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628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167篇
地球物理   1070篇
地质学   1227篇
海洋学   332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4篇
  1926年   3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基于Fluent流体计算平台,运用大涡模拟方法对亚临界雷诺数Re=3900下“X”形排列五圆柱体结构群三维绕流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分析来流攻角α与间距比L/D两个关键参数对五圆柱体结构群的尾流区三维涡结构演化与流体力系数的影响,并揭示其内在流动互扰机理。研究表明:来流攻角和间距比的变化对五圆柱体结构群流动控制及互扰效应的影响显著。在小间距比工况下,观察到柱体群间隙区域内流体高速流动的现象,导致五圆柱体之间的互扰作用十分强烈。间隙流对中间圆柱体和下游圆柱体有较强的冲击作用,对其表面的流体力分布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另外,大间距比工况下,当α=0°与L/D≥5.0工况时,柱体群尾流效应强于其间隙流效应。当α=22.5°与L/D=7.0时,位于下游与中间处的圆柱体流体绕流特性存在较大差异。而当α=45°与L/D≥6.0时,位于上游与中间处的圆柱体尾流区均会产生正负交替的漩涡结构。  相似文献   
92.
熊关柱  陈培生 《天文学报》2000,41(2):181-191
利用几种不同的半经验公式计算一批OH/IR星的质量损失率,并通过比较计算结果来讨论所用的公式.在一些情况下,计算质量损失率必须先给定气尘比.通过计算出样品星的气尘比,并讨论气尘比的变化情况,以修正由尘埃质量损失率到总质量损失率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3.
关东等地区加卸载响应比的时间变化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尹祥础  宋治平 《中国地震》1996,12(3):331-334
计算分析了日本关东,和歌山及兵库地区的加卸载响应比(y)的变化,关东地区近年来所有M≥6的7个地震及1995年1月17日神户地震,在地震前的一段时间里其y值均显著高于1。这说明加卸载响应比方法也适用于日本的地震预测,和歌山地区近年来Y值接近于1,而关东地区的y值则显著高于1已达2年,据此预测,未来1-2年内,关东地区(或其紧邻地区)有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而和歌山地区这种可能性则很小。  相似文献   
94.
提出了一种实验室水槽中流速模拟的方法,该方法可根据需要提供合适的模型缩尺比,用来完成相关海洋工程的模型水动力性能实验,可以近似地模拟出实际设备在水中的工作状态,为在实验水槽中模拟水流动力参数提供有效的参考,方便水槽中的科学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95.
基于Copula理论的粗粒土渗透破坏临界水力比降估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达  曾彬  顾东明 《岩土力学》2015,36(5):1253-1260
破坏水力比降是土体渗透稳定性分析和渗流控制的基础。以渗透变形试验为基础,分析了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与孔隙比、级配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间的相关性。利用Copula理论适合建立多个非独立变量间联合分布函数的优点,构造了拟合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 、孔隙比e、级配不均匀系数 和曲率系数 间相关关系的最优Copula函数,并将其应用于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估值。结果表明:具有单参数的四维对称Archimedean Copula函数的Nelsen No 6为最优Copula函数。利用构造的最优Copula函数求条件概率,便可得到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估值的保证率,或者计算在一定保证率条件下临界水力比降估值。通过比较临界水力比降试验值与Copula理论方法、Terzaghi公式及刘杰公式估值,阐述了Copula理论的可靠性,为建立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与孔隙比及级配特征的多变量统计概率关系及临界水力比降估值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
循环荷载下人工结构性土变形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正  瞿帅  章定文  徐林荣 《岩土力学》2015,36(6):1691-1697
针对长期动载作用下天然沉积结构性黏土地基强度和刚度循环软化问题,分别以水泥和食糖为模拟粒间胶结和大孔隙的材料,制备了不同胶结强度和初始孔隙比的人工结构性土,开展了人工结构性土与相应重塑土的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土体胶结强度、初始孔隙比、围压和动应力幅值对累积变形和动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累积应变-振动次数曲线以临界循环应力为界分为:塑性安定型、临界型和破坏型;临界循环应力随胶结强度增大、初始孔隙比减小而增大;土体胶结强度越高,脆性破坏越明显,累积应变曲线转折点对应的应变越小。动强度的应变破坏标准采用转折点应变值更符合土性变化规律;动强度随胶结强度增大、初始孔隙比减小而增大;动黏聚力cd随破坏振次增大而降低,而动内摩擦角?d基本不变。试验结果可为软弱土地基动力灾变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7.
通过三轴试验、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对重金属污染土进行了研究,在100、200、300KPa围压条件下,对5种重金属含量不同的污染土试样:一般土、污染土(重金属元素质量比分别为:1%、3%、5%、7%)进行三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土的强度随着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围压增大对重金属含量低的污染土的强度的影响不显著,质量比小于3%时,峰值强度降低10%~15%,质量比大于5%时,峰值强度降低40%~50%;直剪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比小于3%的污染土抗剪强度-垂直压力曲线基本平行,垂直压力与抗剪强度成正比,抗剪强度降低幅度为5%~10%,质量比大于5%的污染土抗剪强度-垂直压力曲线表现为不规则,抗剪强度降低45%~55%左右;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土与一般土的压缩量差别较大,质量比超过5%以上时对压缩性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8.
含碎石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维积水垂直入渗法测定含碎石土壤的入渗过程,分析碎石含量和碎石组成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对试验数据采用Kostiakov入渗公式拟合,得出反映入渗速率的拟合参数比值与土石比成幂函数关系;采用简略的Philip垂直入渗方程幂级数解拟合湿润峰随时间的变化,拟合精度高,并发现拟合参数与土石比仍成幂函数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碎石粒径对入渗过程影响,得出粒径2~3 mm碎石与入渗过程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25 mm碎石有利于入渗。研究结果可为含碎石土壤的水循环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
巩虎平 《地下水》2022,(5):266-267
拟建水库坝址比选是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关键性的工作,其勘察设计成果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及投资等,而坝址比选阶段中工程地质勘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详实资料对重庆市龙象寺水库可行性研究阶段上、下坝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选,结果显示:两坝址均无建坝的制约性工程地质问题,仅从工程地质角度考虑,上坝址占优;而结合水工建筑物的布置,综合、征地及移民、淹(浸)没影响等方面比选后推荐下坝址,研究对今后类似工程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索不同格栅强度条件下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首先基于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机理,推导出桩-土应力比的解析式;然后依托赣龙(赣州-龙岩)和哈大(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工程实例,由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格栅强度100kN·m-1和300kN·m-1条件下的桩-土应力比变化规律;最后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格栅强度在100~400kN·m-1区间的桩-土应力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格栅强度在100~300kN·m-1区间时,桩-土应力比随格栅强度增幅较大,当格栅强度超过300kN·m-1以后增加的幅度较小。考虑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最大贡献,建议选取格栅强度200~300kN·m-1,此时桩-土应力比为3.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