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篇 |
大气科学 | 10篇 |
地球物理 | 43篇 |
地质学 | 185篇 |
海洋学 | 35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26篇 |
自然地理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矿物及其所处环境的发展演化历史往往是以形成结构缺陷的方式记录在矿物内部。金刚石形成于地幔深部,天然金刚石中的位错组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金刚石的地质成因直至地幔岩石圈性质及演化等重要问题(郑建平等.1994)。但迄今为止,对天然金刚石中位错的了解主要建立在一些间接实验和理论推测的基础上,由于得天然金刚石制备成透射电镜薄膜试样极其困难.从而缺乏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其位错形态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2.
分析了引起长输油气管道裂纹缺陷的原因(腐蚀疲劳、应力腐蚀破裂、氢脆、机械疲劳断裂)及其特征.应用事故树理论建立了长输油气管道发生裂纹缺陷的事故树模型,给出了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根据俄罗斯长输油气管道的故障资料计算出在长期高压条件下运输聚乙烯时,发生长输油气管道裂纹缺陷的概率,计算结果与统计概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从仪器测试参数、桩头敲击、成桩工艺等三方面,采取非常措施可获得较清晰的基桩反射波形图及桩底反射和缺陷反射,从而准确地判定桩身质量复杂缺陷的类型。强调应力波速大小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非对应线性关系,为检测者指出了避免判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为评价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因形成缩径、扩径、断桩、泥皮等缺陷导致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变化的程度,针对缺陷桩单桩开展了现场模型试验研究。进行正常桩和缺陷桩的竖向静载模型试验,测试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比缺陷桩和正常桩的单桩承载特性,分析了缩径、扩径、断桩、泥皮等缺陷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对比正常桩和缺陷桩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得出了基于文中缺陷桩设计方案的结论,缩径缺陷和泥皮缺陷均使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降低,降幅在正常桩极限承载力的15%范围内;扩径缺陷桩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无明显陡降点,桩顶沉降较正常桩递增缓慢;断桩缺陷影响荷载-沉降关系曲线中反弯点的出现位置,即反弯点出现时的桩顶位移与断桩缺陷距地表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59.
160.
在富水砂层地质条件下,基坑支护常因止水缺陷导致水土大量流失,进而引发地表沉降。目前有关止水缺陷导致基坑漏水漏砂灾害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临近赣江某地铁基坑砂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基坑止水缺陷高宽比因素,通过可视化室内实验装置研究基坑缺陷漏水漏砂灾害的演化过程,并利用PFC3D软件进行模拟对比分析,探究几何形态和微观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止水缺陷高宽比越大,漏水漏砂发展速度越快,颗粒流失速率越大,砂土颗粒受侵蚀范围越大;缺陷高宽比由1:1增加至2:1时,颗粒损失个数由2673扩大至40127,土拱形成时间从60万步发展至无法形成土拱,存在出现土拱时的临界缺陷高宽值。数值模拟过程中的配位数波动表明,漏水漏砂过程中细颗粒与粗颗粒骨架之间一直产生着剧烈碰撞,水土的流失导致孔隙率与渗透系数的增加,进而又加剧漏水漏砂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