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7篇 |
免费 | 489篇 |
国内免费 | 9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1篇 |
大气科学 | 56篇 |
地球物理 | 144篇 |
地质学 | 3355篇 |
海洋学 | 201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187篇 |
自然地理 | 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109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44篇 |
2014年 | 184篇 |
2013年 | 119篇 |
2012年 | 168篇 |
2011年 | 166篇 |
2010年 | 148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57篇 |
2007年 | 141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179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27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123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95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62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5年 | 2篇 |
1943年 | 2篇 |
193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东非鲁伍马盆地深水区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及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深水区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开展构造-沉积演化研究,鲁伍马盆地二叠纪—早侏罗世为冈瓦纳陆内—陆间裂谷活动期,发育河流—湖泊沉积;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为马达加斯加漂移期,位于剪切型大陆边缘,发育海陆过渡相沉积;晚白垩世—渐新世为被动大陆边缘期,深水沉积广泛发育,重力流沉积延伸至戴维隆起带;中新世—第四纪为东非裂谷海域分支活动期,陆坡和凯瑞巴斯地堑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盆地垂向上形成"断—坳—断"结构,二叠纪—早侏罗世及中新世—现今发育两期明显的裂谷活动。马达加斯加漂移期的海相泥岩为深水区的主力烃源岩,古近纪的陆坡深水浊积砂体为主要储层。东非裂谷海域分支的断层活动沟通了下伏烃源岩,晚期断层不发育的西部陆坡成为主要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滇、川、黔成矿区的铅锌矿源层(岩)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矿源层(岩)及其成矿作用,具多矿源层(岩)、多容矿层和多遮挡层共存的特点。矿源层(岩)改造成矿分海西晚期改造生成贫铅锌矿床和燕山期改造生成铅锌富矿床两个旋回,改造成矿的3个主因是:多条继承、发展了基底构造的深一道断层系统,峨眉山玄武岩浆上涌产生的高热能、喷气、矿质和广泛、多中心循环的热卤水,铅锌矿床为沉积─改造─后成成矿。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找矿方式”是指技术上采用什么观点和方法手段进行找矿活动,大体上可分为“经验式”、“成因式”、“技术式”和“信息式”。经验式主要依靠直接或间接标志找矿,不太深究标志的成因;成因式则试图通过对找矿标志的成因解释以使其具有普遍意义,进而指导找矿;技术式侧重于研制某种适当的技术方法,用以寻找矿床;信息式不拘泥于上述任何一种找矿方式,而是强调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各类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上述各种方式均在找矿实践中发挥着作用,但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难题。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对下述三个方面必须有清醒认识,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其一,矿床成因研究探索性极强,勘查者要对研究成果客观评价并恰当应用。其二,地质找矿实践性极强,不能把一些必要的基础地质工作和经验性认识混同于矿床成因研究和成矿理论。其三,地质找矿工作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选择的技术方式应该视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变化。这凸现出能对各种观测资料、成因观点和技术手段作出综合评价的集成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8.
129.
歧深地区双超压系统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钻井实测储层压力(DST)、计算泥岩压力及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歧深地区超压体系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成藏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歧深地区具有"三层压力结构,两个超压系统"特征。压力结构在纵向上可以划分为常压系统、上部弱超压系统和下部超压系统。超压从东营组开始出现,歧口凹陷中心超压最强,北大港东翼、歧口凹陷及板桥凹陷超压次之。双超压结构对歧深地区油气聚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而形成了"上油下气"分布格局,由此建立了"双压控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