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345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908篇
海洋学   43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河南西峡-内乡琥珀矿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西峡-内乡琥珀矿床是我国琥珀市场上原料的重要产地。通过对该矿床的地层、岩相、古地理以及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分析研究,以及对琥珀矿体地质特征、琥珀物理性质及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琥珀矿床属于晚白垩世河流冲、洪积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42.
721矿山南铀矿石微生物槽浸的适应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山南铀矿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微生物槽浸铀实验过程中有关参数(Fe^3 ,Fe^2 ,pH,Eh,U)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山南铀矿石微生物槽浸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3.
144.
上扬子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钒矿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南部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蕴藏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而位于扬子地台东南缘的钒矿床尤其令人瞩目。本文以湘西为例,剖析该类钒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矿床产于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底产的碳系页岩、硅岩及黑色页岩组合。矿层呈层状、似层状,产权稳定,埋藏浅,储量大。矿石主要由水云母(伊利石)和石英组成,含有机质及藻类化石。成矿受地层、岩性、古构造和古地理条件控制。矿床具有微生物成矿与海底热水沉积双重特征,成因应属生物地球化学积积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145.
钾长石粉酸浸除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郑骥  马鸿文等 《地球科学》2001,26(6):657-660
在利用钾长石粉合成沸石分子筛和制取碳酸钾技术中,铁的存在会降低沸石的白度。对北京平谷、天津蓟县、内蒙白云鄂博三地钾长石粉进行硫酸酸浸除铁实验,获得最大铁浸出率分别为88.6%、93.2%和64.6%,且前两地钾长石粉中铁的浸出行为相似,酸浸除铁效果均优于白云鄂博钾长石粉。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硫酸浓度、酸浸温度和时间对除铁效果的影响,表明三者对不同地区钾长石粉酸浸除铁效果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钾长石酸浸除铁反应开始时,铁的溶解极快,反应速率主要由化学反应控制;其后溶解相对缓慢,反应速率则由扩散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46.
河北阳原东目连第四纪湖相叠层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迟振卿  闵隆瑞等 《中国区域地质》2001,20(2):153-167,T001
河北省阳原县东目连村泥河湾组发现的第四纪湖相叠石,形态有柱状、包心菜状和皱纹状。叠层中的微生物主要为蓝藻门中的纤细席藻(Phormidium tenue(Menegh)Gomont),湖泊鞘丝藻(Lyhgbya limnetica Lemmermannn),色球藻科(Chroococaceae),念球藻科(Nostocaceae)等。依据叠层石的生态环境特征,结合沉积物中的环境信息,重建泥河湾古湖的古环境、古气候特点,属温和略干的淡水-半咸水滨浅湖,其周围植被属森林-稀树草原。  相似文献   
147.
太平洋中部微生物与多金属结核的生成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阎葆瑞  张胜 《地质学报》1992,66(2):122-134
作者采用洋底水-岩-微生物相互作用系统的观点首次对太平洋中部洋底多金属结核开展了微生物成矿作用的研究。通过洋底各介质中微生物活动与多金属结核生成机制、成矿物质转化的微生物作用及化学作用对比模拟实验研究、观察和测定系统中成矿物质浓度及环境参数的变化,揭示了成矿组分由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反应速度和演变方向;从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观点,论证了多金属结核微生物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式;提出了多金属结核微生物成矿阶段和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148.
南设得兰群岛区域的微生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9.
科尔沁沙地奈曼旗固沙造林沙丘土壤微生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