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0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8篇 |
大气科学 | 54篇 |
地球物理 | 21篇 |
地质学 | 154篇 |
海洋学 | 23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57篇 |
自然地理 | 2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三种坐标间转换的雅可比矩阵数值导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大地直角坐标、大地坐标以及平面坐标与大地高之间相互转换的雅可比矩阵的数值导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用较容易且精确的替代直接方法来实现不同类型间的坐标转换。在空间大地直角坐标与平面坐标与大地高之间的转换实验测试过程中,只要选取合适的增量,数值导数的精度都会满足要求,并且数值导数的精度的一致性也得到了验证。另外,该方法比采用直接方法计算速度显著加快,数值导数的精度、一致性和减少计算耗时在实验测试中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212.
1998年东亚夏季风波包传播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 850hPa风场资料和高度场资料,分析了1998年东亚夏季风强弱变化与波动能量传播特征,表明东亚夏季风存在着加强和减弱的阶段性特征,其季风的爆发、加强、北推东扩与波包的加强和传播有显著的联系.在季风加强期,中、低纬地区一般为波包大值区并有波包加强和向东传播.东亚夏季风爆发前,季风加强主要受中低纬度系统能量的东传影响;东亚夏季风爆发后,季风加强期波包的经向传播十分明显,但期间波包也表现出一定的北传特征,表明低纬地区的系统能量也起一定作用.在东亚夏季风减弱期东亚为波包小值区控制,显示出在季风减弱阶段波包能量的传播也有减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213.
武汉城市圈内部空间联系及其轴-辐网络结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辐伺服网络是一种高效的网络类型,有利于降低要素流动成本,提高效率,并发挥规模效应。选取武汉城市圈内37个城镇作为网络节点,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其1995—2015年空间联系并进行分析,之后根据联系强度分布构建空间联系网络,并运用Python第三方开源软件包Networkx对其轴-辐网络结构及演化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① 城市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强,由单极放射状向网状一体化渐次演化,总体联系呈现以武汉主城区为中心的核心—边缘格局。空间联系网络与联系强度同步发育,结构更加致密,同时关键节点的枢纽地位愈发凸显。② 关键轴心城镇与联系通道围绕武汉主城区逐步发育,最终形成覆盖武汉主城区东、北、南三向的多重连接环,构成辐点城镇与轴心城镇进行联系的主要路径。③ 整体网络形成以武汉主城区为一级轴心,部分地级城市主城区为二级轴心,其他城镇为辐点的轴—辐网络结构,形态则呈现点对式网络—初级轴-辐网络—层级轴-辐网络的演化过程,且仍处于继续发育中。 相似文献
214.
中国中心城市公路客运联系及其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中国地级中心城市间的公路长途客运联系数据,运用GIS空间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公路客运联系网络结构及其分布格局进行清晰的空间解构。研究显示:公路客运联系强弱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相关性较强,而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关性;中国人口经济密集分布的东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间的公路客运联系密切,呈现区域性集聚的分布格局;最为密集的区域为长三角、珠三角两地,而京津冀、山东省、河南省和成渝地区的集聚程度也相对突出。总体上,中国公路客运联系以各省份的省会及区域中心城市为联系中心,以区内其他城市为联系对象,在中短途客运距离内形成自成一体的区域性空间集聚。研究表明:中国公路长途客运联系的适宜空间距离应在500 km以内,最佳客运距离为100~300 km左右;中国公路长途客运联系在200 km内是随着距离增大而增加,之后则呈现二次曲线型的距离衰减趋势;细分各距离区段内的公路客运联系可以清晰识别城市群内、省域内、省际间及大区域间等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交通联系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15.
《地质学报》2010,84(5):606-617
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期间的碰撞形成大别-苏鲁造山带,这一碰撞结合带过黄海在朝鲜半岛的延伸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由于朝鲜半岛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对于这一问题仍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两类:①沿临津江带或沃川带或京畿地块进入朝鲜半岛;②没有延入朝鲜半岛。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区内两板块深部结合带位置可能与表层存在较大差异,这更加深了板块边界划分研究的复杂程度。本文总结了上述两个板块结合带划分研究的各类观点,回顾下扬子上、下地壳归属特征差异的主要研究进展,认为产生观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区内中新生代整体地质演化认识不足,尤其是缺乏足够可靠的深部信息,从而提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是今后解决这一问题的发展方向,指出黄海地区海-陆构造关系为国内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16.
西昌卫星发射场大-暴雨的预报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集成是提高预报产品应用效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将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概念用于西昌发射场大-暴雨过程预报综合集成,首先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型,确定国家气象中心T213模式预报、西昌发射场降水模式的客观预报、预报员经验预报与西昌发射场大-暴雨过程的联系度,用权重法将大-暴雨预报进行集成,从而给出集不同预报于一体的西昌发射场大-暴雨过程预报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217.
线性方程组与信号流图的相互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方程组与信号流图可以相互变换,把线性方程线变换为信号流图,利用信号流图运算规则,能简化运算并直观显示信号源和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此外,把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信号流图变换为线性方程组,然后利用线性代数的经典方法,能直接得出各变量的解。 相似文献
218.
我国城乡工业联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基于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分析和企业与区域调查,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次,分析了我国城乡工业联系的强度和产业特点、企业间联系的型式和联系对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作用,讨论了城乡工业联系的影响因素和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19.
通过邹平火山岩盆地不同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火山活动总的趋势是由弱到强,爆发指数为38—68—92;火山岩3个亚组SI值均<40,表明母岩浆可能是由幔源岩浆经分异演化或同化而形成的;侵入岩σ介于2.39~4.99,属钙碱性-碱性岩系;DI为65.15~88.98,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相对较高;A/NKC为0.96~1.02,岩石为弱过铝质。该区岩浆岩属壳幔型中性岩—壳幔型和铝质地壳过渡区中酸性岩—酸性岩的岩浆岩区。铜多金属对构造-岩浆事件的响应可描述为:长期继承性活动的区域性构造和振荡性的岩浆侵入活动,致使富碱质岩浆热液与已结晶的二长质岩石在地球化学界面发生交代蚀变,并进行了物质交换。 相似文献
220.
马斯克林高压对江淮地区梅汛期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0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马斯克林高压对江淮梅雨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年4-5月马斯克林高压对6-7月江淮梅汛期降水的影响最大,江淮地区梅雨与前期春季马斯克林高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梅汛期的大气环流与春季马斯克林高压联系紧密,春季马斯克林高压偏强,则东亚夏季风偏强、副热带高压偏强、副高西脊点偏西、副高北界偏南,有利于江淮地区梅汛期降水增加;反之亦然.研究还表明,马斯克林高压对江淮南部地区梅汛期降水影响较大,对江淮北部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