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5篇
  免费   2586篇
  国内免费   3171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1215篇
地质学   12850篇
海洋学   1147篇
综合类   685篇
自然地理   400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549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730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708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7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研究一个地区断层主要活动时期是了解地壳构造运动或断层发育历史的基础。本文仍沿用了传统研究法,并将同位素法和石英形貌法测年与显微构造分析法引进到研究断层主要活动时期的工作中,取得了能相互映正的结果,最后确定阳原盆地化稍营地区的断层经历过:元古代前;燕山期;6~9千万年;上新世——早更新世和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在20—30万年以前等五次主要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972.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壳深界面的反射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人工作簡介地壳与壳下层的分界面--莫霍洛維奇界面,簡称莫霍界面或是M界面,是地球内部一級的不連續界面。自从A.莫霍洛維奇(Mohorovii)在天然地震的資料中,首先鑑別出这个界面的首波以后,利用天然地震或是人工爆炸的方法,在很多地区都能肯定地得到这个界面的首波。  相似文献   
973.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geological history during the Paleozoic time. depoaitional esvironment, the evolution of organisms, the content of organic substan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oil-generatlng strata, various indicators concerning oil generation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Organic substance composition, the alkane and isopronoid in saturated hydrocarbon, characteristic functional group of the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its structure,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free radical concentration in asphaltene as well as carbon isotop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1) During the Later Paleozoic, the mud stone of the two oil-generating depressions of the Ponhsi Group o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asi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 and the black mud stone and limestone were secondary in importance. (2) Both the Ordovicoan Machiakou limestone and the shale of grapholithic facies are main oil (gas) generating strata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asin. The Changhsia Group of the middle Cambrian system may also be oil-generatlng but is of little consequence. (3) Oil and gas formation in the Upper and. Lower Paleozoic groups represent two. different evolutionary stage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group the petroleum formed is a kind of light oil, and large quantities of natural gas had been formed from the coal-bearing Taiyuan and Shansi Groups as a result of metamorphism. In response to the a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es over the prolonged geological period, oil sad gas formation in the lower Paleozoie group corresponds to a more advanced evolutionary stage, during which the generation of natural gas is the dominant process in comparation with oil condensation. Therefore the lower Paleozoic group is believed to be more promising for gas prospecting.  相似文献   
974.
东濮凹陷盐湖盆地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含盐盆地的油气富集和分布与盆地内沉积的盐岩密切相关。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地区典型的含盐油气富集盆地,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其地层层序特征及盐岩纵横向分布特点,进一步剖析了盐岩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与生储盖层的关系,搞清了含盐盆地油气的分布和富集与盐岩的关系,指出无论在垂向上还是横向上,东濮凹陷盐岩一般都与暗色烃源岩共生,而且盐岩与同期沉积的砂岩表现为长消关系。研究认为盐岩可作为油气上盖或侧向遮挡,与源岩、储集层可组成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利于油气富集区带的形成,对构造和隐蔽油气藏的形成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指出与盐岩有关的文东北部和胡状集地区是下一步挖潜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成果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含盐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75.
沙区绿洲人地系统演进探讨——以民勤盆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通过人地系统中人与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各种方式和强度作用于人类。人地系统有其运行规律和演进机制,要建立协调的人地关系、促进沙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其人的地系统的动态演进机制。通过分析民勤盆地人地系统的演进过程,提出了人地系统演进的机制和驱动力,从而为更好地调控沙区绿洲人地系统的演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6.
王玉珉 《地下水》2006,28(6):46-47,109
本文以山西台地中部一系列断陷盆地为例,探讨了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地貌与隐伏构造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地下水蓄水构造的分布与新构造运动、地貌及隐伏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寻找蓄水构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7.
南非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岩石地层研究着手,介绍了南非卡鲁盆地内综合地层研究的相关成果.在生物地层方面,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的研究在该区具有传统优势,孢粉化石的研究则是在最近几年才取得较大进展,在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菌孢化石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约1 m厚的地层内的富集事件属首次报道.在地球化学地层方面,南非有机碳同位素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变化趋势与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存在相似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海、陆相界线地层对比的辅助标志.在磁性地层方面,南非卡鲁盆地内的磁极性存在从反向到正向然后再反转(R-N-R)的变化,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则位于第一反向极性带的顶部.同时,结合目前全球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了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指出华南地区可能为突破传统观念的研究地区,陆地事件地层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78.
本文论述了公婆泉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的层序地层特点———层序分布和时代、界面特征和内部构成、沉积相,以及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特点。认为该盆地在公婆泉地段具有一定的找铀矿远景,但北骆驼泉地段铀成矿条件不佳,那林疏怀地段不具备铀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79.
伊犁盆地侏罗系水西沟群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盆地侏罗系水西沟群是一套在基本一致的构造应力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含煤碎屑岩建造,但在这套地层的中部(三工河组)出现了岩性、颜色的突变,并且对应的测井曲线也出现明显的突坎现象。笔者运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从年代地层、岩性、体系域、沉积韵律以及测井曲线解释等5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群中部存在一不整合面(或层序界面),并尝试对水西沟群层序地层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980.
海拉尔盆地西部蚀源区岩石提供铀源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夏毓亮  刘汉彬 《铀矿地质》2006,22(2):99-103
利用U-Pb同位素组成演化对海拉尔盆地西部西胡里吐盆地蚀源区火山岩类和克鲁伦凹陷蚀源区花岗岩类岩石的研究表明:蚀源区岩石原始铀含量(U0)较高,火山岩类平均U0为10.061×106,铀变化系数(ΔU)平均为49.57%;花岗岩类平均U0为18.381×106,ΔU平均为80%。这些结果显示了蚀源区岩石能为沉积砂体提供预富集的物质基础,也能提供成矿铀源。岩石的U-Ra平衡系数研究表明,火山岩类存在明显的U-Ra不平衡现象,而花岗岩提供成矿铀源应发生在16000a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