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64篇 |
免费 | 4030篇 |
国内免费 | 24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97篇 |
大气科学 | 1944篇 |
地球物理 | 4752篇 |
地质学 | 6735篇 |
海洋学 | 2267篇 |
天文学 | 313篇 |
综合类 | 1046篇 |
自然地理 | 18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378篇 |
2023年 | 590篇 |
2022年 | 677篇 |
2021年 | 672篇 |
2020年 | 648篇 |
2019年 | 681篇 |
2018年 | 481篇 |
2017年 | 470篇 |
2016年 | 484篇 |
2015年 | 526篇 |
2014年 | 863篇 |
2013年 | 640篇 |
2012年 | 810篇 |
2011年 | 786篇 |
2010年 | 822篇 |
2009年 | 792篇 |
2008年 | 810篇 |
2007年 | 711篇 |
2006年 | 788篇 |
2005年 | 746篇 |
2004年 | 614篇 |
2003年 | 641篇 |
2002年 | 607篇 |
2001年 | 597篇 |
2000年 | 505篇 |
1999年 | 427篇 |
1998年 | 485篇 |
1997年 | 404篇 |
1996年 | 376篇 |
1995年 | 362篇 |
1994年 | 337篇 |
1993年 | 293篇 |
1992年 | 286篇 |
1991年 | 204篇 |
1990年 | 185篇 |
1989年 | 137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7篇 |
1974年 | 5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利用TRMM降水和ERA-Interim温度、比湿、环流场等再分析资料, 探讨了在1998-2018年冬季年际尺度海温变化对MJO的强度、结构和传播特征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通过一种追踪MJO的方法在研究时间范围内共可挑选出50个MJO事件, 其中有14个MJO事件发生在El Ni?o期间, 25个发生在La Ni?a期间, 11个发生在ENSO正常年。El Ni?o年MJO会传播至更远的中东太平洋附近, 而La Ni?a年MJO事件趋于在西太平洋地区消亡, 这主要与东太平洋地区持续的季节内尺度的经向水汽输送有关。此外, 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 El Ni?o年的MJO活动更强, 而在海洋性大陆附近, La Ni?a年的MJO活动略强一些。ENSO对MJO强度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MJO对流中心东侧水汽的输送, 水汽在异常东风气流的输送下穿过对流中心东边界进入对流中心, 进而造成MJO活动强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2.
岩溶水流系统特征研究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评价和开发利用。借鉴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并量化了典型岩溶水流系统的空间特征以及其水文动态响应、温度场和电导率特征。划分了扇状、树枝状、平行状、梳状4种地下水系来综合反映岩溶水流系统的地表-地下岩溶特征,前两者主管道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裂隙起汇水作用,后两者主管道平行于地层走向,层面裂隙起汇水作用。黄陵穹隆西北翼、西翼和南翼以平行状和树枝状为主,东翼和北翼则以扇状水系和平行状水系为主。不同地下水系结构的形成及区域差异与含水系统和水系的空间关系和级次性密切相关,并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扇状和平行状岩溶水流系统对降雨响应最为敏感,而梳状水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和衰减过程最慢;基于岩溶地下水温度与出露高程和循环深度显著相关的关系建立了鄂西山区地下水温度线。这一基础性研究可为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研究和当地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3.
84.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中-上元古界)囊括了该省80%以上的原生金矿(“沃溪式”金矿)和90%以上的砂金,也是世界名的金-锑-钨综合矿化带。其中,赋存于上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中,位于湘西北沅陵县的沃溪金-锑-钨矿,即湘西金矿为代表性矿床。它也是我国仅次于湘中锡矿山的第二大锑矿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5.
赵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2):111-117
结合克拉玛依市科技博物馆工程,对超限倾斜结构设定性能设计目标,并针对性能目标提出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措施.考虑结构材料的非线性属性,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分析倾斜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尤其是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特性.结果表明,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也是安全可靠的,剪力墙尚处在弹性范围,未出现塑性铰,... 相似文献
86.
本文研究了1986年2月强磁暴对我国中低纬地区电波闪烁活动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在武昌接收到的136MHz卫星信号的反常闪烁现象,计算了武昌暴时闪烁的极大熵功率谱密度。发现8日闪烁的幂律谱大都在约500m尺度附近呈现出明显的“膝(knee)”;谱指数比平时大,以膝为界,较大尺度上的谱指数值在2.6至3.6之间,平均为3.1,较小尺度上的谱指数平均为5.1,最大可达5.9;且在同一谱图上,有时出现不止一个“膝”,出现双膝时,最大谱指数可达8.9日的闪烁谱与8日有较大差异,但与非暴时的多数谱类似,大多未出现明显的“膝”,且谱指数较小,平均为2.8。本文还对引起闪烁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起源机制作了初步讨论,以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87.
由于渤海特殊环境条件与油藏分布决定了该海域导管架油气平台属于典型的柔性抗冰结构。多年现场观测发现,该类结构存在显著的冰激振动现象。冰振不仅能激起较大的甲板加速度响应,还会引起明显的导管架管节点交变应力。在结构设计与安全保障中进行疲劳分析及寿命估计是必要的。对于直立腿抗冰结构,精确的冰激疲劳寿命计算方法还不成熟。基于多年的现场监测,首先分析了冰与直立腿抗冰结构相互作用过程;其次,提出了冰激直立腿平台的疲劳寿命分析流程;最后,选取渤海某典型直立腿平台,利用ANSYS数值模拟,对比了稳态冰力和随机冰力下结构的疲劳损伤,进而计算出疲劳寿命。本研究为寒区柔性结构抗冰设计与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讨论了重力场的大地奇异性条件及其在地固直角坐示系中的表达式。利用简化的球对称地球模型研究了大地奇异性结构与场源物理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扰动区域密底低于周围环境密度且优动场源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之比不小于扰动体埋深与半径之比的3次幂时,地球外部才存在奇异点;所有奇异 色成两个倒扣在地球上的旋转抛物面状曲面;对PREM地球模型而言,内部密度扰动将不会产生外部奇异性。 相似文献
89.
耗散结构论中的模型方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耗散结构理论是系统科学的新兴学科之一,它研究系统演化的一般条件、机制,并把对系统的研究推进到动态阶段、作者探讨了建立耗散结构理论所使用的模型方法,分析了从原型实例到耗散诉提出及其反应模型-布鲁塞尔器的建立过程。最后提出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五条原则。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东平原狭蚌虫外壳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外壳由内外角质层、内外上皮层和皮下结缔组织共同组成。外角质层厚,较规则。上皮细胞有柱状细胞和具有胞突的锥形细胞两种形态。同侧及相对两侧的上皮胞突相连接,构成了许多具有血细胞的血腔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