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247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3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81.
谢树成  罗根明  朱秀昌  王灿发  袁松虎  邱轩  纪建达  阮小燕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39-2022062039
“四深”微生物是指深海、深地、深空和深时环境的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古菌、真菌、病毒等。人们对“四深”微生物的了解非常有限,是亟待突破的地球生物学前沿领域。“四深”微生物的研究对理解地球生命起源、界定生物圈的边界条件、促进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以及行星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贡献。随着我国深海、深空、深地等重大工程计划的推进,一系列与“四深”微生物有关的前沿科学问题不断提出,包括地质微生物与气候环境的相互作用、地质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地质微生物参与的隐匿地质过程等。特别是,“四深”环境活性氧自由基对微生物的影响、地质病毒对生物演化和地质过程的影响等前沿领域都亟待突破。活性氧自由基能对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乃至整个生物圈的演化以及微生物地质作用都产生重要影响。病毒引发了现代和近代诸多全球性疫情爆发,地质病毒则可能对生物的背景灭绝和大灭绝以及一些地质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82.
为揭示太湖水体中浮游病毒的分布规律,了解其在微食物环中的生态功能,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间,采用SYBR Green I荧光显微计数法,研究了太湖水体中浮游病毒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水体中病毒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太湖水体中浮游病毒的丰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网围养殖区的病毒丰度较高,为(3.52±0.28)×107 ind./m L,敞水区的病毒丰度较低,为(4.06±0.90)×106 ind./m L;(2)浮游病毒的丰度也具有显著的时间差异,秋季浮游病毒的丰度为(2.83±0.74)×107ind./m L,显著大于春季(3.11±0.67)×106ind./m L;(3)太湖水体中浮游病毒的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与异养细菌丰度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太湖水体浮游病毒以浮游藻类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283.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1994年5月-1995年7月,根据已克隆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861株cDNA的部分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PCR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GCHV-861及GCHV-873两病毒株的dsR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两对引物仅能特异地检测出GCHV-861病毒株核酸的存在,而不能对GCHV-873病毒株的核酸进行特异扩增,该方法最小可检测出0.1Pg纯化的GCHV-861病毒dsRNA;采用该方法对GCHV-861人工感染的草鱼和稀有鲫组织进行RT-PCR检测,不仅能检测到发病期显症病鱼中GCHV-861病毒的存在,还能检测发病前期及愈后无出血病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中病毒的存在;利用该方法还从本所关桥实验场出血病流行季节收集的发病草鱼体内检测出GCHV的存在,说明所设计的引物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利用该法还能检测出感染病毒的组织培养细胞系GCK和CIK上清液中GCHV的存在。还建立了简易的模板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整个检测过程只需3-4h,可大大缩短检测时间。由此可见,RT-PCR技术是检测GCHV的快速、灵敏而特异的方法,发展和完善该技术对草鱼出血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4.
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组织特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玲  何建国 《热带海洋》2000,19(4):86-91
从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部发基因组库中得到核酸探针,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检测对虾甲壳下表皮、胃、后肠、鳃、触角腺的上皮细胞、淋巴器官的基质细胞、肌细胞、心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原位杂交结果均为阳性。对虾甲壳下表皮的上皮细胞、胃的上皮细胞对病毒较其它部位敏感,感染程度高;中肠上皮细胞、肝胰腺上皮细胞、淋巴器官内皮细胞未发现感染病毒,原位杂  相似文献   
285.
病毒是一类主要的致病微生物.在目前已知的1000多种病毒中,有多数可以直接攻击人类,或在其它生物和人之间传递。世界范围内的统计结果显示:病毒感染性疾病近年无论是在发病率上、还是在病种上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然而,长期以来病毒性疾病的相关治疗药物却发展缓慢,迄今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如泛昔洛韦、齐多夫定、阿糖腺苷、六环鸟苷、干扰素等限制性地应用于临床,这一方面是由于病毒结构、增殖和感染方式的特殊性造成的;另一方面,现有药源以陆地植物和微生物为主,能发现的新化合物和新结构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86.
中国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2-1993年,用兔抗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IgG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建立免疫组织病理检测技术,并用来肝胰腺小病毒感染和中国对虾肝胰腺组织作病理学分析,该方法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首先令兔抗肝胰腺细小病毒抗体与相应的病毒成分结合,然后以酶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抗体与已结合到病毒上的抗体作用,并通过酶显色反应,揭示病毒和相应病变结构的存在,结果显示,免疫酶染色技术将病  相似文献   
287.
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宿主-病毒(E.huxleyi virus,EhV)的互作过程是影响海洋碳、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在共进化过程中,Eh V通过基因水平转移从宿主基因组中“劫获”了一组鞘脂从头合成相关酶基因,重构宿主脂代谢网络以支持病毒的特殊需求。目前,对病毒这组相关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以颗石藻病毒Eh V-99B1基因组中的甾醇去饱和酶(EhV-SD)和脂肪酸去饱和酶(Eh V-FAD)基因为研究对象,构建酿酒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 YES2/CT-SD和p YES2/CT-FAD,转化相应的基因缺陷型酵母菌株YMR015C和YGL055W获得重组酵母细胞株,进一步采用UPLC-Q-Exactive-MS非靶向脂质组学技术,比较分析重组酵母和缺陷型酵母细胞脂质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结果显示,Eh V-SD与Eh V-FAD基因在酿酒酵母中成功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Eh V-SD过表达显著改变了重组酵母细胞脂质代谢,含多不饱和酰基链的磷脂酰胆碱(PC,20︰4/20︰5/20︰6)和甘油三酯(TAG,12︰3)种类的丰度显著升高;而部...  相似文献   
288.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凡纳滨对虾野田村病毒的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获得的凡纳滨对虾野田村病毒的基因序列,应用Oligo6.0软件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快速检测凡纳滨对虾野田村病毒的RT-PCR方法。用该方法对感染野田村病毒的凡纳滨对虾进行RT-PCR检测。【结果】RT-PCR可扩增出与设计相符的413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白斑症病毒(WSSV)阳性虾、对虾杆状病毒(BP)阳性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阳性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阳性虾、黄头病毒(YHV)阳性虾、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阳性虾、桃拉病毒(TSV)阳性虾和健康虾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最低可检测出约100 fg/mL的野田村病毒重组质粒DNA;用该方法对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386份临床样品进行RT-PCR检测,共检出野田村病毒阳性样品64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凡纳滨对虾野田村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89.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罗非鱼罗湖病毒(Tilapia Lake Virus,Ti LV)的RT-PCR方法。【方法】参照GenBank中罗非鱼罗湖病毒全基因序列,依据其假定蛋白基因片段3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扩增引物,提取罗湖病毒RNA,逆转录成cDNA,进行PCR扩增,通过优化扩增条件和扩增体系,建立快速检测罗非鱼罗湖病毒的RT-PCR方法。用该方法对自然感染罗湖病毒发病的罗非鱼样品进行RT-PCR扩增。【结果】RT-PCR扩增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499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健康罗非鱼、野生罗非鱼及其他病毒对照组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最低可检测出约10fg/mL的质粒DNA,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用该方法对332份临床样品进行RT-PCR检测,其中36份样品扩增出特异性的目的条带,经测序比对,检测结果正确。【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TiLV的检测。  相似文献   
29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勒索病毒、挖矿病毒在不断的肆虐,国内已有好多用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日常除了做好安全防护以及数据备份外,还需了解病毒特性、掌握病毒处理方法,以便遇到问题能及时应对处理。本文介绍了挖矿病毒特点,详细介绍了挖矿病毒实例处理过程,为相关人员日常防范处理病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