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辐射参数化的变化对模式中期和月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T106中期数值预报模式和T63气候模式中进行了两种辐射过程参数化的对比试验。目前在这两个模式中用作对照积分的辐射方案(OPE)是ECMWF的早期业务方案,而新的辐射方案(NEW)是ECMWF 1989年5月2日成为业务的版本。试验结果表明,OPE高估了短波水的吸收,导致太大的短波大气吸收和地表太小的向下短波辐射;OPE还低估了长波辐射冷却和大气顶的向外长波辐射(OLR);NEW增加了地表有效辐射能量和对流层总的冷却,产生了较大的湍流热通量,对流活动加强,降水量明显增加;NEW还使平流层温度偏暖得到矫正。业务平行试验的统计检验表明,NEW对4~7天中期预报有较显著的改进。  相似文献   
62.
青藏高原北部的大气加热场特征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利用五道梁1994-1997年的实际观测资料,结合一些经验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1994-1997年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大气加热场强度。结果表明,从4年平均情况来看,高原北部地区4-8月大气加热场为热源,10月-2月为冷源,3月和9月为转换时期;就年平均大气加热场强度年际变化来看,1994年和1995年为大气冷源,1996年和1997年则为大气热源;高原北部的大气加热场强度的年际变化主由地面感热输送的年际变化所决定。  相似文献   
63.
冰云和水云对短波辐射性质(消光系数、单次散射反照率及不对称因子)的影响很不相同,应分别计算。Fu-Liou短波辐射方案(以下称Fu-Liou code)就是对冰云和水云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参数化方案,云的短波辐射性质直接由云的物理性质来确定。因此,Fu-Liou code在云的处理方面物理意义更清晰且很合理。作者将Fu-Liou code引入IAP AGCM-II中,称为Version 2。对当代气候场的模拟结果表明,Version 2的各个物理过程是协调匹配的,且其对气候场的模拟性能是好的,从而为进一步改进IAP AGCM的短波辐射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基础。  相似文献   
64.
中国地区云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晓燕  季国良 《大气科学》2000,24(4):527-540
根据两种不同的方法(即直接法和斜率法),对中国大陆地区有关云的异常吸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我国大陆地区云辐射强迫比小于1.2;云对短波辐射的吸收西部要比东部小,但季节变化较东部略大;在青藏高原地区,文中得到的云辐射强迫比约为1.13。  相似文献   
65.
刘鹤  马宇  任宏  刘碧洪 《矿物学报》2015,35(2):221-228
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热液矿床围岩蚀变研究方法。铁帽山斑岩型钼矿床的围岩蚀变作用强烈,主要蚀变类型包括钾化、硅化、伊利石化、蒙脱石化等,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特征。其中,伊利石-蒙脱石类蚀变与斑岩型钼矿化作用密切相关。经过对钻孔岩心开展系统的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准确地鉴定了蚀变矿物类型,划分了蚀变带,并且根据短波红外光谱测量结果计算了样品的伊利石结晶度(SWIR-IC),定量地研究了伊利石化蚀变作用的强度。结果表明,在伊利石-蒙脱石化作用范围内,伊利石结晶度越高钼矿化作用越强,但在强硅化蚀变带内,伊利石含量会有所降低,而在钾化带内,伊利石结晶度与钼矿化作用无关。在斑岩型钼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中,系统地开展短波红外光谱测量,一方面可以准确鉴别蚀变矿物的类型,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伊利石结晶度的指标来判断含矿热液活动中心,指导勘查工程的布设。  相似文献   
66.
FY-3B TOU臭氧总量产品空间分辨率为50 km,在开展小区域或精细化的臭氧研究时,需要获得更高分辨率、更具有准确和可靠性的臭氧插值数据。常规的数据插值方法没有考虑TOU臭氧总量受短波辐射、海拔高度的影响,所得到的插值数据参考性不强。文中介绍TOU多元回归插值方法,方法采用程序设计方式,动态分析TOU与短波辐射、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并根据一元回归模型结构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再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TOU进行插值。使用OMI臭氧总量数据对插值结果开展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回归算法的插值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且该插值方法及程序设计对其他类似的数据插值、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7.
应用遥感资料及塔中80 m观测塔探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次强 沙尘暴过境前后情况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近地层短波辐射特性以及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 压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沙尘暴过境前后,总辐射、反射辐射明显降低,且达到峰值的时间滞后, 短波辐射日变化与地面风速日变化相对应,主要受控于湍流作用,沙尘暴不仅严重影响能见度, 而且还严重影响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从而影响到天气气候。沙尘暴过境前,地面水平风风向经 历了多次调整,风向调整时,风速减弱,调整之后,风速加大;沙尘暴过境时风速急剧增强,但风向 较为稳定。沙尘暴来临前夕,地面空气干热,处于低压控制之下;而沙尘暴过境时和过境后,地面 空气呈湿冷状态,气压急剧上升,最终处于高压控制之下。整场沙尘暴过程是一个降温增湿增压 的过程。  相似文献   
68.
遥感和光谱地质进展及其对矿产勘查的实践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Economic Geology出版的专辑Remote Sensing and Spectral Geology,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以及研究和应用的实践,对遥感与光谱地质进行了综述.内容从测谱学、TM/ETM和ASTER宽波段遥感应用,到地面和航空高光谱遥感应用与热红外遥感.传统的信息填图主要是解译,现...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