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中国大陆区域 Lg 震级标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广泛搜集了中国大陆(除新疆、西藏外)地区的短周期地震记录资料.分五个区测定了有关 Lg 波的各物理量 Lg 波初至和最大振幅的群速度分别为3.540.02km/s 和3.300.05km/s.Lg 波的周期在0.2-1.2s 之间,平均0.7s.Lg 波衰减系数值各区分别为:东部0.00340.0001km-1,西南0.00310.0004km-1,东北0.00270.0004km-1,华南0.00220.0001km-1和西北0.00210.0002km-1.全部平均 =0.00270.0006km-1.并讨论了振幅比 H/Z、振幅台基校正值 Dz 和 Dh 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台基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各分区值分别建立了各分区的 mLg震级校准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大陆(除新疆、西藏外)地区统一的 mLg(mxh)震级校准函数 q()可推广至新疆地区.观测结果表明:使用各 Lg 振幅(lgz,lgh,mxz 和 mxh)计算mLg值间的偏差;统一和分区mLg的台网震级差;各区内分省测定 mLg值之差均小于0.1级.在2-6级范围内,中国mLg基本维持了原 ML(CHN)的震级水平.   相似文献   
22.
在震中距大于数百公里的地震记录图上,特别是远震记录图上,常可以看到一连串长周期大振幅的面波波列,其中尤以最大振幅面波令人注意,通常被用来测定面波震级。自1924年Guten-berg.B首先提出用面波频散特性来研究地壳结构以来,许多人已用面波做了大量重要工作。本文用兰州台近年来记录到的348个地震的最大面波资料研究其走时特征和频散特征。并试图建立起一个在大震速报中可以用来估算震中距的Lm-p表,即最大面波的到时和震中距的关系式。旨在帮助提高大震速报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23.
本文详细回顾了克利斯托费尔方程(Christoffel)的推导.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时空域和频率域克利斯托费尔方程,前者可作正演计算介质的相速度,后者可计算介质的群速度.并计算了横观各向同性介质的相速度和群速度.最后对无损耗各向异性介质的相速度和群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24.
华北地区三维地壳上地幔结构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本文用均等显示滤波频时分析方法分析了长周期瑞利面波资料,获得了路经中国大陆及邻区的238条混合路径的面波群速度频散,其周期范围为10.5-113s.用改进的分格反演方法从混合路径频散中提取出位于华北地区的12个4°×4°网格单元的纯路径频散并反演其地壳上地幔结构.所得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横向变化显著;从东向西地壳逐渐变厚;位于华北东部的分格在地壳中20km深处普遍存在低速层,整个华北地区上地幔低速层埋藏较浅,一般为55-100km之间.各个网格上地幔低速层的速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5.
浅水环境下波浪能能流密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列举了3种波浪能能流密度计算方法,通过实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的实验,分析了3种方法在浅水环境中的适用性。分析得知,定义方法对浅水环境中的海浪特征考虑最为周全,计算结果最准确,但强烈依赖海浪谱的存在,适用面较窄;经验方法仅依赖常规海浪参数,对各种基础资料几乎都适用,但对波能能流密度的估计往往偏低,且不能明显反应出地形抬升对波能能流密度的汇聚效应;修正方法考虑了浅水的影响,通过适当的选取参数,可以给出较准确的结果,但对于大的波能能流密度值存在过高估计的问题。3种计算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26.
几种垂直跳点网格计算频散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证明两种新的垂直跳点网格--LZ网格和LY网格的有效性,从频率、群速和出现错误群速的垂直尺度范围等方面与现有的几种垂直跳点网格和时间--垂直跳点网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Z网格计算频散性与目前使用的最广泛的并且计算频散性也是最佳的CP网格相当,而LY网格次之,从而为模式设计者选取垂直网格提供了又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7.
声波测井中裸眼井弹性波的共振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声波测井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两个新的共振模式,它们正好是不衰减的首波和次首波。导出了它们的分立频谱,给出了波速和波幅的简单公式。  相似文献   
28.
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11个台站和周边地区的11个IRIS数字化地震台站记录的长周期面波资料,用多重滤波方法测定了在647条不同路径上周期从10~92s的基阶瑞利波群速度频散曲线.采用Dimtar Yanovskaya方法,反演得到北纬18~54、东经70~140范围内,25个中心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象.结果表明:在10~15.9s周期范围内,群速度分布存在着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其分区分块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两个明显的低速区域分别位于塔里木盆地和东海及北部邻域;从21~33s逐渐显示出深部构造块体的格局;在36.6~40s周期附近的群速度分布图象中,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的分区特征,南北地震带、青藏高原、华北、华南块体及东北地块的边界非常明显.本文给出了沿30N、38N 纬线和沿90E、120E 经线剖面的群速度随周期分布图象.在这些剖面上,较明显地展示出中国大陆及其邻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基本特征.各构造块体的深部速度结构差异较大,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地壳中部存在局部低速区域;塔里木盆地、扬子地台的上地幔速度较高,显示出稳定地台特征;华北平原上地幔低速层的埋深浅、厚度大;东海及日本海的上地幔速度较低,这可能与菲律宾板块下插产生的摩擦热与喜山期以来受强烈拉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几种弱向异性介质中qSV波速度和偏振异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在具有生趣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V介质)中qSV波群速度及偏振矢量,给出了相应的精确和近似公式,进一步讨论了用较简单的近似公式来代替复杂精确公式的可靠性;最后展示了地球内部几种常见各向异性岩石矿物中地震sSV波速度各向异性因子、偏振信息及其与传播方向之间的偏差。  相似文献   
30.
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的长周期面波资料,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MF-FTAN)计算穿过中国大陆多路径的勒夫波群速度混合路径频散,选出其中的50条路径,利用Talantora and Valette的广义反演理论,获得10~150秒周期的中国大陆勒夫波群速度分布,初步得到对应中国大陆地质构造块体的群速度频散特性,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结构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