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96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   总被引:50,自引:9,他引:41  
在深入分析了自然环境约束、基础设施建设、地域文化传承与融合、城镇化与产业经济转型、土地使用变革与创新、农户行为模式转化、宏观政策环境及其他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各影响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作用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3 类。各类因子对农村聚居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传统农村聚居特征的延续,新型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农村聚居的转型,而突变因子的驱动作用则可能带来农村聚居的突变,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聚居演变的“三轮”驱动机制。3 种驱动因素的作用形成了3 条典型驱动路径,即基础因子作用下低速平稳的传统路径、新型因子作用下快速发展新型路径、突变因子作用下的突变性偶然路径。农村聚居演变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4 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聚落体系、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功能、聚居文化、聚居环境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32.
加拿大和英国地质调查局近30年业务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调查业务的开展将为国家制定合理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政策、管控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以及保护国家乃至全球环境提供必要的地学信息,因此,对国外典型地质调查机构的主要业务布局及其演化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地质调查相关工作的部署提供重要借鉴。基于GeoRef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和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论文量、学科综合度、重点学科演化及识别、研究热点情况及国际合作等5个维度对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和英国地质调查局在1985—2014年期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了近30年其业务结构演化的特征,并对我国地质调查机构的业务布局提出业务工作重点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研究方向应坚持研究与应用并重、研究体系应保持较高学科持续度、业务发展应积极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等建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33.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迁移通常被认为是企业优势延伸或再造的扩张型迁移,其动力来自于资源稀缺、要素成本上升、技术升级以及环境规制等多重压力,主要体现比较优势的思维逻辑。选择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一例,采取半结构式访谈,透析集群企业迁移的多层面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发达地区在要素价格上的差距并不显著,不足以导致非空间邻近的、大规模群体式外迁。迫于同质产品竞争的压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的制约成为企业迁移的重要内在动力。开放的地方网络组织能够减少企业外迁的交易成本和潜在风险,地方行业自律机制及政府公共治理产生的正向集聚力或负向离心力,均影响到迁移决策过程。集群企业的迁移路径具有显著的集群指向性,这意味着,基于集体创新能力和集群治理效率的地区竞争优势构成企业迁移的外部推力或拉力。群体迁移短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产业空洞化甚至引致集群衰退,在增强迁入地集群效应的同时,也会对其原有的市场结构和创新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34.
基于垄断竞争的大都市商业空间结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薛领  翁瑾 《地理学报》2010,65(8):938-948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垄断竞争、规模经济、交通成本、消费者多样化偏好以及商品和服务差异化的大都市两区域商业空间结构模型。提出了经济学演绎模型与基于agent 的计算实验相结合的研究路径,通过对商家、消费者等大量微观自主体(agent) 的相互作用来“动态地”观察和讨论大都市新、老城区宏观商业空间结构的微观基础、影响因素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商品和服务替代性、购物交通成本设定的情形下,新、老城区商业固定成本投入差距越大,则商业空间分布越不均衡,越易形成核心-边缘结构。② 由于居民的消费存在多样化偏好,因此强化区域间的差异性有助于改变商业的市场份额。③ 商业往往集聚在具有区位优势、人口规模优势以及固定成本优势的地区,而且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加速商业的空间集聚。研究认为,空间经济学演绎模型与推导→基于agent 的地理计算→实证分析与计量检验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35.
深圳市入境旅游客源地竞争态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明珠  王倩 《世界地理研究》2010,19(2):78-83,77
深圳市入境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一直缺乏相关研究。本文采用了市场竞争态模型对深圳市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客源地的市场竞争态,继而针对不同的市场态势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并针对该模型存在的不足,使用一元回归预测方法进行弥补,由此得出深圳市不同的市场态势及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36.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土资源信息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基础信息。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优化、重整与共享,成为各国政府最具优先权的发展任务,它对于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增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式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7.
铜离子对鳗池优势藻生长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desmus quadricauda)4种鳗池常见优势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铜浓度对4种藻生长、生理变化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对铜比较敏感,40~640μg.L-1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随铜浓度升高越来越显著,而该浓度范围的铜对于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则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4种藻的竞争实验中,对照组中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占优势,40μg.L-1和640μg.L-1浓度中小球藻和四尾栅藻逐渐占优势,当浓度达到1 280μg.L-1时,4种藻均受抑制.SOD和MDA的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铜浓度的上升,4种藻的SOD酶活力先升后降,说明低浓度铜胁迫会导致抗氧化酶活性上升,活性氧清除能力加强,随着铜浓度的不断升高胁迫加剧,藻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受到干扰,SOD活力开始下降,细胞膜过氧化作用增强,MDA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38.
福建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演替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模型,对福建1998—2007年间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福建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时空演替特征.并在探讨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相关性的的基础上,将福建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划分为4种类型:成熟型市场、成长型市场、崛起型市场和停滞型市场,据此提出开拓福建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9.
鉴于池塘养殖条件下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种内相残现象严重,螯足缺失率较高之实际。本研究对三疣梭子蟹的螯足进行了缺失处理,设置了无螯组(C0)、1螯足组(C1)和2螯足组(C2),在实验室内食物资源不足条件下,探讨了螯足数量(螯足缺失)对三疣梭子蟹摄食行为和竞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螯足数量对三疣梭子蟹的索食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2)缺失螯足(C1,C2组)的三疣梭子蟹均可正常摄食,其中C0组蟹可用第一步足代替螯足抱持食物,将食物送入口中,表现出明显的行为补偿策略,但其啃食速度较慢,啃食耗时是C2组蟹的2倍;(3)C0、C1、C2组三疣梭子蟹均有部分个体同时抢占2份食物,其比率与个体具有的螯足数量有关,螯足越多,同时抢占2份食物的比率越高,其中C2组中有20%个体同时抢占了2份食物,而C0组仅有3%个体同时抢占了2份食物;(4)从螯足数量不同的三疣梭子蟹遭同类抢食的次数、比率来看,螯足数量越多的三疣梭子蟹,抢食欲望、抢食能力越强,而且更趋向向双螯均缺失个体发起抢夺性攻击,表现出明显的"强欺弱"现象;(5)螯足缺失直接影响了三疣梭子蟹对食物的保护,其中C0组中50%个体持有的食物可被同类抢走。整体上,缺失单个螯足对三疣梭子蟹摄食和竞食行为的影响不大,而缺失双螯将严重影响了三疣梭子蟹的摄食和竞食能力。  相似文献   
640.
李屹  陈一宁  李炎 《海洋通报》2017,36(3):348-360
红树林和盐沼是世界上重要的滨海湿地类型。在我国东南部沿海,互花米草盐沼和红树林之间的竞争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研究红树林和互花米草盐沼之间的空间竞争规律,选取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收集了1988年至2014年27年间共15期覆盖该区域的Landsat影像和Google Earth影像,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提取出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盐沼的近30 a历史变化信息。历史遥感影像分析表明:1)红树林面积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最快,2004年以后增长速度变慢;2)互花米草最早出现在2002年,此后以缓慢的速度朝着地势高的区域扩散,2010年后互花米草的扩散速度加快;3)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的交界区基本保持稳定,部分区域表现为红树林略微向外扩张;4)影响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盐沼交界区空间格局的因素可能有潮沟的分布和红树林的林冠完整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