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篇 |
大气科学 | 24篇 |
地球物理 | 17篇 |
地质学 | 109篇 |
海洋学 | 56篇 |
综合类 | 22篇 |
自然地理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自2001年9月开始到2005年7月正式结束,浚县国土资源局与河南农业大学握手4年,成功举办了浚县土地资源管理函授班.该局有68人参加了专业学习并取得大专及以上土地资源管理学历,使该局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了134人,占全局总数的77%.这在河南国土资源系统是第一家,也是第一班. 相似文献
183.
184.
根据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水稻的育性模型导出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和临界日长指标,用15个代表站1951-1988年逐日平均气温和理论日长分析了7001sN5088s和安农s-1三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日期及不育期和发育期长度的气候学特征,为二系法杂交水稻的育性转换提供一种实用分析方法,并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5.
186.
187.
188.
假想台风下的波浪数值模拟是跨海桥隧工程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风场的生成方法与不利路径的选择对于波浪模拟结果有极大影响。研究检验了在单一假想台风风场下进行波浪模拟的合理性,分析了台风路径对于工程区不同方向波浪影响的差异。通过构建珠江口台风浪数学模型,对采用风圈半径方法筛选出的104场台风路径,按300年一遇强度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对西人工岛处波浪场有重大影响的不利台风路径处于珠江口100km范围内。由此确定了体现不同特征的7条不利台风路径,为进一步研究极端天气条件下珠江口台风浪过程提供基础。研究成果为沿海河口地区易受台风影响的大型工程波浪要素分析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89.
目的:通过评价羚珠散对C57BL/6幼鼠反复热惊厥的减轻作用,探讨其防治热惊厥的药效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 d龄C57BL/6幼鼠3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采用热水浴法干预模型对照组与治疗组,生成惊厥模型,每次诱导前30 min治疗组灌胃给药羚珠散(1.5 g/kg),模型对照组灌胃同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幼鼠的惊厥潜伏期和惊厥持续时间的差异,通过HE染色比较各组间幼鼠海马体病理组织学差异,通过Real-time PCR与IHC分析比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治疗组幼鼠海马体中Gabbr1和Kcnt1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经7次热水浴后,模型对照组幼鼠的惊厥潜伏时间为(32.80±3.27)s,治疗组幼鼠的惊厥潜伏时间为(50.90±6.88)s,治疗组的惊厥潜伏时间长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幼鼠的惊厥持续时间为(104.40±14.37)s,治疗组幼鼠的惊厥持续时间为(45.40±7.10)s,治疗组的惊厥持续时间显著短于模型对照组(P<0.01);HE 染色显示热惊厥状态对模型对照组幼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细胞肿胀、核皱缩,出现空泡现象,治疗组幼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细胞水肿及空泡等现象减轻;治疗组幼鼠中Gabbr1和Kcnt1的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幼鼠(P<0.05);免疫组化检测幼鼠海马区中Gabbr1和Kcnt1的阳性细胞比例治疗组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5)。结论:羚珠散具有显著防治幼鼠热惊厥发作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显著提高Gabbr1与Kcnt1表达,增强GABA抑制神经兴奋作用,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0.
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向斜区低-超低渗透油藏油水关系复杂, 重力分异作用不明显, 由坳陷中心向两侧表现为油藏-油水过渡带-正常油藏的特点. 通过对松辽盆地低-超低渗透储层中油气水运移方式、动力学条件和非达西渗流状态三方面的探讨, 认为滞留效应是石油在向斜低部位成藏的关键. 油气在低-超低渗透储层中运移时, 气、水以单个或几个分子结合的状态运移, 能够自由通过喉道, 而油珠的最小直径一般要大于喉道直径, 必须通过变形才能通过, 导致气、水优先运移, 而油珠运移滞留, 聚集成藏; 流体压力差和浮力是石油运移的主要动力, 毛细管力是石油运移的主要阻力. 当动力小于阻力时, 石油滞留成藏; 向斜油藏内部浮力小于毛细管阻力, 油水不能发生正常的重力分异. 这种在向斜区成熟烃源岩范围内低-超低渗透储层中形成的油藏属于非常规油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