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9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885篇
地球物理   528篇
地质学   815篇
海洋学   29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64篇
自然地理   458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正加快建筑业向产业现代化转变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鼎盛发展的时期,2013年完成总产值高达15.9万亿元,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从总体上看,建筑业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挑战,建筑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2.
根据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资料,探讨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方法(GSTA模型)分析了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泥沙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伶仃洋表层沉积物共有6种类型,其中以黏土质粉砂分布最广泛。受径流、潮流、波浪和陆架水入侵等多种动力作用,伶仃洋表层沉积物颗粒在北面最粗,南面次之,中间最细,东面略粗,西面略细;分选由中部向东、西两岸逐渐变好,但总体分选差;不同级配的泥沙分布和沉积特征存在差异。伶仃洋泥沙运移规律较复杂,泥沙呈现出向西南输运的总趋势;内伶仃洋四周泥沙受各种力作用,呈现出顺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中心区域为最大浑浊带,泥沙以垂直落淤为主。淇澳岛以南至澳门半岛以东海域受粉砂和黏土向西扩散影响,泥沙向西运移。大屿海峡及外伶仃岛附近海域为高盐水入侵通道,泥沙向西北运移。  相似文献   
173.
日本的自然资源分类管理体制是基于其本国国情发展现状、按其资源获取渠道和管理本底逐步建立起来的,自2001年日本政府管理机构改革至今已有14年。本文详细梳理了日本涉及自然资源管理及运行职能的所有机构,并根据其机构性质、分类方式、运行模式及体系特征将日本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基本架构归纳为三级管理体系,运用文献采集法、动态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根据日本自然资源管理模式特点分析提取其政府管理机构改革四大趋势,并在详细分析比较中日两国基本国情、经济发展历史阶段及发展引擎、时代背景及主要矛盾、资源管理战略目标及管理模式异同点的基础上,对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4.
根据青海省玉树站近58 a (1951~2008年)的逐月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小波分析、M ann-Kendall法和S/R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站春、夏、秋、冬季及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8 a来玉树站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阶段,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春季气温上升最快的阶段出现在20世纪80到90年代,其它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出现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2)各季及年平均气温普遍具有准5 a的年际振荡;3)各季和年平均气温突变普遍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4)根据S/R分析得出,未来一段时期玉树站气温依旧保持增暖趋势,尤其在秋、冬季的增温显著。  相似文献   
175.
基于周期谱分析基础上的线性合成概率预测方法,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Ms≥7.0、Ms≥6.5强震进行了试验性研究,并利用其结果作为预测依据,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趋势做了初步估计.利用该方法,本文还对东昆仑断裂带1900年以来的Ms≥7.0强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6.
177.
利用不同资料研究我国大陆上空柱水汽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1—2001年探空资料以及ERA-40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别得到地面到300 hPa我国大陆上空大气柱水汽含量,对3种不同资料所得的柱水汽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线性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资料得到的柱水汽含量年平均和季节平均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3种资料年平均的线性变化趋势在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北部、华南沿海和新疆北部地区均呈增加趋势;在华北和华东的部分地区,ERA-40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为降低趋势,而探空资料得到的柱水汽含量变化相对较小,但未通过信度检验;探空资料得到的柱水汽含量的相对变化显示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地区、新疆地区的增加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8.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阜山金矿成矿作用的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其目的是试图在传统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研究来探讨阜山金矿最佳成矿构造物理化学条件,进而建立一个初步的成矿构造物理化学模式。该模式指出,阜山金矿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的分布在矿区内是不均匀的,构造作用是控制成矿流体分布与状态的重要因素。在构造力松弛部位和构造力集中部位各参量分布场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两者之问存在一个构造物理化学界面,矿化主要发生在该界面附近构造力松弛部位。  相似文献   
179.
川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确定,首先基于本世纪第五强震活跃幕川滇地区强震活动空间分布图象的结构性转移;二是该区“第一类地震空区”或“空段”的存在及强地震复发周期接近;三是大地形变复测证实监测区内“闭锁段”和“隆起区”的存在;四是在其空段和闭锁段或隆起区近年曾发生注目的中等地震活动;五是测震和其它微观前兆趋势性异常出现,说明所圈定监视区的中期强震危险性存在。本文通过构造活动速率、历史地震计算的复发概率值和测震学及微观前兆异常信度的分析和综合信度运算,探讨了并给出了川西地震重点监视区及附近地区的近期分段发震概率。  相似文献   
180.
从DSQ水管倾斜仪、SQ-70石英水平摆倾斜仪的原理出发,结合实际观测,对库尔勒地震台两套倾斜仪器所记录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地倾斜的趋势分析及合成矢量分析,表明两套仪器的观测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能够较好地反映监测区域大地倾斜的变化特征。两套倾斜仪潮汐分析结果与监测场的局部构造环境是一致的,但水管倾斜仪的观测精度明显高于水平摆倾斜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