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梅花参中多糖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正交设计L9(34),研究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探讨并建立了测定海参多糖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1g样品加40mL 3%KOH溶液,40~45℃超声2h;且提取温度为首要的影响因素;产物经二次乙醇纯化的结果较好,粗多糖得率20.25%.多糖经单糖组成分析,岩藻糖含量达到70%以上.测得梅花参中总糖含量8.79%;糖醛酸含量0.95%.该实验操作简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为测定其它海参中多糖的含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海参花是雌海参的性腺,在海参加工过程中常被作为下脚料,但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活性因子,本研究检测了海参花的一般营养物质、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同时,研究了海参花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人卵巢癌OVCAR 3细胞增殖以及对其雌二醇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参花含水量为86.63%,粗蛋白、粗脂质和粗多糖(干重)占比分别为65.06%、14.82%和1.93%。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519.09 mg/k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7.04 mg/kg。海参花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海参花提取物对人卵巢癌OVCAR 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海参花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均可提高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雌二醇的含量,其中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提高上清液中雌二醇的含量(P<0.01)。以上表明,海参花的营养丰富,其提取物能显著促进人卵巢癌OVCAR 3细胞雌二醇的分泌调节,因此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陈锡林 《水文》2000,20(1):41-46
在分析了新沂河沭阳以东(以下简称新沂河沭东段)行洪能力呈下降趋势的基础上,认为河道糙率是导致行洪上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实测资料进行河道全断面综合糙率计算时,采用了《比降--面积法测流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推荐的公式,同时指出这些公式在分别计算泓道、滩地单元糙率上的不足。针对新沂河沭东段束水漫滩河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计算泓道、 单元糙率的新方法,计算成果合理,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4.
漫溃堤洪水联算全二维水动力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应对河道洪峰流量增大和漫溃堤长历时相伴发生的洪灾现象,借鉴全二维气相色谱理论提出全二维水动力模型概念,建立了模拟河道和灌区洪水演进的漫溃堤洪水联算全二维水动力模型,并采用Roe格式的近似Riemann解对界面通量进行数值求解。模型内通过漫溃堤堰流公式成功实现河道与灌区的耦联,考虑溃口展宽变化,加密处理河道网格,采用热启动与干湿水深理论对模型进行优化,并利用加大糙率法对村庄较为密集的地形进行优化处理,尽可能反应地面真实情况。将该模型应用于黄河宁蒙段河道与左右岸灌区的漫溃堤洪水演进模拟,计算结果合理可靠,流场分布均匀光滑,初步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及可靠性,研究成果对河道溃决洪水的精细仿真模拟和该地区洪水风险分析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学常用方程中最重要的方程之一,它通过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清楚的体现恒定流时流体运动中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和规律。通过使用伯努利能量方程对水面曲线进行计算,提出在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研究现阶段水面曲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6.
The effects of a diet containing Hanseniaspora opuntiae C21 on growth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were estimated in juvenile Apostichopus japonicus. Groups of sea cucumbers were fed diets containing H. opuntiae C21 at 0(control), 10 4, 10 5, and 10 6 CFU(colony-forming units)/g feed.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45 d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SGR) of sea cucumbers fed a C21-supplemented diet at 10 4 CFU/g fee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P 0.05). Intestinal trypsin and lipase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C21 administration at 10 4 and 10 5 CFU/g fe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 0.05). After feeding for 23–42 d, C21 was demonstrated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o be present in the intestine of sea cucumbers. In addition, after feeding the C21-supplemented diets for 15 d, the sea cucumbers were switched to an unsupplemented diet and C21 was confirmed to be capable of colonizing the intestine for at least 31 d after cessation of feeding. In conclusion, C21 was shown to successfully colonize the intestine of juvenile A. japonicus via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and improve growth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相似文献   
57.
We developed a species-specific PCR method to identify species among dehydrated products of 10 sea cucumber species. Ten reverse species-specific primers designed from the 16S rRNA gene, in combination with one forward universal primer, generated PCR fragments of ca. 270 bp length for each specie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PCR assay was tested with DNA of samples of 21 sea cucumber species. Amplification was observed in specific species only. The species-specific PCR method we develope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uthenticate species of commercial products of dehydrated sea cucumber, and was proven to be a useful, rapid, and low-cost technique to identify the origin of the sea cucumber product.  相似文献   
58.
室内刺参育苗池中新发现的一种敌害生物——日本毛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育苗池内PVC波纹板上新发现一种敌害生物——日本毛壶(Grantia nipponica),外观白色管状,体基端呈树枝状,中部膨大,表面遍生毛状骨针,活体长8~30 mm,宽2~6 mm。体表骨针为二辐骨针(diactine)和三辐骨针(trciactine),其中三辐骨针(trciactine)中包含了等角骨针(regular spicule)、羽状骨针(sagtittal spicule)和类羽状骨针(parasagittal spicule),二辐骨针的长度大约为80~800μm,三辐骨针的长度为30~350μm。毛壶大量繁殖的密度可达到0.144个/cm2。可从养殖用水过滤、饵料消毒和附着基及时清洗几个方面入手控制毛壶的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59.
为了能够有效利用糙刺参内脏蛋白,以水解度为主要指标,对酶解蛋白酶进行了筛选,并系统研究了酶解温度、p H、加酶量和水解时间等单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以温度、p H、加酶量及水解时间为因子的二次方程,通过方差分析和验证性实验得出,此二次方程能较好反应海参内脏团蛋白水解度的变化规律,得到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2.66℃,p H 6.71,加酶量2.5%(质量分数),酶解时间10 h,预测最高水解度为49.58%。最佳酶解条件下所得多肽74%以上分子质量小于500 Da。利用DPPH法测定最佳条件酶解所得多肽的抗氧化活性,3 g/L的抗氧化率达到了24.8%,利用ABTS法测定最佳条件酶解所得多肽的抗氧化活性,3 g/L的抗氧化率达到了0.255μmol/g。为海参内脏蛋白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0.
赵庆奎 《地下水》2011,(1):176-177,181
简略回顾了糙率研究的历史状况,收集山西44个水文站的实测水文资料分析后,认为影响河道糙率的主要因素是河床质组成、岸壁特征、植被状况和水流的平面形态,宽深比对糙率有影响,而比降、含沙量、流域面积大小对糙率没有影响.之外,断面上下游河道的地形、地貌和障碍物决定糙率曲线线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