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94篇 |
免费 | 1200篇 |
国内免费 | 76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0篇 |
大气科学 | 618篇 |
地球物理 | 234篇 |
地质学 | 3204篇 |
海洋学 | 518篇 |
天文学 | 59篇 |
综合类 | 264篇 |
自然地理 | 2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67篇 |
2023年 | 208篇 |
2022年 | 197篇 |
2021年 | 206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238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213篇 |
2010年 | 189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199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147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47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142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108篇 |
1997年 | 118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106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5年 | 4篇 |
1948年 | 4篇 |
1946年 | 5篇 |
1941年 | 13篇 |
193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2):324
<正>1关于摘要,特别是英文摘要论文摘要,尤其是论文的英文摘要,是国际科学文献检索的首要的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论文得以成文科学论文的必要条件,需要精心构思和认真写作。论文摘要是科学论文的梗概和缩写,应能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概括地阐明该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能够脱离全文阅读而不影响基本理解。 相似文献
13.
14.
藤铁铁矿位于鱼鹿岩枝东接触带中段,该矿体为铁、铜、锡共(伴)生矿床.受断裂带、岩体侵入接触带、夕卡岩带和鱼鹿岩枝控制.据此总结出该区"三带一体"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勘察设计市场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三年,是我国设计行业把握机遇、面临冲击、经受考验的关键三年。我国政府承诺:入世后三年内,外商即可进入中国设计市场成立合资企业,五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随着设计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设计机构的涌入,设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国内外在市场监管机制,市场准入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这三年当中, 相似文献
16.
低聚合羟基铁离子-蒙脱石复合体吸附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将提纯的钙蒙脱石与羟基铁离子溶液作用,制备了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用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和穆斯堡尔谱分析等手段。对蒙脱石原样,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和相同条件下制备的铁的含水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在实际土壤的酸度(pH=4-7)和温度(18-40℃)条件下,进行了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吸附有害元素砷的实验,探讨了复合体的砷吸附能力与pH值,温度,吸附时间,砷初始浓度,离子强度间的关系,并与蒙脱石和铁的含水氧化物的砷吸附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对砷具有明显的亲合力,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吸附砷的过程有可能是地表岩石和土壤中重要的地球化学过程,是影响砷地地表,特别是土壤中迁移,富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重庆玉峡锶矿床中分散元素锶的超常富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创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8,(4)
重庆玉峡锶矿床位于华蓥山构造带的南段。含矿岩系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一亚段的含藻含膏白云岩,含矿层位自下而上有三个矿层。矿层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西山背斜北段的背斜转折端及相邻两翼的层间虚脱部位。矿石矿物有天青石、菱锶矿、钡天青石,脉石矿物为白云石、... 相似文献
18.
银厂坡银矿床碳酸盐化蚀变作用与银的矿化富集在空间上紧密相伴,这种蚀变作用导致矿石与围岩中组分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定量计算阐明组分之间的迁移方向;计算表明在银的原生富集过程中,常量组分的带入与带出最不明显;而微量组分Ag和Cu、Pb、Zn、As、Sb、Cd、Ge带入围岩明显。在银的次生富集过程表现为Ag和Cu、Pb、Cd、Ga、Ge、REE、AlO3、Fe2O3、MnO、K2O、P2O5的强烈带入,以Al2O3、Fe2O3、K2O、P2O5带入强度最大,这是由于CaO、MgO被淋滤,体积亏损造成强烈带入的假象,而As、Sb、Zn、V、Cr、Co、Ni、CaO、MgO为自围岩中带出组分,以CaO、MgO带出强度最大。REE除原生富集的弱蚀变白岩→矿化白云岩表现为带出外,其余原富集过程均表现为带入围岩。造成组分发生迁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大型海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对赤潮微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克生效应及其对 CO2加富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培养的鼠尾藻新鲜组织、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能够导致中肋骨条藻的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5), CO2加富培养的鼠尾藻新鲜组织、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能够更加明显地抑制中肋骨条藻种群生长(P<0.01).实验结果证实鼠尾藻对中肋骨条藻具有克生效应,而 CO2加富培养引起了鼠尾藻对中肋骨条藻克生效应的变化,使其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加强.正常培养的鼠尾藻培养水过滤液能够显著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P<0.05),而 CO2加富培养的鼠尾藻培养水过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P>0.05),因此推测 CO2加富培养可能改变了鼠尾藻对中肋骨条藻克生作用的方式,作用方式由分泌克生物质转变为细胞直接接触转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