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532篇
海洋学   177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刘广发  林均民  林枫 《海洋科学》2006,30(11):23-27
以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小珊瑚藻(Corallinapilulifera)中提取出藻红蛋白,其纯度可达A565/A280大于3,得率为0.173g/kg。该藻红蛋白在498nm和565nm处有两处荧光激发峰,为双峰型。荧光发射光谱检测表明藻红蛋白在pH5.0~10.0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中以pH6.0和pH10.0的稳定性最高。该藻红蛋白对光照敏感,光照度800lx照射17h后荧光基本消失。对氧化剂(H2O2)敏感,在9℃以0.1%的H2O2处理24h,荧光基本消失。藻红蛋白不耐高温,80℃处理0.5h,导致蛋白液褪色,荧光消失。  相似文献   
42.
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是我国大型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之一。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含矿砂层在含氧含铀水的渗入径流过程中,由于水介质性状的变化,在与砂体发生水岩作用时形成了完全氧化带、不完全氧化带、还原带和原生带等不同地球化学亚带及其相对应的蚀变矿物群,即完全氧化带为褐铁矿(针铁矿、水针铁矿)、伊利石、蒙脱石、少量黄钾铁矾的蚀变矿物群;不完全氧化带为褐铁矿(针铁矿、水针铁矿)、黄钾铁矾、蒙脱石、伊利石、少量绿泥石、高岭石的蚀变矿物群;还原带为沥青铀矿、黄铁矿、高岭石、绿泥石、少量蒙脱石、伊蒙混层粘土、伊利石和碳酸盐等新生蚀变矿物群;原生带的新生蚀变矿物群以黄铁矿、绿泥石、高岭石为主,有时出现少量碳酸盐、蒙脱石和伊利石等。  相似文献   
43.
鹦歌岭白垩纪红盆中的韧性剪切带由糜棱岩系列岩石组成,发育线理、面理和褶皱构造,具有拆离活动的运动学特征。变形差应力变化在27.2~66.2 MPa之间,变形温度高于500℃.近垂直的挤压和近水平的伸展显示剪切带的形成与深部岩浆上侵作用有关,对进一步认识海南岛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以及岩浆侵位机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中国对虾弧菌性红腿病的细胞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弧菌性红腿病是近年来我国华东地区一些对虾养殖场新发生和流行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害.本文报道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研究病虾的腹肢、中肠、心脏、血细胞、鳃等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病原菌内外部微结构和SMZ处理后菌体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病虾血淋巴涂片上能看到少量细菌,血细胞数明显减少,腹肢的真皮层沉积着放射状或树枝状的橘红色色素颗粒.在超薄切片中可见许多寄生弧菌集聚或散布于心肌细胞间质、中肠、腹肢及鳃丝等组织的细胞质中.从病虾血淋巴中被分离培养的细菌鉴定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人工感染试验进一步证实其为红腿病的病原体.该细菌系一种无芽孢的短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大小为(0.6~0.9)μm ×(1.5~2.5)μm,有一根单端生鞭毛.鞭毛具有鞘和轴结构,菌体内部具有原核细胞超微结构特性,经SMZ处理后,菌体膨胀,核区体积增大,致密染色质颗粒增多,透明斑变少,严重者细胞壁大部分或全部消失,细胞破裂甚至解体.而未经SMZ处理的菌体无此变化.健虾组织中,未见病理变化及细菌存在.这为该病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采用以BSA为基础的微卫星标记技术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雌、雄群体进行性别差异标记筛选的研究。用雌、雄各30个个体构建雌、雄基因池,利用66对微卫星引物扫描雌、雄基因池。在雌、雄基因池中扩增出差异条带的引物有8对。用两个各包括30个雌、雄个体的群体对这8对引物进行两轮个体验证。结果表明,引物f383在两个雌、雄群体中扩增出的差异条带与性别都呈极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10和0.673)(P0.01),f383是与红鳍东方鲀雄性呈正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红鳍东方鲀性别差异微卫星标记的获得,为其性别相关基因的克隆和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红鳍笛鲷亲鱼培育及产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控温、营养强化的方法培育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ropterus)亲鱼 ,并结合激素诱导使其在1周年内每个月不间断产卵。实验亲鱼454尾 ,培育成活率为96% ,共采卵147150×104粒 ,平均每尾雌鱼年产卵量为541.0×104粒 ,人工催产卵的受精率为40 %~86.2 % ,自然产卵的受精率为68.3%~91.2%。  相似文献   
48.
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可导致滨海火/核电厂取水口堵塞,对电厂安全运行造成潜在威胁。寻找水母源地及其迁移路径是水母治理的基础。本文基于拉格朗日质点追踪方法(LTRANS)建立反向追踪模型,并结合水母生态学特性对2015年6—9月聚集在红沿河电厂海域的大型水母进行溯源,获得水母源地及迁移路径,可以为螅状体栖息地寻找和水母拦截打捞提供依据,对近岸海域水母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溯源结果表明:(1)红沿河电厂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母可能来自多个不同源区,辽东湾西部、北部及电厂南北两侧等海域的水母均有可能迁移至电厂附近;(2)受水温和环流影响,6—9月期间到达电厂附近的水母主要源区及迁移路径不同,早期出现在电厂海域的水母很可能是局地产生的,而7—9月持续的高风险水母灾害则主要取决于渤海不同源区水母的物理聚集;(3)根据水母的主要迁移路径,建议在电厂取水口约15km的海域设置一条封闭监测断面,对水母进行实时监测;在距离取水口约30km的外侧海域设置一条调查断面,于7月初至8月中旬,每5天进行一次定点拖网调查。此外,在距离电厂取水口15—20km的西南方向上,对水母进行拦截打捞可大大降低水母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49.
腹腔注射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对红笛鲷血清IgM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mg·kg-1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分别腹腔注射红笛鲷,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红笛鲷血清IgM的含量,研究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对红笛鲷血清IgM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红笛鲷血清中IgM抗体的含量为3.591±0.314mg·mL-1,注射后,恩诺沙星组增加至4.234±0.013mg·mL-1,第3周后恢复至初始水平,而氟苯尼考组则降低至2.538±0.214mg·mL-1,第5周仍未恢复至初始水平。可见,恩诺沙星可提高红笛鲷血清中抗体IgM的含量,而氟苯尼考则降低鱼体血清中抗体IgM的含量,且影响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50.
4种微生态制剂对对虾育苗水体主要水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琴  李健  刘淇  王群 《海洋科学》2009,33(3):10-15
研究了由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lonas sphaeroides)、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及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制成的4种微生态制剂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育苗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都能明显净化水质,试验组中以添加噬菌蛭弧菌和黏红酵母组的效果最差,添加球形红假单胞茵和噬茵蛭弧茵组的效果最好,此组水质的pH值稳定,NH4+-N明显下降,而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及硫化物等指标也优于其他试验组.统计分析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菌数降低了3个数量级,添加嗜菌蛭弧菌试验组在减少异养茵(包含有害细菌)方面效果较好.同时用鳗弧菌攻毒,在5 d内,对照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免疫保护率为29.4%~58.5%,以添加嗜菌蛭弧菌和球形红假单胞菌组最高.建议联合使用噬菌蛭孤菌和球形红假单胞菌,混合密度初步定为2×105个/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