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663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从稳定同位素测年信息探讨湖南的结晶基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玲琳  谢文安 《湖南地质》2000,19(4):219-224,255
稳定同位素测年信息,是深部构造、成矿作用和地层年代学的重要依据。笔者从壳下深断裂带、基性超基性岩带特征、层控矿床中古老矿石铅模式年龄和湖南最老的地层等方面,探讨了湖南的前元古宙结晶基底和地质发展史。  相似文献   
812.
根据各花岗岩体地质构造特征、有关的热物理参数及主体花岗岩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采用简化的立方体数学模型计 算得出:南岭地区8个花岗岩基侵位后,其初始温度降低至结晶温度所需的时间(Δtcol)为3.9(金鸡岭)~5.5 Ma(九峰); 由于结晶潜热释放而使结晶过程延长的时间(ΔtL) 为2.6~3.5 Ma ;花岗岩浆侵位后产生的放射成因热使结晶过程延长的 时间(Δt A)为 5.2(陂头)~45.1 Ma(姑婆山) 。南岭地区 8 个燕山早期花岗岩基的侵位-结晶时差(△t ECTD)为 12.1(陂头) ~52.2 Ma(姑婆山), 结合锆石U-Pb年龄通过反演计算得出其侵位年龄 (tE ) 为194.4 (陂头)~219.3 Ma(九峰)。这为 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基属于印支期侵位提供了重要的岩浆动力学佐证, 揭示出近东西向展布的南岭晚中生代造山带具有印 支期构造格架(以侵位年龄为代表)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以锆石 U-Pb 年龄为代表) 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813.
北京南口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的组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北京南口地区发现了一套NNW走向、颇具规模的、由基性钾玄岩和酸性花岗质岩石组成的双峰式岩墙群,其K-Ar同位素年龄为119-114Ma。本文重点讨论了岩墙群的野外地质特征及其岩石学特征。研究表明酸性岩墙和基性岩墙的稀土配分模式非常接近,并且无明显的铕异常,推测它们的岩浆来自两个有成因联系的岩浆源,而且两套岩浆之间不存在的结晶分异作用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双峰式岩墙群。研究还表明,两种岩浆最初占位时共呈液相,彼此接触部位成分发生一定程度的混染作用,但总体是互相独立的,岩墙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岩墙群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侵位的,具有深源浅侵位的特征,反映了晚中生代研究区存在的伸展构造这对于全面认识华北“燕山运动”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14.
针对K2O-Na2O-CaO-MgO-Al2O3-SiO2系统,选定CaO/MgO值近于1和0.5,配制釉式中碱性组分、氧化铝含量确定的两组结晶釉,研究氧硅比对矿物种属的影响。结果显示:CaO/MgO≈1时,O/Si值近于3.1时析出钙镁黄长石,在3左右同时出现黄长石和透辉石,小于3为透辉石,继续减小开始产生少量硅灰石;CaO/MgO≈0.5时,O/Si值大于3.1时同时形成钙镁黄长石和透辉石,近于3时仅出现透辉石。  相似文献   
815.
谭劲  王卫锋等 《岩石学报》2003,19(1):120-124
通过高温熔融,对同结线附近一系列硅酸盐熔体进行淬冷或不同速度冷却,实验获得的样品经过显微拉曼光谱分析,对比研究了AbxAnxDiy系列熔体在不同结线附近熔体结构跨相区变化情况,以及析出晶体对相应熔体结构的继承特点,熔体结构单元相对含量,在相界线两侧有某种程度的突变,熔体结构的变化对熔体的粘度,密度影响不同,拉曼光谱检测显示,硅酸盐玻璃的结构对降温速度变化不敏感,晶体对其相应熔体结构的部分继承作用,可能意味着晶体生长单元与熔体结构单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16.
王亮  王成相 《贵州地质》2005,22(4):264-269
贵州中东部为一典型的地槽区向地台区的过渡地带,本文试以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和深部剩余重力异常的空间展布规律和变化特征为研究点,并结合航磁、物性、地质等资料,初步论证和说明这一特殊现象的地质效果。通过重磁资料所透露的地质信息,对区内地质构造单元进行划分及分区,旨在初步揭示本区隐伏的深部构造特征和岩性差异情况,为研究大地构造、探索基底属性、寻找盖层岩体矿产提供间接服务。  相似文献   
817.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125/μm宽的Zigami火星陨石冲击熔融脉的硅酸盐玻璃基质中含有大量细针状斯石英、少量陨硫铁和辉石,并发现超斯石英产干熔融脉附近的斜长石玻璃中。根据熔融脉中的高压相组合,包括斯石英、辉石及其它曾报道过的高压相,可以界定熔融脉结晶压力和冲击压力小于25GPa。超斯石英的产状显示其为固相相交的产物。火星陨石是火星物质在高速)中击中被溅射加速至大干火星逃逸速度5km/s的高速,逃离火星引力范围,后期被地球捕获。5km/s的逃逸速度显示高压状态下的溅射机制需要65GPa的压力,此压力很难解释火星陨石普遍小于25GPa的冲击压力。现较为流行的崩裂溅射机制称其为低压高速溅射机制,但因其模拟计算算法的局限性,实质上也是高压下的溅射。携带机制——冲击成坑作用所产生的高速气流携带经受较低冲击压力的火星陨石从裂隙中喷出而逃离火星,可以较好地解释火星陨石的压力范围,但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18.
长江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构造体制转换的典型地区,具有断隆相间、"一盖多底"的构造特征,发育了大量金属矿区,精细的上地壳速度结构和基底图像对该区的成矿作用和构造演化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文中以在长江航道内激发的大容量气枪作为震源获得的密集观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初至波走时成像、时间项和射线反演等方法,构建了长江断裂带安庆—马鞍山段的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和基底结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可知,长江断裂带的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和结晶基底特征显示该区具有断隆相间的构造特征。怀宁盆地是该段上地壳最厚的区域,其基底埋深约4.5km。庐枞盆地的结晶基底埋深约为4.1km,沉积盖层呈明显的坳陷盆地形态,结晶基底及其下方存在相对高速的速度特征。长江断裂带在跨江处的上地壳存在明显的速度横向变化,显示了长江断裂带切断基底的断裂特征。长江断裂带安徽段基底最浅的区域为铜陵隆起区,埋深仅为2.2km,表明铜陵隆起区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819.
李治华  李碧乐  李鹏 《地质学报》2020,94(12):3625-3642
本文报道了柴北缘滩间山地区独树沟金矿区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全岩化学分析显示岩石具有富硅(SiO2=75.23%~77.28%)、钠(Na2O/K2O=1.71~2.41),贫铁(TFe2O3=1.04%~3.24%)、镁(MgO=0.28%~0.39%)、钙(CaO=0.23%~0.75%)、铝(Al2O3=13.09%~13.73%)的特征;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K、Th和U,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岩石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δEu=0.49~0.53),分异指数DI为90.76~93.71,指示岩石发生了较强的结晶分异作用,通过与邻区花岗岩进行特征对比,判断独树沟花岗斑岩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锆石U-Pb定年显示,独树沟花岗斑岩形成于350.8±1.7Ma;锆石Hf同位素显示,独树沟花岗斑岩的锆石εHf(t)值为+1...  相似文献   
820.
秦岭造山带和邻域磁异常特征及结晶基底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最新的跨越南鄂尔多斯盆地—渭河盆地—秦岭—大巴造山带—四川盆地东北缘,即榆林—咸阳—万源—涪陵综合地球物理大剖面的高精度地磁观测数据和1:10万与1:20万航磁异常资料,经数据处理和反演分析了该研究区域内地磁异常场展布特征、构造分区及结晶基底起伏.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反演与研究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地磁异常场和结晶基底起伏均存在明显差异和分区特征.南鄂尔多斯盆地磁异常较平稳,由于燕山运动导致盆地整体抬升,其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剥蚀作用,结晶基底埋藏较浅;渭河盆地与四川盆地东北部却长期接受沉积作用,结晶基底埋藏相对较深;而秦岭—大巴造山带磁异常变化剧烈,由于其经历了长期的碰撞、挤压和陆内造山作用,地层、岩性和构造分布极不均匀,且在深部存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运移.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化认识研究区域内的上地壳属性、构造格局、深层运动学与动力学过程及深部潜在资源远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