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3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西昆仑阿克格早石炭世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尹福光  孟德宝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99-800
  相似文献   
122.
在那丹哈达地区采集了中三叠世红色硅质岩样品,古地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岩样的磁性特征与日本西南美浓地区同时代硅质岩具有相似性,反映了二者是同源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依据沉积地层组合和古地磁数据,那丹哈达和日本美浓地区原为同一地体,而且三叠纪以来均存在大规模北向位移。同时,古地磁数据还表明了日本海是约在80Ma,相当于晚白垩世开始扩张的,致使那丹哈达与日本美浓两地体相互分离  相似文献   
123.
东川裂谷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东川裂谷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强烈,也是重要的铁铜成矿期。火山活动旋回均经历爆发—喷发—喷溢—(喷流)阶段。主要发育在裂谷中心落因火山链和蓑衣坡火山盆地中。落因火山链早期形成火山—沉积角砾岩段,火山活动以喷溢的火山熔岩为主,主要有钠质基性熔岩、玄武岩、安山岩,均已蚀变,并有钠长斑岩的侵入活动。中期火山喷发形成凝灰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发育了铁铜矿化。在蓑衣坡火山盆地中因民期火山—岩浆活动发育两次火山—沉积旋回,即两次爆发(角砾岩)—喷发(凝灰岩)—喷溢(熔岩)—喷流(硅质岩),在喷流相发育赤铁矿层和含铜硅质岩层。  相似文献   
124.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含矿硅质岩的地球化学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生  李统锦 《现代地质》1997,11(3):330-338
长坑矿床的金、银矿化与硅质岩关系最为密切,角砾状硅质岩矿体具层控和断裂控制双重特点。含矿硅质岩的SiO2含量为73%~92%,其平均值(88%)与海底热液燧石相近,但硅质金矿石的TiO2、Al2O3、TFe、CaO、K2O和银矿石的CaO、FeO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热水沉积硅质岩;在Al Fe Mn成分三角图上,含矿硅质岩在水成区和热液区均有分布。虽然矿化硅质岩的稀土成分具海底热水沉积岩的特点,即总量较低,具Ce负异常,但其模式曲线与围岩相似。硅质矿石相对富Fe,贫Cu、Co、Ni,过渡元素配分模式继承了围岩的特点。结合硅质矿体的地质产状、矿化年龄与成矿流体来源,认为硅质矿石主要形成于热液对围岩和裂隙的交代、充填作用,但不排除早期热水沉积硅质岩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5.
黑龙江省那丹哈达与日本美浓地区古地磁结果对比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那丹哈达地区采集了中三叠世红色硅质岩样品,古地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岩样的磁性特征与日本西南美浓地区时代硅质岩具有相似性,反映了二者是同源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依据沉积地层组合和古地磁数据,那丹哈达和日本美浓地区原为同一地体,而且三叠纪以来的均存在大规模北向位移,同时,古地磁数据还表明了日本海在80Ma,相当于晚白垩世开始扩张的,致使那丹哈达与日本美浓两地体相互分离。  相似文献   
126.
临沧锗矿床成因初探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胡瑞忠  毕献武 《矿物学报》1996,16(2):97-102
本文根据临沧锗矿床中富锗煤与硅质岩的空间分布规律,富锗煤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锗在矿化煤层中的品位变化规律以及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分散元素锗形成独立矿床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矿化煤层互层的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矿化煤层中的锗主要来自形成硅质岩的热水溶液,而这种热水溶液中的锗则主要由盆地基底的富锗花岗岩所提供。  相似文献   
127.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多处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何科昭  周正国 《现代地质》1996,10(3):303-307,T001
作者继1993年10月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中首次发现晚古生代深水相放射虫硅质岩之后,经过1995年和1996年两次野外工作,又在该混杂岩带中及其两侧多处发现了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的硅质岩及其深水相的沉积组合。从而为华南晚古生代或古生代—中生代洋盆的厘定,以及华南大地构造格局的再认识,提供了有力的新论据  相似文献   
128.
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9.
金若谷 《沉积学报》1987,5(4):78-89
本文从沉积序列、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生物共生组合以及古地理位置等探讨了四川龙门山北段晚二叠世晚期的沉积相和沉积模式。提出了晚二叠世晚期沉积模式为缓坡型生物浅滩边缘沉积较深水碳酸盐-硅质岩边缘海槽环境。晚二叠世晚期(长兴期)由于华力西运动的波及和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系的活动,海侵继续扩大,导致了碳酸盐台地发生破裂分化,出现了岩相和生物相分异明显,深沟纵横交错的古地理格局。四川龙门山北段晚二叠世晚期属边缘海槽沉积。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