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37篇 |
免费 | 1291篇 |
国内免费 | 13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91篇 |
大气科学 | 1500篇 |
地球物理 | 1730篇 |
地质学 | 2710篇 |
海洋学 | 576篇 |
天文学 | 64篇 |
综合类 | 390篇 |
自然地理 | 6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236篇 |
2022年 | 287篇 |
2021年 | 266篇 |
2020年 | 223篇 |
2019年 | 285篇 |
2018年 | 237篇 |
2017年 | 242篇 |
2016年 | 221篇 |
2015年 | 250篇 |
2014年 | 376篇 |
2013年 | 335篇 |
2012年 | 341篇 |
2011年 | 345篇 |
2010年 | 357篇 |
2009年 | 375篇 |
2008年 | 352篇 |
2007年 | 357篇 |
2006年 | 302篇 |
2005年 | 278篇 |
2004年 | 277篇 |
2003年 | 243篇 |
2002年 | 257篇 |
2001年 | 248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161篇 |
1998年 | 165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25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9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10篇 |
1974年 | 8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研究和建立了多跑道障碍物限制面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基于G IS,开发了机场三维净空管理系统。该系统可按照相应标准自动生成单跑道特别是多跑道障碍物限制面、辅助进行净空管理,可极大地减少机场选址与规划中的超障物评定的工作量,显著提高净空管理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应用于隧道的稳定性评价。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得的安全系数与潜在滑动面,不仅可以评价隧道的稳定性和设计的合理性,还可以对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提出改进建议。计算表明,泊松比? 的取值对塑性区范围影响很大,但对安全系数基本上没有影响;围岩等级越高,达到破坏状态时围岩的塑性区范围越大,破坏区却越小,安全系数越高;上覆岩体增厚,同类围岩塑性区范围和最大塑性应变值都增大,而安全系数减小。破坏时围岩等级高的隧道塑性区大,围岩等级低的反而小,因此,单纯根据塑性区范围大小来评判隧道的安全性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1948-2001年南、北半球及欧亚大陆、非洲大陆、澳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中国 7个大尺度区域 6~8月降水的长期趋势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北半球 6~8月的降水都为负趋势,但南半球降水的负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在54年的时间段内,南半球 6~8月降水的递减速度为 0.12 mm/a,仅为北半球同期降水减幅(0.24 mm/a)的一半。南、北半球 6~8月降水量年代际尺度的振荡都非常明显,但是,南、北半球年代际变化的特征明显不同。目前北半球仍是在少雨时间段,而南半球处在降水量正常或多雨的时间段。分析还表明,非洲大陆 6~ 8月降水的年代际特征最明显,降水的负趋势也最为显著;欧亚大陆 6~8月降水也有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与明显的负趋势变化;澳洲大陆 6~8月降水的年际变化明显,年代际变化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北美大陆 6~8月降水的年际变化明显,但无明显的趋势变化。此外,分析了大尺度区域 6~ 8月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部分区域大尺度降水量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分析了中国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发现中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明显,但无明显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28.
承蒙崔振才、田文苓两同志对“径流趋势分析和概率预测”一文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29.
中国近海赤潮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描述我国沿海赤潮发生历史和现状,深入探讨了我国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应对赤潮灾害
的减灾对策。分析结果显示:(1)1933 年至2011 年间,我国海域共观测到赤潮事件1 047 起。2000 年以后我国进入赤潮
高发期,赤潮发现频率和影响范围明显增加。(2)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均有赤潮分布,时空分布差异显著。其中,河口、内
湾为赤潮多发区。东海年发现频率最高,高发期集中于每年4-9 月水温较高的季节,南海一年四季均有发现。(3)截至
2009 年,我国由优势种引发赤潮的次数为417 次,约占赤潮总数的45 %,有毒赤潮发现频率明显增加。(4)对营养盐输入
为赤潮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赤潮预警和强化污染控制是赤潮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