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0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1097篇
测绘学   1109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2353篇
海洋学   482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23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1.
杨颖玥  刘海龙 《海洋与湖沼》2023,54(6):1564-1572
卫星记录以来,南极海冰范围发生5次快速下降事件,研究这5次事件的时空特征,对进一步认识海冰快速下降事件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海冰范围和海冰密集度的卫星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总结5次南极海冰快速下降事件的特征,再结合大气和海洋各项环境因素的再分析数据,探讨海冰快速下降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过程。结果显示: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的空间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 2021年8~12月以及2016年8~12月的春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由别林斯高晋海、威德尔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 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以及1985年12月至1986年4月的夏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由威德尔海、罗斯海沿岸和西太平洋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2008年4~8月的冬季南极海冰快速下降则由别林斯高晋海和西太平洋的部分区域的海冰减少所主导。探究影响海冰的环境因素发现,海表面温度和海表面净热通量对海冰减少的热力效应影响具有区域性差异。此外,南极海冰快速下降受阿蒙森低压的影响,相应的海表面风异常既通过经向热输运的热力效应导致海冰减少,也通过风的动力效应驱动海冰漂移使得海冰密集度降低。  相似文献   
612.
为解决GNSS-RTK实时测量中存在的数据波动性大,难以满足高精度沉降监测需求的问题,通过引入方差补偿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实现了绝大部分白噪声的过滤和修正。同时,对原始测量数据与滤波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滤波前原始数据标准差在7 mm左右,方差补偿法滤波后数据标准差在3 mm左右,实现了两倍多的精度提升。实践证明,方差补偿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在抑制滤波发散和提高监测数据精度上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13.
吴野  王胤  杨庆 《岩土力学》2018,39(9):3203-3212
钙质砂作为南海岛礁填筑常用的岩土材料,其渗透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填筑后土体的固结和沉降。拖曳力系数是表达流体对土体颗粒表面力的参数,也是表征颗粒状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国内外对钙质砂拖曳力系数的研究十分有限。首先引入一个修正的三维参数 对钙质砂这种天然非规则颗粒材料的形状进行定量描述,然后开展一系列单个钙质砂颗粒在液体中沉降试验,利用高速相机记录颗粒沉降过程,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获得颗粒沉降平衡速度Ut,进而计算出拖曳力系数CD和雷诺数Re,最后拟合出包含CD、Re及 三个参数的钙质砂拖曳力系数半经验模型。结果发现,在相同雷诺数条件下钙质砂的形状系数 越大,拖曳力系数越小。通过与其他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其表面微孔隙越发育,拖曳力系数越小的规律。该模型能够考虑不规则颗粒形状对拖曳力系数的影响,从而提高对土体渗透性预测的精度,对南海岛礁填筑工程中钙质砂固结和沉降的计算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14.
通过对CE3玉兔号月球车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APXS)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测点的累积特征X荧光计数率谱线,经小波滤波,消除放射性涨落对X荧光谱线的影响。由能量刻度获得了月球车着陆点月壤元素X射线特征能量峰,由此分析了着陆点月壤元素的成分,得知测量点月壤元素成分包括Si、Ca、Al、Mg、K、P、S、Fe、Ti、Ni、Cr、Mo、Sr、Y、Zr、Nb。研究结果为月陆地质演化提供了有利的参数制约。  相似文献   
615.
传统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SRME)方法研究是基于二维假设的,这种算法对多次波贡献考虑过于局限,难以应对复杂地质构造的情况。3DSRME算法过于笨拙,对数据要求过于苛刻,很难有效推广和应用。三维稀疏反演多次波预测方法利用柯西概率密度函数,将垂直测线方向上稀疏的多次波能量贡献道集转换到模型空间,有效重构同相轴能量顶点——菲涅尔带,从而有效拾取多次波能量,准确预测多次波。采用曲波域匹配相减技术对多次波进行去除,相较于传统的最小平方匹配相减方法,Curvelet域具有多方向、多尺度的特性,能够更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建立三维倾斜层状速度模型,对模拟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试算,并与常规2D SRME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16.
海山沉积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和古海洋演化有着紧密联系,维嘉海山保留了西太平洋晚中生代以来的完整沉积记录,是探索西太平洋海山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基于浅地层剖面、大洋钻探和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海山的沉积特征、火山活动和沉降速率等,探索西太平洋维嘉海山晚中生代以来的沉积过程.结果显示维嘉海山顶部发育3个沉积单元,并发现了...  相似文献   
617.
南极洲纳尔逊冰帽的某些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尔逊冰帽是南设得兰群岛的一个小冰帽,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冰帽上降水丰富,冰温较高。冰帽表面运动速度完全由冰帽表面形态和冰帽底床形态所控制,其中E剖面更为复杂。冰帽驱动应力基本小于100kPa.由V/Z~Za曲线得到在V/7为0.6~3×10-9范围内的流动参数:n约为1;B≈4.3×1010dynescm-2sec.这表明在低应力区,冰体流动更接近牛顿流体。  相似文献   
618.
为研究GNSS静态观测监测大面积区域平原沉降机理,在杭嘉湖平原地区建立了由25个基准点和15个监测点组成的基准监测网,并根据2008-2014连续6年的GNSS大地高与精密水准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GNSS静态观测方法的实际精度。结果表明:GNSS大地高变化可以替代精密水准测量获取水准测量点的沉降值,为研究大区域平面沉降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19.
张超  李磊  李广乾  张世娟 《测绘通报》2016,(9):87-88,111
传统意义上的沉降监测网的数据处理大多采用自由网平差的方法,需进行大量的矩阵计算,内业工程浩繁。本文以杭州市沉降监测网为例,充分利用了其监测网络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间接平差法,即按路线测站数定权对结点网先行平差,减少了计算强度,便于实现程序模块化处理;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20.
表面多次波是海洋地震勘探中的主要问题.目前,二维数据驱动的表面多次波压制技术(SRME)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已经成为工业界压制海洋表面多次波的主流方法.但是由于二维SRME算法没有考虑横测线方向上多次波的贡献,导致在处理实际三维海洋资料时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将二维SRME算法扩展到三维空间后可以得到三维SRME算法,但是由于目前实际采集的三维海洋资料的观测系统存在拖缆漂移,而且横测线方向采样过于稀疏,直接应用三维SRME算法无法准确预测表面多次波.本文提出的通过数据规则化配合稀疏反演的三维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能够解决这种实际资料和三维SRME算法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研究数据规则化与反规则化技术,使得数据分布满足三维SRME的要求;通过研究稀疏反演技术,有效解决了横测线方向采样稀疏对于多次波预测的影响,三维实际海洋资料的应用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