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1216篇
海洋学   88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74.
75.
早元古代老岭群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分别形成了三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形迹组合。Ⅰ世代为层理榴皱组合,由斜卧诏皱、轴面片理和韧性剪切变形带组成;Ⅱ和Ⅲ世代为片理相皱组合,分别由各种位态的片理诏皱和轴面招劈理、膝折面理组合。Ⅰ、Ⅱ世代的原始构造线方位均为近南北向,为近共轴叠加,但固Ⅲ世代构造的改造,现今多变位为北东东向。Ⅰ世代构造形迹组合的特征显示老岭群的早期构造环境具有构造层次较深、以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为主导的特点。  相似文献   
76.
张之孟 《地球学报》1994,15(Z1):14-31
中国北方的中朝克拉通与南方的扬子克拉通无论在基底年代及盖层发育程度、沉积环境及古生物群上都有差异。它们是两个构造发育史不同的大陆。这两个古大陆之间的大洋究竟有多宽?是何时关闭的?合并时的构造运动强烈程度?在挽近地质历史时期有无相类似的情况?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外地质学家所关注,并在不同程度上讨论过的问题。近年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一些可据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成果,但全面可靠地回答上述全部问题还有待今后的努力。笔者在过去的文章(1-3)曾讨论一些有关问题。本文,拟就近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发表一些评论,并提出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7.
吉南早元古代集安群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巍 《吉林地质》1994,13(3):39-45
早元古代集安群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分别形成了三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形迹组合。Ⅰ世代为层理褶皱组合,由平卧褶皱、轴面片理和韧性剪切变形带组成;Ⅱ和Ⅲ世代为片理褶皱组合,分别由各种位态的片理褶皱和轴面褶劈理、膝折面理组成;Ⅰ、Ⅱ世代的原始构造线方位均为近南北向,为近共轴叠加,但因Ⅲ世代构造的强烈改造,现今多变位为东西向。Ⅰ世代构造形迹组合的特征显示集安群的早期构造环境具有构造层次较深、以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为主导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
辽宁连山关地区早元古代辽河群构造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9.
本文在大量实际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天山南北麓库车山前拗陷和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在第四纪时期主要的构造变动及形成的最新构造形迹,并利用石油地质研究的最近成果对山前拗陷中最新构造的形成、演化以及褶皱构造与基底断裂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
李火银 《河南地质》1995,13(4):304-308
对以褶急皮构造为主要造型式的突出矿井来说,用褶皱变形系数这一定量指标,通过控制煤 和瓦斯突出褶垢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突出预测的准确经。本文针对平顶山东太区煤层褶皱变形的,犋和剖面变形8第数法和平面变形系数法地突出危险性8预测,取得了罗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