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3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271.
谭洪旗  刘玉平 《地质学报》2017,91(7):1416-1432
猛洞岩群位于滇东南文山-麻栗坡断裂与红河断裂带之间的老君山-Song Chay变质核杂岩核部,由一套经历过多期变质-变形的杂岩体组成。变质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主、微量元素平均组成与大陆上地壳相似,且SiO_2/Al_2O_3、K_2O/Na_2O比值显示该套变质沉积岩具有相似的成熟度,但片岩类样品可能遭受过强烈的风化作用;稀土元素特征与变质岩原岩恢复图解显示,片岩类原岩为黏土岩及泥质岩,片麻岩类原岩为砂岩、杂砂岩。化学蚀变指数(CIA)、成分变异指数(ICV)、斜长石蚀变指数(PIA)反映了片岩类原岩形成后经历过较强的风化作用,但副片麻岩类原岩经历的风化作用较弱,反映了副片麻岩类主要来源于不成熟的物源区,显示出活动构造环境沉积物的特征。Rb/Sr和Th/U比值判别结果表明该套碎屑岩经历了较复杂的沉积演化过程;La/Th-Hf图解和砂岩-泥岩套的物源区判别图解表明变质碎屑岩样品以石英岩沉积物源区为主,混合少量中性火成岩物源区;ThSc-Zr/10和La-Th-Sc图解表明猛洞岩群可能沉积于大陆岛弧环境。综上所述,猛洞岩群变质碎屑岩原岩为一套泥质岩-砂岩(杂砂岩),这套碎屑岩经历了较强风化作用及复杂的沉积演化过程,主要沉积于与大陆岛弧环境相关的盆地,推测猛洞岩群的物质来源与昆阳群有关,可能与扬子地块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72.
随着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和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细粒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已成为当前沉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中国中生代湖泊环境中的泥质重力流沉积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等手段及综合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相泥质重力流沉积特征,探讨了其形成机制与成因分类。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湖相泥页岩结构类型多样,发育泥质块体流沉积、泥质碎屑流沉积、泥质浊流沉积和泥质异重流沉积等多种重力流沉积类型。按照泥质含量将重力流划分为砂质重力流、泥质重力流和混合重力流3种亚类,并根据成因将重力流划分为滑塌体、碎屑流、浊流及异重流等4种亚类;结合成因和泥质含量,将重力流沉积共划分为12种类型。滑塌岩、碎屑岩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斜坡脚附近;浊积岩、异重岩广泛分布于三角洲斜坡至沉积中心。认为泥质沉积物可以在强水动力条件下搬运-沉积;重力流沉积细粒物质在湖相沉积中占据很大的比例;泥质重力流对泥页岩中的碎屑物质、黏土矿物及有机质的搬运和沉积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对于页岩油气的生烃、储集性能和压裂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3.
针对深层系储层勘探评价中遇到的岩性复杂、物性变化大的难题,以珠江口盆地HZ25-7构造古近系文昌组低孔低渗储层为例,利用电成像测井纵向分层的高分辨率优势,在宏观岩性识别和沉积层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以微尺度的岩性相为单元,共划分出14种岩性相类型,分析了目的层段2种河道单元内部的岩性相组合序列,揭示了储层纵向上的非均质性特征。根据岩心物性分析并刻度常规测井和电成像测井,对各类岩性相单元开展物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成岩作用背景下,粒度和沉积层理构造对物性有明显控制作用:随着粒度由粗变细,层理构造由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到块状层理,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在文昌组寻找优质储层,应以河道单元中上部岩性较粗且交错层理发育的高能沉积岩性相单元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74.
有关扬子克拉通北缘神农架地区中元古界神农架群台子组沉积环境的认识一直存有分歧,文中基于野外和室内的综合研究讨论了台子组的沉积环境。台子组底部为蛋青色砂砾岩,下部为灰色、肉粉色细粉晶白云岩,中部为灰绿色、浅灰色石英中—细砂岩、粉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组合,上部则是粉砂岩—泥岩韵律。同时,台子组石英砂岩中以发育块状层理和平行层理为主,粉砂岩和泥岩则发育丰富的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砂岩粒度概率累计曲线显示斜率较大,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含量低,无滚动组分,其中跳跃组分又以二段或多段式为特征。上述沉积指相标志和粒度分析均表明,台子组形成于滨岸与潮坪沉积环境,同时纵向沉积序列上,碎屑岩沉积物粒度表现为粗—细—粗—细演化特征,沉积相由下部到上部呈现滨岸相—碳酸盐岩缓坡台地相—潟湖相—潮坪相—潟湖相的演替规律,总体上构成由退积—进积—退积—进积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275.
为解决火山碎屑岩在钻进中易剥落、易崩塌的问题,探讨钻井液性能对火山碎屑岩崩解性的影响,以青海阿克楚克塞矿区火山碎屑岩为例,分析了其岩石样品的矿物成分,进行了岩石样品烘干和浸水循环实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原1#、2#钻井液的主要参数和耐崩解性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钻井液的动塑比、静切力、失水量和漏斗黏度4项性能指标与火山碎屑岩崩解性的相关性可达83.37%,其中动塑比对火山碎屑岩崩解性的影响尤为显著。通过调整水解聚丙烯酰胺和褐煤树脂质量分数提高了钻井液的动塑比和稳定性,从而获得优选钻井液配方:水+4%膨润土+3% Na2CO3+0.1% NaOH+0.15% MV-CMC(中黏钠羧甲基纤维素)+0.5% LV-CMC(低黏钠羧甲基纤维素)+2% SPNH(褐煤树脂)+0.08% PHP(水解聚丙烯酰胺)。现场应用表明,钻进至429.00 m深度时使用优选钻井液孔底沉渣厚度较1#钻井液降低了89.7%,较2#钻井液降低了80.3%。  相似文献   
276.
广西田林高龙卡林型金矿床产于西林—百色断褶带西段西南侧的高龙穹隆核部附近,金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与三叠系细碎屑岩的接触带上。金矿石中稀土元素总量的质量分数与矿区三叠系细碎屑岩的相近,前者为133.91×10-6,后者为133.22×10-6,二者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呈平滑的右倾斜式,其中轻稀土元素段为向右倾斜的斜线,而重稀土元素段则为平坦的直线,说明二者的轻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金矿石及三叠系细碎屑岩的稀土元素组成中La和Ce富集,Eu亏损。金矿石的稀土元素总量的质量分数及其组成与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石英脉及粗晶黄铁矿的明显不同。这反映成矿物质的来源与三叠系地层有关。  相似文献   
277.
南极乔治王岛化石山剖面的化石山组主要由沉积火山碎屑岩(包括沉火山角砾岩和沉凝灰岩)组成,上部夹正常沉积岩和两层薄煤层,形成从粗到细的两个沉积旋回,第1旋回的沉火山然砾岩和沉凝灰岩由不同粒级的火山岩屑,斜长石屑和细火山基质组成,火山碎屑物质含量在90%以上,沉积特征显示从火山碎屑流(?)到低密度流堆积性质,其中第1,2层沉凝灰岩受强烈的沸石化(浊沸石和方沸石)作用,而泥级沉凝灰岩夹层的细火山尘物质多  相似文献   
278.
会泽水槽子铜矿床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利东 《云南地质》2002,21(3):293-299
水槽子铜矿的成因与湖泊沼泽相含煤碎屑岩建造紧密相关,多个呈似层状、透镜状的矿体,均赋存于该沉积序列中。成岩期即为主成矿期,后期含矿热液叠加使局部变富或构成工业矿体。系统的工程揭控显示:含矿层位卷入了后期构造挤压变形,但并没有破坏矿体形成的原始踪迹。矿床成因应属(沉积)层控热液叠加矿床类型。最后,笔者提出在该区寻找同类矿床的新思路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79.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明 《矿物岩石》2002,22(1):55-59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总体上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沉积层系,储层段具有砂泥岩交互、上部含油,下部含水的纵向分布特征。即以致密层段为封隔,纵向上发育多个油气水小系统。根据这一特征,在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进行多井约束地震地层反演和孔隙度约束反演,刻划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表征储层内部物性变化,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范围;通过三维地震相分析、三维相干体、非线性(突变)油气预测和吸收系数油气预测等方法,在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内,识别油气高产富集带。  相似文献   
280.
李耀敏 《甘肃地质》1991,(2):38-69,126,127
本文运用多重地层划分方法,将甘肃陇南地区前人所称的碧口群(广义的碧口群)解体为下寒武统、震旦系和前震旦系,并由下而上划分为阳坝组(AnZy)、白杨组(AnZb)、秧田坝组(AnZyn)、关家沟组(Z1g)、陡山沱组(Z2d)、临江组(Z21)、干沟组(∈1g);碧口群中矿产丰富,本文在原碧口群中划出了4个合矿层位和文县—康县及阳坝—店坝两个成矿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