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742篇
大气科学   188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388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地理   2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731.
陈同庆  金昌宁 《中国沙漠》2008,28(5):855-859
在中国沙漠地区选取典型路段,对风积沙路基进行强度测定。通过现场承载板试验,并分析已有的各种资料,发现野外实测的风积沙路基回弹模量普遍较高,明显高于现行有关规范推荐的砂性土或土质砂的路基回弹模量建议值,高出部分多在30%以上,已经明显地对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为能充分利用风积沙的强度特性,降低沙漠公路造价,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中国各主要沙漠地区及不同等级公路的风积沙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相似文献   
732.
公路路面质量的好坏对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路面状况的监测对于公路交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采集手段,具有图像覆盖范围大、时效性强、信息客观现实、可重复使用、便于计算机分析等优势,为解决大范围的路面监测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综述了现有基于遥感技术的道路路面状况监测方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遥感技术在路面状况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部分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公路养护作业中广泛使用,例如路面监测管理系统、探地雷达等;但是仍有部分技术还存在着鲁棒性差、精度较低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如路面光谱分析、基于机载和星载的路面状况遥感监测应用的适用性等。本文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模型的沥青路面老化状况监测与评估方法的研究实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区分沥青公路路面混合像元中不同老化状况的沥青路面,为大范围路面老化状况监测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33.
湖泊碎屑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可以提供与区域气候变化相关的湖泊水文变化信息。然而, 由于湖泊沉积物多峰分布固有的复杂性, 其粒度组分成因的解释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内蒙古达里湖3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分进行了分离, 并探讨了各组分特性与特定沉积环境(包括每个采样点位的离岸距离和水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达里湖现代碎屑沉积物包含5个截然不同的单峰粒度分布, 分别代表5个不同的粒度组分。虽然其相对百分含量随湖泊水动力条件而变化, 但每个组分均保留着各自的众数粒径、搬运方式、沉积环境等特性。这些组分自细而粗可分为: 长期悬移粘土组分、离岸带悬移细粉砂组分、离岸带悬移中粗粉砂组分、近岸带悬移细砂组分、近岸带跃移中砂组分。近岸带环境两个组分的百分含量与现今湖泊水深呈负相关, 揭示出沉积岩芯近岸带组分与地质历史时期湖面状况相关联的数值模型。该模型在达里湖沉积岩芯中的应用显示, 近岸带组分百分含量增加与同岩芯孢粉序列重建的区域降水减少相对应。两种独立的代用指标在时间上的一致性, 不仅展示了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分离多峰沉积物的有效性, 而且揭示出利用粒度组分-湖面状况模型重建湖泊古水文的潜力。  相似文献   
734.
《地理信息世界》2007,5(6):75-75
堵车几乎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烦心事,如果在出门之前,能事先知道实时的道路情况,并提前规划出畅通路段行驶,将会为出行提供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735.
利用PCAS裂隙图像处理软件对干湿循环条件下不同压实度膨胀土的表面裂隙发育变化进行动态、定量的测量,并对不同裂隙发育程度的膨胀土进行了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压实度越大,裂隙开裂程度越小;黏聚力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递减趋势,而内摩擦角则受干湿循环的影响小。循环次数相同时,压实度越大,黏聚力越大;黏聚力分别随裂隙条数、裂隙总长度、裂隙平均宽度变化的曲线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说明黏聚力与这三个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裂隙率和分形维数与黏聚力具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36.
邓起东先生1938年生于湖南省双峰县.1956年, 怀着对大自然的迷恋和为祖国寻找宝藏的少年壮志, 报考了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1961年大学毕业后, 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在张文佑院士领导的研究室工作, 开始了在地球科学事业上不断探索的征程.20世纪60年代初期, 他开始进行褶皱和断裂形成机制研究, 并开始发表关于剪切破裂带形成机制的论文.  相似文献   
737.
青藏高原热状况对夏季西南地区气候影响的分析及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华明 《高原气象》2003,22(Z1):152-156
应用诊断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热状况的特征及其对西南地区环流和降水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热源有不同的表征方法,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冬季青藏高原测站温度与西南地区降水有着同期和滞后的相关关系,它的强弱对川渝等地降水有指示意义.高原测站温度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造成四川盆地平均气温从20世纪中叶以来呈下降趋势的原因之一.同时,青藏高原热源强迫是大气环流系统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原因,这种热源强迫有利于对流层低层气旋环流或低涡的生成、发展,也有利于季风环流增强,是造成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以及高原东侧大范围降水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8.
泉州市水资源供需状况诊断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彬 《福建地理》2005,20(3):14-18
本文从泉州市自然本底状况和经济发展态势入手,对其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诊断,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角度对水资源紧缺产生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当前和未来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出了4个方面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39.
定陶县辖11个乡镇,365个行政村,总人口60.2万,土地总面积8.46万hm^2,其中农用地6.952万hm^2(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农村道路、畜禽养殖、农田水利、打谷场等),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2.2%;建设用地1.308万hm^2(包括农村居民占用地、企业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5.4%;各类未利用地245.47hm^2(包括零星荒地、盐碱地等)。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定陶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部门、乡镇及城乡居民转变用地观念,从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人手,在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上作文章,为招商引资、缓解项目用地压力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40.
张苏平  任兆鹏 《气象学报》2010,68(4):439-449
利用海上浮标站、高分辨率数字式探空仪等多种观测手段和中尺度模式WRF,对2008年5月2—3日黄海发生的一次海雾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观测表明,出现海雾时,气温明显下降,气海温差(海表面以上2 m气温减海表面以下1m水温)减小,不足0.5℃,浓雾时,甚至出现海温(SST)高于气温的现象。较强的湍流活动出现在大气边界层低层150 m以下。反映了低层大气稳定性减弱,可能有利于海雾的维持。海雾消散阶段,海气温差明显加大,湍流强度减弱,湍流发展高度升高。海雾过程中,可能存在动量下传的局地海-气相互作用机制,SST的升高可使雾中能见度好转。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观测基本一致,雾区内的气海温差明显小于雾区外,敏感性试验进一步表明:100 m以下气层稳定性和湍流发展条件对SST的变化敏感。SST的变化对稳定度的影响和对雾区范围的影响与近海面的水汽含量有关:在湿度较小(q0.5 g/kg)的薄海雾区,SST增加1℃,稳定度明显减弱(θ_v/z≤0.01 K/m),海雾面积缩小;SST下降1℃,稳定度增加(θ_v/z≥0.07 K/m),薄海雾面积增大。在湿度较大(q0.6 g/kg)的浓海雾区,SST的变化对静力稳定度的影响不大,海雾仍然维持。因此,当海气温差减小,甚至出现SST高于气温时,如果仍然有海雾,则一般是水汽含量比较大的浓海雾。该结果有助于对海雾形成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