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1958-2000年间登陆中越边境的16个台风的季节强度,移速、影响的地域、天气形势作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该类南海台风产生暴雨有时间性和地地域性,暴雨基本上出现在6-9月份,出现暴雨的台风概率8月最大9月次之6、7月较小;钦州、灵山、浦北三站中出现暴雨的均在钦州市沿海一带,灵山、浦北在该类台风过程中无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32.
海湾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和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了探究钦州湾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污染程度和可能来源,本研究分析了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和As的含量及空间分布,采用地质累计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PERI)定量分析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并利用自组织映射(SOM)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模型评估了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中Zn的平均含量最高,Hg平均含量最低;除个别站位的Pb含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二类标准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Igeo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主要的污染元素为Pb、Hg和Cu;PERI结果表明Hg是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SOM和PMF模型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主要受自然来源、农业活动、工业生产活动的共同影响,各来源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9.65%、29.15%和31.20%。  相似文献   
33.
根据2015—2016年连续两年对钦州湾进行的拖网调查资料,对钦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游泳动物调查渔获物种类均为55种;两年共同渔获物优势种(IRI≥200)有5种,分别是钝齿蟳(Charybdis hellerii)、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亨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ungerfordi)和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优势种类个体呈现小型化和低龄化趋势,渔获物种类和现存资源较历史数据有衰减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变化不显著,但站位间差异明显;2016年较2015年调查游泳生物的生物量和资源密度有所回升,但多样性水平均低于北部湾及南海北部大陆架浅海海域的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34.
根据2013—2014年在钦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获取的夏、秋、冬、春4个季节的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影响重金属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Cu、Pb、Zn、Cd、Cr、Hg、As含量范围分别为0.214~1.510、nd~0.979、0.132~4.160、0.005~0.106、0.014~2.580、0.012~0.049、1.2~2.2 μg/dm3,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夏、秋季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依次是As>Cu>Zn>Cr>Pb>Cd>Hg,冬、春季则是As>Zn>Cu>Pb>Cr>Cd>Hg;入海径流量受控于降水,使得雨季时Cu、Zn、Cd、Hg、As的含量通常高于干季;东北季风期间大气沉降可能是Pb含量由夏季到春季逐步增高的主要原因;除夏季Pb、Cd和冬季Pb、Cd、Zn外,其它重金属之间具有显著的同源性。陆源输入是钦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咸淡水混合过程(酸碱度变化及物理混合)是影响重金属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潮流作用也是影响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研究认为,那必锰矿为次生淋滤及堆积型矿床,其产出特点为:矿体主要产于紫色含锰硅质岩段(D3l^3)中,并受破碎带及层间裂隙控制,似层状产出,沿倾斜方向,延伸一般不会超过35m.其富集规律为:铁、锰矿沉积关系密切,菱锰矿与褐铁矿共生,但在表生淋滤环境下两者往往分离,锰质淋移至深部,而铁质则富集于上部.因此,含锰褐铁矿矿体常产于锰矿体的上部,可成为锰矿找矿的一种地表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36.
介绍DZN3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钦州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维护及维修方法,供气象业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7.
八月,美丽迷人的广西钦州湾,云白天蓝,风清浪碧。可我们却无遐欣赏大自然怡人的风景,而是用心去倾听,倾听一个响亮的名字,以及记录她一个个感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38.
近日,钦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临时用地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临时用地管理工作,做到依法管理,补偿到位;达到合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规范临时用地使用行为,保护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临时用  相似文献   
39.
40.
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地区的那丽岩体是华南地区(除海南岛外)报道的、具精确同位素年龄的海西期花岗岩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262Ma。二叠纪时期,羌塘-中缅Sibumasu地块与印支地块碰撞拼合,导致华南陆块俯冲于印支陆块之下,那丽花岗岩可能形成于这种俯冲作用的较晚阶段——弧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