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质学 | 15篇 |
海洋学 | 1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28篇 |
自然地理 | 6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滩地抑螺防病林的营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长江中下游大面积的滩地,由于开垦、放牧等严重的人为干扰,植被极度退化,并为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的孳生地,如何有效防治血吸虫病和科学保护利用这些滩地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建立抑螺防病林,恢复滩地植被,改善滩地环境,控制钉螺密度,防止血吸虫病流行,提高滩地经营效益等一整套技术措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2.
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全面考虑满足人的需求,对与影响、建设与运营的经济性以及景观形象的塑造等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遵循社区发展、共享社区的住宅区设计的总体原则以及相应的住宅区规划设计原则,建设文明、适居的居住社区。笔搞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住宅区设计应符合当地特点二、住考虑功能分区三、住宅区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和营造四、住宅区设计应注重交通组织设计应注重设施的完善。用和要应区要作化,计宅的优为设位商境态认区、陆环生者宅五 相似文献
33.
为充分调动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写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贵州省气象局于2003年9月出台了《贵州省气象部门稳定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该《办法》第七条中规定“支持各类人才发表论文论著。被国外SCI期刊收录,每篇奖励1万元;在气象一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在气象二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 相似文献
34.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明古国。而诗词又是我国珍贵的化瑰宝。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有的写景,有的写物;有的抒情,有的叙事;有的写人民的悲欢离合,有的写国家的治乱盛衰;有的情意绵绵,有的豪迈奔放。其中,不乏描写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诗篇,教师上课时如能将富有情趣的诗词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利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更利于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知识的跨学科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35.
36.
在政府和市场的双向推动下,旅游小镇已成为国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其个性化及人性化的空间营造已成为小镇发展和旅游发展的双重诉求.从旅游小镇空间营造的基本概念出发,将旅游小镇空间分为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和旅游这5种空间类型,并提出"身体"和"灵魂"是营造这5种空间类型的物质性部分和非物质性部分.以空间叙事的方式,从... 相似文献
37.
《资源导刊(河南)》2019,(9):58-59
今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根据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从4月21日起至28日结束开展形式多样的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系列活动。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活动期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不断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38.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近期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本刊从本期开始,在“大讲堂”中连续刊登有关学习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文章,为关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广大作者和读者开辟一块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9.
本刊编辑部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09,6(2)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国土资源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和严峻.对形势始终保持理性的认知,在激流中辨识方向,保持清醒,做好政府和民众顺畅沟通的平台,是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40.
以台湾中和社区为案例,采用访谈法与介入式观察法,通过社会建构与人文主义两种视角,关注宏观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者两种力量对地方性形成的影响,探讨了社区营造的地方性特征及其建构机制。研究表明:中和社区营造的地方性表现在都市近郊的区位、社区营造实践地点及活动、参与者与观光者的地方感3个方面;中和地方性建构过程则经历3个阶段:首先,弱地方性引起了社区营造参与者与广大社会的反身性;其次,在社区营造政策的推动下,社区营造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推动社区营造,促进地方性的生产与再生产;最后,地方性的营造结果吸引了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再投入,强化了地方性的持续生产,并创造了进步的地方性,也间接强化了乡村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