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81篇 |
免费 | 627篇 |
国内免费 | 17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3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103篇 |
地质学 | 5847篇 |
海洋学 | 281篇 |
综合类 | 310篇 |
自然地理 | 1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141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11篇 |
2014年 | 348篇 |
2013年 | 266篇 |
2012年 | 335篇 |
2011年 | 359篇 |
2010年 | 289篇 |
2009年 | 206篇 |
2008年 | 198篇 |
2007年 | 168篇 |
2006年 | 184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68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96篇 |
1998年 | 235篇 |
1997年 | 249篇 |
1996年 | 285篇 |
1995年 | 270篇 |
1994年 | 199篇 |
1993年 | 212篇 |
1992年 | 152篇 |
1991年 | 99篇 |
1990年 | 96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73年 | 3篇 |
1950年 | 3篇 |
1946年 | 3篇 |
1943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红透山矿床变质岩系褶皱构造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透山式铜-锌矿床形成于太古代克拉通裂谷槽盆中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因此,矿床的空间展布严格受特定的含矿岩系所控制。槽盆构造中的岩层褶皱构造最发育,矿床赋存在具多期褶皱构造叠加的大型同倾向形褶皱内,褶皱的层间虚脱是控矿有利构造空间,可以借此预测矿体侧伏方向及赋存部位。 相似文献
32.
33.
班怒带西段尕尔穷铜金矿两套侵入岩源区及其地质意义——来自Hf同位素特征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尕尔穷铜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南缘的措勤—申扎火山岩浆弧内,为与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破碎带型铜金(铁)矿床。在已有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同时对最新勘查成果显示具有一定成矿潜力的花岗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确定了两套侵入岩的形成顺序;结合前人总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利用Hf同位素对其岩浆源区进行示踪。结果显示:花岗斑岩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3.2±0.7)Ma,较石英闪长岩晚4 Ma左右,其初始176Hf/177Hf值为0.282 235~0.283 073,εHf(t)值为-17.2~12.5;石英闪长岩锆石初始176Hf/177Hf值为0.282 800~0.283 015,εHf(t)值为3.5~10.5。结合二者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可能是同一岩浆系统不同分异阶段的产物,前者主要起源于具有幔源印记的初生地壳,而花岗斑岩具有和石英闪长岩相似的岩浆源区,但明显混入上地壳基底物质;暗示晚白垩世班怒带西段南缘内随着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间的弧-陆碰撞,先成的具有幔源印记的初生地壳重熔形成岩浆,随着碰撞的继续和岩浆的上涌分异,部分上地壳受挤压或热效应进一步重熔并参与岩浆系统中,由早至晚形成了由幔源特征向幔-壳混合源特征源区逐渐转变的花岗岩演化系列。尕尔穷铜金矿是起源于具有幔源印记的初生地壳的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表现。 相似文献
34.
我国是一个铜矿资源较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广大地质职工爬山涉水的辛勤劳动,探明铜矿产地800多处,在此墓础上已经建成江西、铜陵、大冶、中条、白银、东川—易门等六大铜工业基地,在前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基本上满足国家建设对铜的需求.铜是消费量仅次于铝的有色金属材料.根据世界上一些工业国的统计,铜的消费量相当于钢的消费量的1%~1.2%.1991年我国钢产量已达到6900万吨,到本世纪末预期钢产量在8 000~9 000万吨.按此比例计算,我国铜的消费量要在11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35.
辽东—吉南地区硼矿床产于早元古代辽东裂谷中,有硼镁石、含磁铁矿-硼镁石和磁铁矿-硼镁石3种矿床类型,分别赋存于下元古界宽甸群砖庙组下段、老营沟组中段和高小岭组下段,形成3个含硼原始沉积旋回,具严格的层控特点。裂谷阶段沉积的矿源层硼组分,溶于吕粱运动的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的变质热液中,并在该时期的东西向褶皱层间剪切作用控制下,顺层侵位于褶皱翼部低压空间和轴部虚脱部位。成矿后构造对矿床具一定的改造作用,从而形成多成因多期次的沉积变质再造硼矿床。 相似文献
36.
西藏革吉县尕尔穷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的尕尔穷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首个达到详查程度的大型铜金矿床。矿区发育三条断裂,其中F1和F2断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F3断层为南北向展布。F1断裂产状复杂、延伸大于3000m,破碎带内发育的铜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目前,矿床主要由斑岩型钼(铜、金)矿体、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金矿体、F1断裂破碎带内似IOCG型铁铜金矿体组成。不同矿体特征差别显著,斑岩型矿体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中,金属矿物以网脉状辉钼矿主,次为黄铜矿、磁铁矿、黄铁矿;矿物组合有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矽卡岩型矿体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呈层状、似层状,金属矿物主要为细脉-网脉状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自然铜、自然金、自然银,矿物组合为黄铜矿-磁铁矿-自然金、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自然金-银、黄铜矿-赤铁矿-自然金、辉钼矿、黄铜矿-自然金。破碎带内似IOCG型铁铜金矿体产于F1断裂破碎带,呈似层状,金属矿物以细脉-网脉状矿石和角砾状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自然金为主;矿物组合为黄铜矿-自然金、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金-银矿、赤铁矿-磁铁矿-自然金、黄铜矿-自然金。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综合前人研究资料,本文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认为尕尔穷铜金矿床是晚白垩世班怒洋关闭后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间弧-陆碰撞阶段形成的,具有与钾玄岩-高钾钙碱性闪长类岩体、陆-陆同碰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重熔型花岗斑岩有成因密切联系的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特征,即主矿体赋存于斑岩、矽卡岩、构造破碎带中形成的"斑岩-矽卡岩-似IOCG"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37.
王水介质中银、铜、铅及高含量锌连续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王水介质中,通过选择锌的次灵敏线以及控制氯离子含量的一致,做到同一介质中银、铜、铅及高含量锌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38.
40.
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控矿因素及外围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德保铜锡矿床的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地质物化探成果,提出2个成矿预测区,即钦甲矿区边部预测区和同德预测区,为继续开展找矿勘查工作、扩大危机矿山的资源量提供靶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