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1篇
  免费   2273篇
  国内免费   2504篇
测绘学   496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718篇
地质学   9685篇
海洋学   174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12篇
自然地理   556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205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992.
钟建华 《湖南地质》1991,10(1):68-73
保和堂大冶灰岩中发育丰富的沉积构造,对之研究有助于保和堂、乃至整个湘中的大冶灰岩形成环境的探讨。其第一段岩石发育了丘状波痕、丘状交错层理及粒序层理,是风暴作用的反映;泥裂、水雹痕属于暴露环境。说明大冶灰岩沉积的早期仍属潮上或潮间碳酸盐台地相。中期海水加深,发育了水平层理、变形层理及包卷层理等,近于台地边缘斜坡相。晚期的粒序层理、虫迹等构造,反映了海水再度变浅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3.
吉林省南部下元古界集安群地质特征与沉积期古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福润 《吉林地质》1991,10(2):31-41
根据集安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蚂蚁河组沉积期古环境为强氧化泻湖相;荒岔沟组沉积期为强还原的泻湖相、大东岔组沉积期为开阔正常浅海潮坪相。集安群从发生发展到结束古环境演化规律是:构造上,由优地槽向冒地槽演化,气候上由炎热向温湿演化;古地理环境从有障壁的局限海变为无障壁的开阔海;从咸化海向正常海,从泻湖相向潮坪相转化。  相似文献   
994.
秦岭泥盆系及其喷流沉积铅锌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北部边缘的线型裂谷环境中。裂谷系的扩张演化伴随三组同生断裂活动: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南北向,它们具有继承性活动特点,对本区地质演化起着重要的构造调整作用。泥盆纪岩相古地理特征,是研究区统一的构造沉积环境下出现的,岩相变化往往与同生断裂平行,直接控制了泥盆系的沉积。在该环境下形成的铅锌矿和铁白云石硅质岩,具有海底喷流沉积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可作为恢复构造沉积环境和同生断裂的重要标志。本区同生断裂及岩相与赋存于泥盆系中的喷流铅锌矿床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东西向的构造-岩相带控制着铅锌成矿带的分布,北东向和南北向构造-岩相带制约着一系列单个矿床的线形分布。  相似文献   
995.
斜方顽火辉石-正铁辉石(MgSiO_3-FeSiO_3)中Fe~(2+)及Mg~(2+)在M_1和M_2两种非等效位置上进行非理想混合。研究表明,辉石的等压热容(C_p)强烈依赖于组成,呈非线性关系,可表示为: 低温时热容的非理想混合效应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等温热容曲线(空间热容曲面)从一个极大值点(峰脊)分解为两个极大值点(峰脊),且逐渐趋向于理想混合热容直线(或平面)。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37Cs法和210Pb法对比研究鄱阳湖近代沉积速率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叶崇开 《沉积学报》1991,9(1):106-114
本文报道了应用137Cs法和210Pb法对比研究鄱阳湖近代沉积速率。按黄海高程11.1-14.6m湖区的沉积速率在1.0-3.7mm·a-1之间,平均值为2.2mm·a-1。文中还讨论了用γ谱法验证137Cs法和210Pb法给出的沉积速率的结果。137Cs法给出的沉积速率与γ谱法的结果是一致的,而210Pb法给出的沉积速率比γ谱法和137Cs法的结果约偏低16%。  相似文献   
1000.
高仁祥 《沉积学报》1991,9(3):50-58
川南地区下三叠统嘉-、嘉二段是-套浅海相的碳酸盐灰泥沉积,有较丰富的海相化石。岩石学和同位素数据能定量地研究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强度。准同生白云岩能较好地保持原来的同位素组成,用它来计算海水的温度为28.5-37.5℃。根据白云石-方解石矿物计算出氧同位素平衡温度在150-260℃,平均为210℃,结合该地区的古地温梯度,可推断该层最大埋深可达3700-4400m,现在仅埋深1600-1700m,至少抬升剥蚀了2000m。同位素数据还提供了白云岩化的时间和机理,以及对孔隙度的影响。综合上述同位素数据和岩石学、古生物等证据,归纳出川南地区下三叠统的沉积成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