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2篇
  免费   2280篇
  国内免费   2494篇
测绘学   496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719篇
地质学   9675篇
海洋学   174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11篇
自然地理   556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205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对高龙金矿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矿床存在热水沉积事件,热水沉积对金的集成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区域酸性沉降的数值研究 I. 模式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体健  李宗恺  南方 《大气科学》1996,20(5):606-614
建立了一个三维时变的欧拉型区域酸性污染物沉降模式,模式包括源排放、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干沉积、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及湿清除等六大部分。考虑到计算条件的承受能力和应用性的要求,在把握酸沉降形成的关键过程的前提下,合理地简化设计模式。相对于国内已有的工作,本模式在干沉积、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和湿清除等方面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995.
在美国犹他州布莱汉姆市附近的砂乐中地质雷达25,50,100和200MHz天线的最大可能窗透深度进行了测定试验,我们发现,这种沉积环境(富含石英,厚而倾斜的砾支)对于试验目的来说是已知的最合适的场所,使用1000V的发射器和25MHz的天线能够探测52m的地层,并且有可能达到57m深,对于50,100和200MHz天线而言防碍地层界面有效探测的信号过分损失分别发生在47,37和28m以下,根据25  相似文献   
996.
根据对昌黎黄金海岸沙丘的野外观测和样品分析,探讨海岸沙丘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演变  相似文献   
997.
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进入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附落所形成的,它们可形成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我们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泉头组孢粉组合的研究透明,它们除了具有热带-亚热植物的孢粉以外,还有少量喜冷分子混生现象。  相似文献   
998.
台湾西部及近海地区的第三纪发育着一套海陆交替相-海相地层,具有沉积厚度大、储油气层位多、油气藏类型多等特征。据此初步预测有利勘探的领域。  相似文献   
999.
苏德辰  梅幂相 《沉积学报》1996,14(A00):33-37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当前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以及与传统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彼此的关系。强调了沉积学原理在地层层序划分工作中的作用。将层序界面划分为四种类型,提出应以岩相突变面作为层序的界面。  相似文献   
1000.
尹小波  戚厚发 《沉积学报》1996,14(A00):143-148
本文对选自柴达木,南海莺琼盆地19个生物气源岩样品,进行了三个不同温度段的绝氧热热解分析,初步证实了居首位可利用的有机物为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类脂化合物热解温度为269-270℃,核酸类蛋白类等的热分解温度大多数也在320℃以内。因而用330℃热分解1小时获取的热解失重值可用于评价气源岩的生化甲烷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