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591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基于证据权方法的玉树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冲  徐锡伟  于贵华 《地震地质》2013,35(1):151-164
玉树地震诱发了2 036处滑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选取与地表破裂距离、峰值加速度(PGA)、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坡位、与水系距离、岩性、与断裂距离、与公路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12个因素作为玉树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因子,采用加法与减法2种证据权方法,开展玉树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基于加法证据权方法得到评价结果的正确率为80.32%,基于减法证据权方法得到结果的正确率为80.19%。将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图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与极低危险区5类。这一成果可划分出滑坡危险区,为灾后滑坡防治、基础设施重建与自然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2.
为了有效利用结构健康诊断中的多源不确定数据,提高损伤识别的准确率,通过改进D-S证据理论(Dempster提出由Shafer完善形成的一种推理理论)中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和组合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和熵权理论处理信息源的基本概率赋值问题,利用改进的D-S组合规则处理信息源间的相关、冲突问题.通过钢管焊接结构的试验研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于传统的D-S损伤识别方法;相对于单一损伤信息的损伤识别而言,基于多源损伤信息能够有效降低损伤误判的可能性,获得更准确的损伤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903.
焦珣  苏小四  吕航 《地质科学》2012,47(2):499-506
生物降解地下水石油烃会改变地下水环境的水化学组成,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污染晕中电子受体、生物降解代谢产物以及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量值变化获得生物降解的地球化学证据。本次在对某石油污染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污染方式调查基础上,根据地下水样测试结果,详细分析了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分布特征、污染晕中指示生物降解作用的电子受体、代谢产物以及重要地球化学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场地内存在氧还原、硝酸盐还原、硫酸盐还原等生物降解作用,其中硫酸盐还原是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的优势反应; 在沿地下水流向上,TPH浓度、HCO3-浓度和碱度逐渐降低,Eh、电子受体(DO、NO3-、SO42-)浓度逐渐升高; 在垂直于地下水流向上,从中心向两侧各组分也呈相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04.
针对青藏高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环境特点,利用证据权重法进行了西藏日喀则地区金矿成矿远景预测,进而体现证据权重法在环境条件恶劣地区进行矿产预测的特点。经过对研究区金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成矿构造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区域金矿找矿模型,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11个证据因子图层。采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生成研究区成矿后验概率图,根据后验概率值的范围将预测区成矿可能性分为2个等级,圈定了4个后验概率值0.506~0.933为Ⅰ级成矿远景区、6个后验概率值0.121~0.506为Ⅱ级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05.
对有孔虫的DNA进行有效保存及提取是开展有孔虫分子鉴定工作的前提。本研究以探索适合玻璃质壳类底栖有孔虫的DNA保存及提取方法为目的,以中国近海优势属——玻璃质类底栖有孔虫卷转虫属(Ammonia spp.)为模式生物,考察不同温度(20—120°C,间隔10°C)烘干、冷冻(–20°C、–80°C,有水、无水)以及脱氧胆酸钠裂解液(Na deoxycholate,简称DOC)处理(含和不含EDTA)保存有孔虫DNA方法,同时进行了DOC裂解液法和Guanidine裂解液法对Ammonia spp.DNA提取效能的比较。结果显示,烘干保存法中20°C组和30°C组显著优于40°C组(P0.05);冷冻保存法中无水组显著优于有水组(P0.05);DOC裂解液保存法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保存方法综合效果表现为冷冻组显著优于烘干组和裂解液组(P0.05);两种DNA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都很好,但DOC法更廉价且操作简便。本文给出了一套适用于玻璃质壳类有孔虫的DNA保存和提取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06.
利用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岩心观察及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探讨了贵州北部安场向斜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含气页岩顶底板致密、封盖性能好,有效阻止了气体逸散;东翼陡峻西翼较缓、轴面微向北西倾斜的不对称向斜构造样式使其核部龙马溪组页岩埋深介于2 500~3 000m,适宜保存。断裂虽发育但集中在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中,仅有2条断层切穿含气目的层段,但并未与大气连通,裂缝的发育有效改善了页岩储集物性。埋深小于600m的页岩测试结果显示含气量较高,均值达2.19m3/t,初步推断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保存较好。通过此次研究,为页岩气资源勘探寻找了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07.
川东南地区构造变形复杂,二叠系和志留系含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依据岩性和地震资料的解释,寒武系膏盐层与中-下三叠统膏盐层对构造变形有重要控制作用,多数断层沿膏盐层滑脱。研究区包括盆内和盆缘两部分,盆内发育形态对称的盖层滑脱式褶皱;盆缘发育基底卷入式褶皱冲断构造,分为山前推覆带和山前转换带,前者发育高陡的三角楔构造,后者由冲断带、褶皱带和斜坡带组成。构造演化分析表明:晚侏罗世齐岳山断层开始发育,盆内地层发生挠曲变形;白垩纪盆缘形成三角楔构造,盆内主要构造和断裂已经发育;新生代齐岳山褶皱隆升,盆内寒武系之上沉积盖层褶皱形成多个背斜和向斜。山前推覆带构造高陡、变形强烈,页岩气保存条件差;山前转换带构造变形程度适中,其褶皱带背斜完整,页岩气保存条件好;盆内中-下三叠统膏盐层封盖性好,埋深适中的背斜为页岩气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908.
黄沙铀矿区主要矿床受EW向黄沙断陷带控制。野外断层调查和ESR测年表明,控制断陷带的黄沙和上竹坑断层的断层泥ESR年龄分别为21.28±2.0Ma和22.42±2.2Ma,断层错移活动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黄沙断陷带是新构造期形成的矿后断陷带,它们没有控制铀矿床的形成过程,但由于在不断隆升剥露的新构造背景下,断陷带不断下陷而受到的侵蚀剥露程度较低,故其中矿体可以得到较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909.
当代矿产资源评价是复杂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评价过程,建立能够描述综合信息间复杂关系的多元非线性统计模型并预测矿产靶区,对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GIS软件平台,将证据加权模型应用于青海拉陵灶火地区矿产靶区预测,提取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信息,遥感地质信息,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等17种致矿综合信息,建立研究区矿产靶区预测模型,绘制成矿后验概率分布图,并利用ROC曲线分析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效果评价,根据ROC曲线的TP率和FP率计算圈定矿产靶区概率阈值,对研究区矿产靶区进行了圈定,结果表明证据加权和ROC曲线分析相结合圈定的成矿靶区与已知矿点分布较为吻合,该方法用于矿产靶区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10.
烃源岩形成研究一直集中于海相盆地的“生产力模式”和“保存模式”之争, 湖相盆地研究较少.利用二连盆地烃源岩有机碳、碳酸盐碳同位素、热解参数、还原硫等地球化学分析数据, 表征了湖盆古生产力和陆源有机质输入, 研究了有机质供给和保存在烃源岩形成中的控制作用, 发现不同的湖盆中有机质供给和保存对烃源岩形成的控制作用明显不同.有机质供给量大的湖盆原始有机质含量高, 烃源岩形成主要受有机质供给控制, 受有机质保存条件影响小, 即使在含氧的水底也会有部分有机质来不及氧化而富集形成烃源岩; 有机质供给量小的湖盆原始有机质含量低, 氧化环境中大部分有机质被降解难以形成烃源岩, 只有还原环境下有机质才能得到较好的保存, 有机质保存是控制烃源岩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