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655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2087篇
海洋学   151篇
综合类   247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11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18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13篇
  1944年   21篇
  1943年   12篇
  1942年   14篇
  1941年   17篇
  194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杭乌拉山以北哈日奥布日格断凹陷盆地两侧,北东向出露770km2的哑地层,前人将其划为二叠系双堡塘组,但该套地层的岩性和岩石组合及层序特征,与内蒙古岩石地层所述的双堡塘组的现在定义和地质特征及区域变化完全相悖。采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层序地层学方法,开展岩石组合、基本层序、沉积构造与沉积环境研究,划分出3个段级填图单元。根据发现的笔石化石和被晚泥盆世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侵入的关系,将地层时代确定为早志留世,改划为志留系圆包山组。泥盆纪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使其发生浅变质和片理化变形,并形成轴向北东的复式向斜构造。后期叠加构造变形,形成紧闭倒转褶皱。志留系圆包山组的确定对本区地层划分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贵州台江早—中寒武世凯里组的宏观藻类化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瑞东  赵元龙 《地质论评》1999,45(3):282-290
本文描述了贵州寒武纪凯里组中的宏观藻类化石7属12种,其中有6个新属10个新种;Bosworthia simulans,B.gyges,Eolaminaria grandis gen。et sp.nov。,E.perelegans gen。et sp。nov.,F.vein gen.et sp.nov.,Kailiphyton simulans gen.et sp.nov.,Palaeospine  相似文献   
993.
The extant genus Paliurus Miller is divided into P. ramosissimus and P. spina-christi groups and is diagnostically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ive orbicular-winged fruits with a trilocular (or often bilocular) ovary and basally triveined leaves with a subentire to serrate margin. Here, structurally preserved winged fruits and associated compressed leaves of Paliurus (Paliureae, Rhamnaceae) are reported from the Middle-Upper Miocene Shengxian Formation of Tiantai, Zhejiang, eastern China. The fruits can be identified as Paliurus microcarpa Xiang-Chuan Lisp. nov.,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s of external morphology and anatomy of which differ from those of both extant and fossil generic members; the leaves can be designated as Paliurus sp. The species based on winged fruits, P. microcarpa, might represent an ancient intermediate link exclusively known across the P. ramosissimus and P. spina-christi groups, showing a closer affinity to the P. ramosissimus group based on the resemblant smaller fruits with a narrower wing, and to the P. spina-christi group based on the similar wing structure and texture, respectively. Morphological analyses of the present and previous fossil fruit records around the world indicate that diversification of Paliurus had begun in northern transpacific regions by the Late Eocene. The macrofossil records, i.e., fruits and leaves of Paliurus globally when projected on paleoenvironmental maps in view of changing continental positions through time (from Eocene to Miocene) display that the past distribution of the genus was much wider than the present and belongs to a tropical and warm temperate realm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refore, the modern restricted disjunction in tropical and warm temperate regions of East Asia and South Europe (even eastwards West Asia) might represent glacial refugia for some of the generic ancient lineages to survive severe cold at least since the terminal Pliocene.  相似文献   
994.
王成龙  刘雪松  张梅生 《地质通报》2019,38(7):1089-1094
报道华北地块东北缘地区红庙子盆地鹰嘴砬子组的孢粉化石,建立了Cicatricosisporites-Abietineaepollenites-Piceites组合,该组合的主要特征为:以裸子类双气囊花粉和海金沙科孢子为主,含一定量裸子类无气囊花粉,未见被子类花粉,孢粉组合特征可与松辽盆地沙河子组对比。一些具有早白垩世时代意义的孢粉化石,如Cicatricosisporites sp.,Cicatricosisporites undula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 implexus的出现,表明鹰嘴砬子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根据孢粉化石资料,推测华北地块东北缘地区在鹰嘴砬子组沉积时期古植被面貌以松科和杉科组成的松柏类针叶林为主,林下生长着真蕨类。古气候相当于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辽西下白垩统义县组陆家屯的一完整恐龙头骨及下颌。它代表侯氏红山龙(Hongshanosaurus houi You,Xu et Wang,2003)一成年个体。比较研究表明红山龙,作为鹦鹉嘴龙科的第二个属,与鹦鹉嘴龙属区别于具有较长的吻部(约头骨长的一半),和椭圆形且长轴指向背后方的外鼻孔,眼眶和下颞孔。  相似文献   
996.
程振波 Beme  S 《沉积学报》2000,18(4):501-505
运用微体化石的研究结果辨识岩心不同的沉积阶段的沉积特征及古海洋学特点,并辅以δ18O曲线及AMS14C测年去探讨岩心的沉积时代。该岩心是1996年5月中国、法国、韩国科学家一起利用法国L'ATALANTE号海洋调查船在东海陆架获取的17个岩心中的一个,分别做了粒度、矿物、CaCO3、微体化石、δ18O、AMS14C测年等分析,初步分析认为:依据微体化石的冷、暖水种的丰度变化,可以辨识出该岩心气候的7个冷期(C1、C2、C3、C4-1、C4-2、C5、C6、C7),然后结合岩心中的矿物成份、CaCO3含量、粒度变化、AMS14C的测年数据把岩心划分为4个沉积阶段,1.晚更新世早玉木冰期沉积。2.玉木亚间冰期沉积。3.晚更新世玉木冰期沉积。4.全新世冰后期沉积。另外,利用浮游有孔虫壳体对不同的沉积阶段所做的AMS14C测年结果分别为9690aBP、12980aBP,26350aBP,27960aBP,37410aBP,41260aBP.  相似文献   
997.
南海北部深水区LS33a钻井微体古生物年代地层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接收了渐新世以来数千米厚的海相沉积地层,蕴藏着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对深水区LS33a钻井岩芯的取样和化石鉴定,识别出21个浮游有孔虫化石带(N22带~P19带)和12个钙质超微化石带(NN19带~NP24带)。通过与大洋钻探(ODP)在南海实施的184航次的钻探结果和“国际年代地层表(2012)”等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化石事件的地质年代意义,构建了LS33a钻井生物年代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更新统与上新统、上上新统与下上新统、上新统与中新统、上中新统与中中新统、中中新统与下中新统、中新统与渐新统、上渐新统与下渐新统之间地层界线位置以及崖城组、陵水组、三亚组、梅山组、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的时代归属,建立了适用于南海北部深水区的高分辨率综合年代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998.
从浙江天台白垩纪蛋化石复原恐龙类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浙江天台盆地白垩纪地层中,已发现了甲龙类及慢龙类等恐龙骨骼化石及数以千计的蛋化石,其中许多为恐龙蛋化石。根据国内外相同类型的蛋化石中迄今已发现的恐龙胚胎化石研究成果,可大致确定其中一部分蛋化石分别是由鸭嘴龙类、巨龙类、慢龙类、盗蛋龙类、伤齿龙类和暴龙类等恐龙所产。并发现鸭嘴龙类、巨龙类和慢龙类的圆形蛋、副圆形蛋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盗蛋龙的长形蛋和伤齿龙的棱柱形蛋较少,暴龙类的巨型长形蛋最少,从而反映了他们各自在生态金字塔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99.
华北地区古元古代真核生物化石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孙淑芬  朱士兴 《地质学报》2000,74(2):116-122,T002
在华北地区古元古代滹沱属豆村亚群的大石岭组、青石村组(约2500~2400Ma) 和长城群的常州沟组、串岭沟组(1800~1700Ma)中存在着大直径的球形态呈三 角形、多角形及船形微古植物,根据它们的大小、外部开矿和内部结构等综合判别,它们可难属于单细胞真核浮游生物。这些资料表明,地球早期单细胞真核生物可能始于古元古代早期的滹沱群底部(约2500~2400Ma),而到古元古代晚期的长城群(1800~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瓮安磷矿新元古代微体生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训来  周传明 《江苏地质》1999,23(4):202-211
发现于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的瓮安生物群是一个重要的化石生物群。它的大部分化石保存了较完好的细胞结构、组织分化特征和其他微细构造 ,经描述的属种超过 5 0个。初步研究揭示出地球早期生命漫长的进化过程 ,在距今 6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许多高级后生生物。对瓮安生物群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早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