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6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9篇 |
大气科学 | 61篇 |
地球物理 | 33篇 |
地质学 | 164篇 |
海洋学 | 4篇 |
综合类 | 44篇 |
自然地理 | 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46年 | 1篇 |
1942年 | 2篇 |
1941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主要包括西安地裂缝、长安地裂缝和次级裂缝f0。西安地裂缝总体为北东走向,活动方式为南倾南降,分布在临潼—长安断裂带(FN)上盘。长安地裂缝目前活动性较弱,处于隐伏状态。本文简要介绍了沿线地裂缝的基本情况,并在地裂缝勘察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西安地裂缝的形成与深部构造活动有关,现今的超常活动与过量抽汲深层承压水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有关。长安地裂缝成因有两种:一种是构造成因,一种是重力成因。 相似文献
72.
快速城市化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但同时也使得城市水资源面对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水资源安全形势出发,在分析了城市化与水资源安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西安水资源安全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西安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水资源安全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
在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日益严格、矿产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要求日益提升的新形势下,西安作为资源薄弱城市,如何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值得探讨和思考。矿业不是西安市的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砂石粘土资源的开采利用,为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提供了资源保障,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全市矿产资源的实际,西安市国土资源局在管理工作上,立足现实需求,着眼长远发展,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科学制定规划,合理设置矿权,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加强和谐矿山、绿色矿山建设,努力把有限的矿产资源和矿业权管好、管出水平,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做好规范有序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74.
西安高陵人工林土壤干层与含水量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利用烘干称重法对高陵地区丰水年前后不同人工林下0~6 m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高陵田家村中国梧桐林和杨树林下160~400 cm范围内均已发育了土壤干层。经过2003年丰水年充沛的降水补给,2004年高陵团庄槐树林、杏树林0~6 m土层均未出现土壤干层,说明水分在丰水年得到很好恢复。丰水年后梨、杏、槐三种人工林160~400、410~600 cm层位土壤含水量均显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降到最低或略微上升。 相似文献
75.
王卫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1,22(4):54-58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测定了陕西地区环境剪应力值τ0的分布,结果显示陕西地区存在着环境剪应力值τ0的高值区,最后对其与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6.
基于InSAR的西安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区长期遭受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对该区域1992年至今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监测。主要分3个阶段进行,在每一阶段尤其对InSAR处理过程中的干涉图滤波进行了迭代自适应处理和相位解缠进行了顾及粗差的改正,通过与同期水准和GPS监测结果比较可得InSAR精度达1cm。从3个时间段的InSAR成果可以看出在空间分布上,西安市的东郊和南郊是沉降严重的区域;从时间发育来看,最大沉降阶段发生在1996年,最大沉降量达21cm,而2006年的最大沉降量减少到8cm,且沉降中心转移到西南郊;3个阶段均探测到活动地裂缝两侧的不均匀沉降,地裂缝的南侧沉降均大于北侧。该研究将为西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解释和减灾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7.
78.
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应用系统学自组织理论,对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地方旅游子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而目的性和创新性是促使各子系统之间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因。并以这一演化规律对“西安咸阳旅游合作”进行论证,以期为“区域旅游合作”利益主体——地方旅游部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