合报告,供国内地学界科技人员从事有关研究时参考。《报告》认为,长江三角洲应在我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并带动长江沿江经济带和长江流域的发展。在现有经济支柱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长江三角洲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主导地位,建设成为三大基地,发挥四大功能,提供五方面服务,即:成为我国进入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212.
张建英 《浙江测绘》2000,(4):43-44,47
1引言嘉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嘉湖冲积平原的中心,水网密布,地势低平,平均高程仅在2~3m(黄海高程)之间。且为浙江省地面严重沉降城市之一,曾引起国务院的重视(96年国务院参事王秉忱到嘉兴、宁波调研)。  相似文献   
213.
长江三角洲地下水开采的负环境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江三角洲位于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区。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地下水的需求,使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普遍出现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从而引起各种环境负效应,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和水质污染等,严重影响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因地下水强烈开采而出现的一列列环境地质灾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14.
根据1842—2004年海图资料分析发现,南汇边滩存在近百年尺度的强烈冲刷—淤积旋回。长江主泓走南港或北港是造成冲刷期"北滩、东滩淤积,南滩、过渡带冲刷"或淤积期冲淤态势反相的主要原因;冲刷期内风暴强度和频数明显多于淤积期,造成冲刷期滩面叠置记忆的是暴风浪成因的"高滩冲刷、低滩淤积"的冲淤态势,而淤积期保存的是弱风浪成因的"高滩淤积、低滩冲刷"叠置增强的剖面特征。尽管三角洲整体冲淤态势的转变主要受流域来沙量的控制,但不同岸段受河口河势分水分沙作用、潮流和波浪等共同作用,明显存在此冲彼淤、冲淤动态调整等特征。已有的入海泥沙含量阈值研究以点代面或以局部代整体,这是造成阈值估算偏高的主要原因。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后平均年输沙量154 Mt/a已低于低阈值184 Mt/a,但三角洲尚未如预测那样发生由净淤积向净侵蚀的转变。已有的河口水文观察资料显示,水体含沙量也未发生明显下降,这可能是潮控型三角洲潮流对泥沙在河口的再分配起主导作用,并可能由此延长三角洲冲淤转变对入海泥沙量减少的滞后。今后需进一步加强潮控型河口复杂过程的综合研究,提高对泥沙含量阈值估算和应对可能面临的海岸侵蚀及其相关的环境地质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15.
对上海地区晚第四纪钻孔地层中的孢粉以及较高分辨率测年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孢粉组合恢复了6个植被演替以及古气候期,和该区的海水进退吻合很好.研究发现,120~96 ka B.P.间处于里斯冰期末期,沉积物粗,孢粉稀少;96~84 kaB.P.间处于里斯一玉木问冰期,孢粉以落叶栎一松一枫香一常绿栎一栲为主,气候温暖略湿,海平面上升;84~64 kaB.P.间处于早玉木冰期,气候寒冷,孢粉稀少,海水退出本区;64~20]kaB.P.间处于玉木问冰期,孢粉组合以落叶栎-栗-麻栎-常绿栎-栲-蒿-水龙骨为主,常绿树种大量出现,气候温暖湿润,海平面回升,其中37~34 kaB.P.间气候稍微变凉;22~10 kaB.P.间为末次冰盛期,孢粉含量以及种类稀少,主要以针叶树种和耐干草本植物为主,反映气候冷凉干燥,海水全面退出本区;10 kaB.P.以来,气候开始转暖,尤其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后,孢粉以落叶栎-松-常绿栎-禾本科为主.  相似文献   
216.
长江三角洲夏季气候舒适度模糊评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集合论为基础,采用数学模糊评判方法,选取长江三角洲3个站点1981~2000年夏季(7、8、9月)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作为评价气候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并将舒适程度分为很舒适、舒适、较舒适和不舒适4个等级,对长江三角洲夏季气候舒适度进行模糊评判,并结合天空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舒适度分布,时间上9月份很舒适,很舒适程度比例均在70%以上;7、8月较舒适,较舒适水平也在60%以上;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相似性,仅有微小的差别,具体表现为南京略好一点,上海和杭州相当。  相似文献   
217.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海岸侵蚀日趋明显,一些海岸带资源或油田设施遭到破坏。针对我国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侵蚀现状,分析了我国海岸线侵蚀的主要因素:河流泥沙减少;海平面的上升或海洋动力因素增强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并对目前我国所采用的海岸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海岸防护工程类型较多,应根据海岸侵蚀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措施或多种形式组合,因势利导,使工程达到最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218.
长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记录与古环境响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择长江三角洲南东部贯穿第四系沉积的钻孔SG7,进行沉积物测年、沉积特征、粒度、磁化率、孢粉和主量元素的系统研究,以揭示长江三角洲在第四系地层的源区变化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第四系的物源区在1.2MaB.P.前后存在显著差异,2.6~1.2MaB.P.主要为现代长江口南西部的小流域,母岩以上侏罗统凝灰岩为主...  相似文献   
219.
长江三角洲亚三角洲地层结构对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对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钻孔和海门市钻孔、上海长兴岛钻孔地层岩心沉积特征的研究,讨论 了冰后期以来长江三角洲河口地区的层序地层。研究表明,沿古河谷纵剖面各河段地层中沉积相组合关系有明 显区别。在古河谷下端地区,下切河谷充填层序自下而上由河流相、河口湾相、浅海相和三角洲相组成,沉积 相组合最完整。在古河谷上端地区,由于河口湾在海侵发生时存在着涌潮作用,因此,河漫滩泥质沉积层顶部 的冲刷面被确定为最大海泛面,其上覆稳定的河口砂体;浅海相和河口湾相沉积在该区域变薄直至尖灭;层序 顶部由中潮坪突变为高潮坪,最终形成泛滥平原。这意味着,原先确定的自西向东的长江三角洲的几个亚三角 洲或河口砂体沉积,并非都具有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层序。文中报道的3个钻孔,揭露了冰后期长江三角洲完整 的下切河谷充填层序。河口湾顶不具备三角洲层序的地区应称为滨海平原。  相似文献   
220.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地质构造背景、泥沙来源、动力条件和海底坡度四个方面阐述了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条件:长江三角洲主体位于构造下沉区;塑造长江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来自长江,少量来自废黄河三角洲和钱塘江;长江口门地区的波浪、潮流及沿岸流的作用比较适中、海底坡度平缓,有利于三角洲的保存。文章进而对不同历史时期三角洲岸线的变迁做了描述。最后,文章对本世纪三峡工程等流域人类活动将导致的河流来沙锐减对三角洲演变的影响做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