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4篇 |
免费 | 158篇 |
国内免费 | 262篇 |
专业分类
地球物理 | 14篇 |
地质学 | 913篇 |
海洋学 | 14篇 |
综合类 | 51篇 |
自然地理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50年 | 2篇 |
1948年 | 4篇 |
1947年 | 2篇 |
1946年 | 1篇 |
1945年 | 5篇 |
1944年 | 2篇 |
1943年 | 3篇 |
1942年 | 8篇 |
1941年 | 2篇 |
1937年 | 1篇 |
192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73.
江西二叠系可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其中早二叠世3个,晚二叠世2个,它们构筑了2个1型层序和3个Ⅱ型层序。与5个层序对应的5个三毋海平面升降旋回的程度,幅度和频率均显示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4.
豫西地区济源凹陷由山地和丘陵组成,地形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盆地内断裂形态结构、深部古生界展布特征等不清楚,制约着济源凹陷的油气勘探和资源潜力评价。本文利用广域电磁法在豫西地区济源凹陷进行方法应用研究,采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反演,获得了地下真实的电性特征,建立了目标层与视电阻率的电性关系,刻画了研究区目标层的构造特征。本研究查明了济源凹陷西部斜坡的断裂结构特征,新识别出12条断裂;揭示石炭-二叠系厚度分布范围在200~1800 m,最大埋深2200 m;奥陶系顶界面埋深分布在300~2450 m,呈“条带状”展布,得到了地质调查井岩心编录的证实。 相似文献
75.
76.
对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以石炭系—二叠系为主要目的层开展了油气地质调查实施的7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的处理和定性分析,在综合信息反演和成像的基础上建立了重磁电综合反演剖面图。以钻井、地震和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约束条件,确定了电性层标定和解释的基本原则。利用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低阻标志层,准确地界定了中生界的埋深和厚度,次高阻层半定量地刻画出了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对剖面的地质层位进行了追踪划分,对研究区地层、电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研究成果表明,大地电磁测深法是获取中生界、古生界分布的重要手段。在银-额盆地复杂地质条件和沙漠区恶劣的施工条件下,大地电磁测深法显示出的优势和良好的勘探效果尤为明显,在该区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Geochronology of oil-gas accumulation (OGA) is a challenging subject of petroleum geology in multi-cycle superimposed basins.By K-Ar dating of authigenic illite (AI) and fluid inclusion (FI) analysis combined with apatite fission track (AFT) thermal modeling,a case study of constraining the OGA times of the Permian reservoirs in northeast Ordos basin (NOB)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is paper.AI dating of the Permian oil-gas-bearing sandstone core-samples shows a wide time domain of 178-108 Ma.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I ages presents 2-stage primary OGA processes in the Permian reservoirs,which developed in the time domains of 175-155 Ma and 145-115 Ma with 2-peak ages of 165 Ma and 130 Ma,respectively.The FI temperature peaks of the samples and their projected ages on the AFT thermal path not only present two groups with a low and a high peak temperatures in ranges of 90-78℃ and 125-118℃,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2-stage primary OGA processes of 162-153 Ma and 140-128 Ma in the Permian reservoirs,but also appear a medium temperature group with the peak of 98℃ in agreement with a secondary OGA process of c.~30 Ma in the Upper Permian reservoirs.The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e AI and FI ages and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reveals that the Permian reservoirs in the NOB experienced at least 2-stage primary OGA processes of 165-153 Ma and 140-128 Ma in agreement with the subsidence thermal process of the Mid-Early Jurassic and the tectono-thermal event of the Early Cretaceous.Then,the Upper Permian reservoirs further experienced at least 1-stage secondary OGA process of c.~30 Ma in coincidence with a critical tectonic conversion between the slow and the rapid uplift processe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to Neogene. 相似文献
78.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系—二叠系优质煤储层形成分布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优质煤储层在此指厚度大、分布广、储集物性好的煤层。沉积相对优质煤储层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浅海和泻湖淤积填平发育起来的潮坪环境和三角洲环境是最有利的优质煤储层形成环境,煤储层厚度大、分布广。沉积环境对煤储层中的灰分含量和镜质组含量有重要影响,而灰分含量和镜质组含量又直接影响煤储层的储集物性。灰分充填了煤储层中的孔隙,其含量越高,储集物性越差;镜质组有利于割理的形成,其含量越高,储集物性越好。由于在灰分含量、煤岩显微组分等方面的差异,潮坪环境沉积的煤储层的储集物性优于三角洲的煤储层,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煤储层优于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煤储层。海平面变化对优质煤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也有重要控制作用。高位体系煤储层富集,单层厚度大,横向分布相当稳定,尤其是高位体系域晚期,是形成优质煤储层最有利的层位。而水进体系域煤储层稀少,单层厚度小,横向分布不稳定,不利于优质煤储层形成。 相似文献
79.
内蒙古银额盆地西部路井凹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银额盆地西部路井凹陷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侏罗系、白垩系等不同层系所获原油的族组分、全油同位素、原油生物标记化合物、原油伴生气组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层系原油的生油母质类型、沉积环境和生烃母质的演化程度。对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侏罗系、白垩系烃源岩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认为路井凹陷不同层段所获得的原油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干泉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的原因是不同位置干泉组上段与下段烃源岩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80.
新疆三塘湖跃进沟二叠系地幔热液喷流型原生白云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疆三塘湖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与新疆广大地区的芦草沟组同为重要的生烃层系.本研究首次在三塘湖跃进沟剖面芦草沟组中发现热液喷流型白云岩及其共生组合,白云岩以泥晶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为主,含少量砾屑白云岩,它们多呈0.05~0.15cm厚的纹层,与纹层状泥晶灰岩和纹层状泥晶白云质方沸石岩等呈互纹层.砂屑白云岩中普遍含碱性长石和方沸石颗粒,为方沸石响岩—过碱性岩浆岩经喷爆、搬运、沉积而成的矿物碎屑;基质多为小于0.01mm的白云石和铁白云石.根据矿物成分和含量可将白云岩分为4种类型.依据白云岩中所含的碎屑均为方沸石、碱性长石、凝灰岩的晶屑、玻屑等内碎屑,认为该湖盆应是一种以内碎屑为主的欠补偿湖盆.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氧同位素■18OPDB介于-5‰~-21.1‰,平均-11.9‰;87Sr/86Sr比值介于0.70457~0.706194,平均0.705005,结合多期过碱性岩浆岩的溢流,反映出地幔热液的特点.来自地幔的流体使底辟到下地壳的超基性岩发生蛇纹石化,提供了生成白云石、铁白云石所必须的Mg2+,Fe2+.过碱性岩浆以及富含Ca2+,Mg2+,Fe2+和CO32-的热液交替喷发和喷流,并与湖水混合,最终在热液喷口处形成岩浆喷爆角砾岩、具同生变形层理的白云岩,在远离喷口处形成具纹层构造的白云岩等喷流岩.综合资料分析表明,本区的白云岩是一种罕见的陆内伸展背景下的裂谷盆地地幔热液喷流型原生白云岩;该套岩石的发现无论对白云岩成因的认识还是对于探讨新疆北部晚古生代的区域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