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15篇 |
免费 | 431篇 |
国内免费 | 3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05篇 |
大气科学 | 250篇 |
地球物理 | 527篇 |
地质学 | 893篇 |
海洋学 | 249篇 |
天文学 | 35篇 |
综合类 | 311篇 |
自然地理 | 1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26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79篇 |
2014年 | 218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44篇 |
2011年 | 222篇 |
2010年 | 257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236篇 |
2007年 | 182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145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30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不同坐标系综合变换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不同坐标系统的相似变换法一般不足以将两坐标系统间的差异纳入坐标转换模型,因而低精度的坐标框架到高精度的坐标转换往往不能保证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高精度。本文试图将相似变换与回归逼近相结合,以便顾及低精度大地网中的局部误差积累和变形,从而提高统一后的坐标框架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2.
坐标转换精度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工程测量中坐标转换精度与公共点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误差传播理论,建立了坐标转换精度与公共点信息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该数学模型可得:坐标转换精度是以一点为中心,呈同心圆向外衰减分布.文中给出了相应的圆心坐标及圆半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3.
春夏季转换期东亚地表热通量对温度月际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48—2003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期间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以及地面热通量对温度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地区4~7月地面气温月际变化存在明显的与纬度有关的南北向差异、与海陆分布有关的东西向差异以及大陆上中低纬地区以90°E为分界线的东西向差异,大陆上温度月际变化比海洋上显著。通过对月际变温指数的研究发现,中南半岛以及高原东侧在4~5月月际变温明显,印度半岛及高原西侧6~7月月际变温明显,表明月际最大变温有从90°E以东地区向90°E以西地区推进的过程。研究月际变温与地面热通量关系发现,高纬地区大陆上月际温度变化主要与太阳辐射以及潜热变化关系较大,而中低纬地区大陆上月际变温与感热、潜热以及辐射关系都比较密切,且90°E以东的中南半岛及邻近地区的4~5月的月际变温与地面热通量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90°E以西的印度半岛及邻近地区6~7月的月际变温与热通量相关关系最为明显,此时青藏高原西侧辐射以及感热加热作用显著。对于热通量与地面月际变温显著相关区域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地面热通量对于温度场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近地层,在高层,两者之间相关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994.
广西的钦州-防城-带,素以钦防海槽称之,系指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后,扬子与华夏陆块间的“残留海”。其两侧为古隆所夹持,西为大明山古隆起,东为云开大山古隆起,其间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由东向西依次为:博白坳陷,六万大山隆起,钦州坳陷和十万大山坳陷。现构造形迹的排列,反馈防海槽在早古生代至中生代间深海盆或浅海深水盆地在构造和沉积上有自东向西迁移的特点。晚古生代盆地迁移过程至少有八个沉积-构造转换面可记录盆地的构造演化:第1转换面为早奥陶世与晚寒武世间的沉积界面;第2转换面为早志留世与晚奥陶世间的沉积界面;第3转换面为早泥盆世早期与晚志留世间的海侵上超面;第4转换面为中泥盆世的海侵上超面;第5转换面为中二叠世与晚二叠世间的沉积界面;第6转换面为早三叠世的海侵面;第7转换面为中晚三叠世与早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第8转换面为早侏罗世与晚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前两个界面为盆山转换面,与华南加里东构造运动过程相耦合,为挤压的构造背景;第3界面为水下间断面,下泥盆统与上志留统为不连续沉积,在构造上应是挤压机制下的破裂不整合,也是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的响应;第4界为海西期的海侵上超面,与盆地走滑拉张同步;第5界面则反馈于印支期造山的初始阶段,第6界面为中生代盆地迁移转换面;第7界面为印支期造山过程的盆地转换面;第8界面为燕山期造山造盆转换面。其转换面性质的转化,代表钦防海槽可能是个复杂大陆边缘前陆盆地演化史。 相似文献
995.
构造应力场的变化会对岩石力学和物理性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岩石中油气的流动与赋存以及岩石—流体的作用过程。因此"临界转换"状态下的构造应力场对油气聚集成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的转换总伴随有构造运动的发生,而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各种裂隙、褶皱,断层等静态的地质要素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提供了通道储集空间;变化的地应力场本身还会引起流体势场变化,从而控制了油气的运移与聚集。因此,研究构造应力场及其转换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为提高预见期内洪水预报精度,选取湖北省漳河水库2006 —2008 年汛期逐小时流域降水量、流量资料以及武汉暴雨研究所提供的相应时段AREM 模式预报的00 —60 h 逐小时降水预报产品作为研究资料,引入贝叶斯概率统计模型对AREM 模式的降水预报进行订正,并分别对订正前后的预报降水进行对比分析;其后,进一步将AREM 模式预报订正前后的降水预报值分别输入新安江水文模型进行洪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订正后的预报降水比订正前的精度有所提高,均方根误差减小幅度小于10 % ;检验期场次洪水的平均确定性系数提高10 .66 % ,平均洪峰相对误差减小3.05 % ,洪水预报精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GSM协议转换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实现.利用西门子TC35射频模块和MCU智能控制功能,设计具有标准的GSM协议接口和RS232接口电路.该协议转换器能将控制中心的控制信息或数据发到GSM 网络的任何终端,同时也能将远程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标准的GSM数据格式并通过GSM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998.
坐标转换是测绘领域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局部坐标系和全局坐标系间的转换、多传感器融合时各传感器间坐标系的相互转换等等.采用平面代替传统坐标转换中的公共点,建立了基于平面的坐标转换模型.首先给出平面的标准定义;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稳健的RANSAC算法的特征值的平面拟合方法用于从点云数据中提取公共平面;构建基于平面表示的坐标转换模型并推导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9.
1000.
基于坐标重心化原理和抗差估计理论,研究基于抗差估计的坐标重心化转换模型。抗差估计方法能探测出公共点数据中的粗差,而坐标重心化转换模型可有效地解决法方程的病态问题,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基于抗差估计的坐标重心化转换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明显提高坐标转换的精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