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0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1388篇
测绘学   270篇
大气科学   740篇
地球物理   1433篇
地质学   4625篇
海洋学   467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305篇
自然地理   25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6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深部盐矿勘探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ZK001井钻遇地层为大段泥岩,部分地层为页岩、含盐泥岩、盐膏层。在泥页岩地层进行大口径全面钻进,钻速较快,固控设备能力有限,引起钻屑中粘土颗粒重复性膨胀、软化及裂解分散,最终可能造成粘土侵,对井内安全造成威胁。深部岩膏层易溶于水,从而导致盐层蠕变、井径扩大、井壁失稳等问题。以ZK001井为例,通过优化钻井液体系及现场施工工艺,解决了地层强造浆、盐层失稳等问题。通过岩石力学测试、阳离子交换容量测试、钻井液体系优选及性能测试,确定了上部地层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下部含盐层取芯钻进转换为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通过选用合适的钻井液密度、粘度、切力量、滤失量、含盐量等指标,可以有效控制上部泥岩井壁稳定、含盐层蠕变、井径扩大的问题。钻进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稳定且易于维护,从而保证了钻进工作安全、高效、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2.
对秦岭和华北地区地壳主要岩类138个样品进行高温高压实验,测量其纵波速度的结果表明,其中54个样品出现了纵波低速现象.对出现该现象的样品的实验产物所做的肉眼和镜下观察、电子探针分析以及综合对比显示,微裂隙不是产生低速现象的决定因素,而主要是含水矿物(角闪石、黑云母等)的脱水相交和由之引发的岩石部分熔融导致岩石出现纵波低速现象.通过实验条件与中、下地壳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类比揭示,秦岭和华北地区中、下地壳存在的低速(高导)层也可能是由含水矿物的脱水相变或岩石部分熔融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3.
地震属性分析中水平切片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地震数据体中含有的丰富地质信息,可以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层拉平水平切片地层学解释方法是先将地震剖面目的层段做层拉平处理,然后对切片顺地层层面追踪,勾绘出各种地层现象,并以地层学的观点加以解释。该方法在吉林探区扶新南部地区的应用中,对于识别河道的展布趋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发现了多期叠置的扇型沉积体。另外,还可指导反演数据体的解释,做到对岩性体从定性到定量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4.
郑世红 《云南地质》2012,(3):325-330
有证据表明,个旧矿区矿产除与花岗岩密切相关外,基性火山或喷流沉积作用也较明显,变基性火山岩型铜矿的发现及研究增添不少理由。该型Cu矿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个旧组下段卡房段,矿层多,具同生沉积构造,从而对个旧矿区成矿理论增添新看法。  相似文献   
135.
柯丹  刘洪军  侯惠群  吴国东  郝伟林  易超 《地质学报》2016,90(12):3545-3553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我国主要的砂岩型铀矿类型之一,属全盲矿,找矿难度大。地电化学方法作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分支之一,为隐伏铀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并在实际找矿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研究表明,在隐伏砂岩型铀矿上方,存在着地电化学提取U元素异常。总结和分析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在实际试验中发现的铀矿上方地电提取铀异常特征,在前人提出的元素由深部向地表迁移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砂岩型铀矿地电化学异常的形成机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上方地电提取U元素主要呈现为跳跃的锯齿状高值异常,可以作为深部铀矿找矿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136.
李振五 《地球物理学报》1984,27(02):153-166
本文主要根据1980年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时所获得的声纳浮标测量结果,探讨中国南海中部和北部各个地貌单元上的地壳结构、性质以及新生代的发展简史。  相似文献   
137.
侯杰  李亚新 《地球科学》2000,25(1):66-70
选取大庆市贴不贴泡区具有普遍意义的饱和-非饱和多层介质含水系统中石油类污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利用实验研究获得含水系统中连接上下含水层的弱透水层的渗透规律, 然后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起此类含水系统中石油类污染质运移数值模拟模型.应用所建模型对污染质的污染趋势进行了预测, 并提出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8.
乐平统底界定义和点位的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源 《地质论评》2002,48(3):234-241
有关乐平统底界定义和点位的争论涉及到有关建立界线层型的一些基本原则。本文作者确信,乐平统的底界不可能建立在小间断上或层序界面上;不能被证实的点断成种事件也不能用来建立界线层型;定义种在连续演化谱系中首现的点位是确定的不是任意的;必须考虑定义种的首现时期的居群特征,不能用定义种晚期的居群特征来确定GSSP的点位;定义种的定义不能任意改动,要保持分类的稳定。不能过高估计或只认为齿脊特征是区别晚二叠世舟刺分子的唯一标准。梅仕龙有关C. postbitteri和C. dukouensis两个种区别特征的争辩是无用的,因为本文作者所使用的区别这两个种的标准正是梅仕龙等(Mei et al, 1994)所提出的。现在没有必要为维护自己的界线定义或点位而修改有关种的定义。原来有关这两个种的定义和区别特征是科学的。本文作者鉴定的C. dukouensis (Wang, 2000a, p1. 2, figs. 1~8)是正确的,符合原来的定义。乐平统底界定义应当是严格的科学的。金玉玕等(Jin et al, 1994, 1998)从来没有提到更谈不上“反复讨论”了C. doukouensis的“首现”(梅仕龙,本期)。虽然提到(C. postbitteri的首现,但由于C. postbitteri的先驱种不清,这个定义是不科学的。乐平统底界的科学而严格的定义应是:在Clarkikina postbitteri—C. duk  相似文献   
139.
140.
本文论述了地质构造在建立模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上海市地下水系统准三维模型的优越性和所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反映上海地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对准三维模型有所改进的完整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